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22歲大學畢業生創辦的Axiom交易所,在上線4個月營收即達1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成功背後的關鍵是什麼?Axiom交易所可能會發幣嗎?
Axiom交易所甫上線4個月即達1美元營收
幣圈最新的年輕創業奇蹟?由兩位22歲大學畢業生創辦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Axiom,在上線僅4個月後就創造了1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的營收,成為史上最快達到此里程碑的新創公司之一。
Axiom交易所由Y Combinator孵化,於今年1月底開始早期測試,2月中旬正式對外開放,其成長速度甚至超越了知名迷因幣平台Pump.fun,後者花了8 個月才達到相同營收規模。
Axiom的兩位創辦人分別是Henry Zhang(網名Mist)和Preston Ellis(網名Cal),都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電腦科學系畢業生。
根據《Blockworks》的報導,在創辦Axiom交易所之前,Henry Zhang曾在TikTok擔任軟體工程師,Preston Ellis則有DoorDash的工作經驗。
至於為何要創辦Axiom,兩人表示是因為上大學太閒了:「沒什麼特別的事可做」,但都對加密貨幣交易很有興趣,因此在空閒時間開發了幾個項目。
Axiom的致勝關鍵?
Axiom成功的關鍵,主要是整合了Solana平台最熱門的迷因幣+永續合約市場,能讓用戶在單一介面中交易Solana區塊鏈上的代幣,並在Hyperliquid 上開設永續期貨合約,同時還能從閒置資金中賺取收益,也推出所謂的Aixom積分計劃,獎勵積極交易與推薦別人使用的用戶。
Axiom在反佣獎勵方面相當大方,將大量手續費作為獎勵回饋給頂級交易者,用戶可從基礎的「Wood」等級(0.95%手續費、0.05%SOL獎勵)升級至最高的「Champion」等級(0.75%手續費、0.25%SOL獎勵)。
根據網友Adam_Tehc創建的Dune儀表板數據顯示,Axiom曾將多達43%的手續費作為獎勵回饋給用戶。
不靠KOL!Axiom走低調經營路線
目前,Axiom在Solana交易機器人市場中佔有超過 50%的市佔率,不過還沒有推出原生代幣的計畫,也不會在Y Combinator的種子輪投資後,尋求額外的創投資金,因為光是交易所業務就已經相當賺錢。
有趣的是,相較於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創辦人,Henry Zhang與Preston Ellis在社群媒體上相當低調,通常只會偶爾發布產品更新的資訊。
兩位創辦人曾獲得知名加密貨幣業界人士Jordan Fish(網名 Cobie)的建議:「不要在大量投資在 KOL行銷上」,而他們也聽從建議低調行事,專注打磨出好產品,並把大量獎勵回饋給用戶。
在Solana迷因幣與永續合約市場繁榮期間,Axiom 的崛起打破了由Pump.fun、Phantom幻影錢包與其他交易機器人主導的dApp收入市場,Axiom提供的創新整合功能、高獎勵回饋與積分計畫,吸引了不少交易者與嚕空投愛好者參與,但是否能在短期活動後維持營運的可持續性,值得繼續關注。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密城市》,作者:Ariel,原文標題:22歲大學畢業生創辦Axiom交易所!4個月營收1億鎂,成功關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