You are now offline.

廣告語氣不對,日本人以為你在罵他?Glober AI幫品牌做真正的「AI在地化」

廣告語氣不對,日本人以為你在罵他?Glober AI幫品牌做真正的「AI在地化」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以前要打入國際市場,在地化的廣告非常重要,但是請翻譯、請顧問都是成本;現在有了AI,翻譯成本降低,但是實際落地仍然不簡單。

「日本人對語氣非常敏感,如果不轉成敬語,有時會讓人覺得你在罵他,廣告效果當然也出不來。」Glober AI創辦人楊鵬岳舉例,像是進入日本市場,品牌如果照本宣科將中文廣告翻譯為日文,卻不調整語氣,很可能會讓觀眾誤解品牌語調不禮貌,甚至感到被冒犯。

而這正是Glober AI所要解決的問題,幫助企業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國際行銷。透過AI轉換語言,甚至能夠調整成當地語氣,主打無需重新配音、無需重拍內容,也能讓廣告本土化,快速有效地與消費者溝通。

砸錢還是不夠本地化?一場Google專案,看見品牌行銷的痛點

楊鵬岳曾任職於Google Ads旗下的產品經理,他負責主導廣告翻譯平台的開發,協助品牌將英文廣告內容轉譯成多國語言,「那是一段0到1的過程,我們甚至開一整天會,吵某個形容詞應該要怎麼翻譯。」他回憶。該專案共歷時3年推進,最終也為Google廣告帶來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0億元)營收。

然而,這段經歷也讓他發現另一個盲點。雖然當時的系統在處理文字廣告非常有效,但若要應用在影音多媒體內容,以及深入不同市場時,要如何調整語氣,或讓廣告內容貼近當地文化才是真正的挑戰。

楊鵬岳舉例,中文廣告能夠在轉換成日文時,適度加入日本文化流行的梗或讓日文語氣、語調更符合當地人在看廣告習慣聽到的語調,都會增加日本市場的接受度。另外在不動原本素材、不調整影片強度的情況下,中文音節跟日語音節的差異該如何彌補,也是一大挑戰。

不過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專責團隊、也無法負擔昂貴的翻譯與剪輯成本,導致品牌內容產出速度緩慢,無法針對不同市場快速測試廣告文案與影像素材。

Glober AI靠兩大模組「文化資料庫+語氣調整模型」解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lober AI能夠針對影片、圖片、文案等素材進行翻譯與語氣調整,讓品牌內容在不換演員、不重製的前提下,自動生成日文、韓文、英文、西班牙文等語言。

原廣東話影片
轉為日語影片

楊鵬岳解釋,Glober AI主打兩個模組:一是文化資料庫,「我們會觀察當地競品在TikTok、IG上怎麼說話,學習各平台對不同受眾的語言偏好與流行語氣。」他分享,Glober AI建構一個動態更新的語言文化資料庫,系統會根據各種社群平台,持續追蹤並學習熱門趨勢及流行用語,再搭配競品分析與跨平台文案觀測,資料庫得以即時更新。

二是語氣調整模型(tone localization),其技術能根據目標市場調整語速、語調、措辭與語句邏輯,不需更換演員或重拍,也能呈現貼近當地語感的廣告素材。他以日本市場為例指出,「比如說英文五個詞講一秒,日文可能要20個詞,但時間不能變長,要讓人聽起來還自然,就得重新調整語句長短與語氣節奏。」

這些技術已應用在多個跨境品牌的實際案例中,他舉例Glober AI與跨境電商Sauce的合作案,由於Sauce作為跨境電商,在進入不同市場前,都需要特地為每個語言製作一版廣告,但長期累積下來的時間、金錢成本龐大。

對此,Glober AI將Sauce的一版廣告轉譯為日文、韓文與泰文等,使內容能迅速套用到多地市場,省下大量重製成本。除了韓國電商外,他們也與英國醫美診所AI Beauty Clinic牽線,原先醫美診所都是以使用機器翻譯日文廣告文案,但廣告的點擊率與轉換率都不見起色,但在導入Glober AI服務後,醫美診所的來客數明顯提高,促使對方願意拉高廣告預算,做有效的行銷。

Google翻譯產品經理離職創業,楊鵬岳享受「0到1的創業歷程」

Glober AI由楊鵬岳與張漫共同創辦,兩人雖分屬Google的Translate與Ads團隊,但都專注於產品國際化的系統建設,累積了深厚的本地化經驗。

正因過去在大型企業中看見語言轉譯與文化落地之間的落差,讓他們創業時就確立目標,要打造一套不只是翻譯語言,而是能調整語調的AI系統。

而團隊對於「從0到1」的歷程也充滿執著,從最初僅支援中英互譯,到如今已涵蓋日、韓、泰、西等語言,楊鵬岳表示,未來更計畫推出API串接,協助企業快速上傳素材、生成多語版本,加速行銷內容在地化。

在商業模式上,Glober AI採取依素材量計費的SaaS模式,企業可根據影片或素材的處理數量付費使用。

2024年2月,Glober AI也正式加入新創加速器SparkLabs Taiwan,透過SparkLabs Taiwan協助拓展台灣與亞太市場,像是對接多家潛在客戶與代理商,包括Anymind、FunNow等。楊鵬岳表示,目前團隊已在台灣設有一位UX設計師,也計畫持續擴大技術人力,他補充,未來也將開發更多語言模組,例如台語與越南語等。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你們跟其他AI翻譯或本地化工具有什麼不同?」 我們的差異在於文化與效能的雙重驅動。我們不是只翻譯語言,而是根據不同族群的語氣、文化線索與行銷場景來動態調整內容。我們的模型會根據平台、受眾與行銷目標,自動優化影片、文案與關鍵字,提升轉換率與點擊率。這是傳統翻譯工具與agency做不到的。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快速驗證、果斷取捨。你必須願意推翻自己原本的假設,才能找到真正的product/market fit。很多時候不是資源不夠,而是決策速度不夠快、方向不夠準。創業也讓我更懂得怎麼帶領團隊在不確定中找到節奏,持續推進。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建立一支信任感高、行動力強的團隊: 我最驕傲的,是我們團隊在高壓環境下仍能彼此支持、快速試錯。我投入很多時間在建立共同語言與節奏,這讓我們在Demo Day與產品打磨階段都能跑得快又穩。

2.找對早期合作夥伴與用戶: 我們成功地爭取到來自 Apple Ads 領域的第一家商業合作夥伴,SparkLabs對我們的幫助也很大,成功的幫我們爭取到了品牌合作夥伴,透過付費試用快速驗證了模型與流程,也累積了關鍵的產品數據與口碑。

3.找對問題、對市場切入點: 我們一開始有很多技術想法,但真正做對的,是快速聚焦在「高轉換率的內容本地化」這個痛點。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Glober AI
成立時間:2025年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顏珮綺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顏珮綺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