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必須打入國際市場才能大幅成長,並不是一個秘密,而出海意味著團隊的在地化、產品的落地,以及跨境金流的串接。
第173場創業小聚,就以「AI新金流」為主軸邀請Tokenz、艾鉑金科技、Ephod Technology、應援科技等4家創新團隊,分享AI如何讓財務與金流更加順暢,同時也邀請協助新創落地日本的One-stop Inc.和在日本成立「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的中華開發資本,分享落地日本市場的第一手觀察。
拚國際化,「落地」成為第一門課
新創要成功在一個陌生市場開始生意,一定要找到懂產品、也懂當地市場的可靠夥伴。
開發創新管理顧問副理周芷安就表示,他們推動CCBI(中華開發跨境創新基金)的初衷:「我們不是純粹的投資人,而是希望搭建台日創新橋梁的媒合平台。」
她指出,日本市場過去保守、閉鎖,但在近年政策轉向與資本釋出下,已成為許多台灣新創的首選,「我們建議團隊採取『保齡球道策略』:從台灣站穩後,先打下一個核心市場,再擴展到鄰近國家。」
透過中華開發與富士公報等日方資源合作,團隊已多次帶領新創拜訪日本創投、政府單位與通路商,也協助企業規劃上市前準備。「日本市場不難,但需要節奏與理解。」周芷安說。
但或許也沒有這麼簡單,落地的節奏,包含設立公司、開銀行帳戶、找稅務顧問、處理人事行政,「語言、法規、文化,是最多創業者對日本卻步的3座高牆。」日本公司One-stop Inc.創辦人Masataka Keireiji直言。
One-stop Inc.專門幫助海外新創在日本「soft-landing」(軟著陸),3週內透過英文遠端完成公司註冊、帳務設定、人事流程等一切後台作業,「我們希望讓創業者專注做產品,把所有非核心事務交給我們。」Masataka Keireiji說。
落地日本可以試著「軟著陸」!但落地開後,跨國金流怎麼解決?
以「應援經濟」為主的金流服務新創應援科技,就是選擇使用「軟登陸」的策略登陸日本。他們認為,公司處於低資本的狀態之下,若要拓展到海外,日本會是最好的選擇。
軟登陸,也就是先服務在日的台灣人,或是在台的日本人,如YouTuber等,應援科技希望透過這種模式,逐步加深雙邊的連結,並持續發展,在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後,再考慮直接在日本設立營運據點。
應援科技共同創辦人蕭新晟表示,應援科技從非營利組織、政治團體、宗教團體的捐款服務起家,到現在也跨足創作者領域的金流服務,透過整合捐款贊助、活動報名售票與周邊商品銷售的一站式數位服務,幫助這些業者數位轉型。
但如果是跨國金流,就要面對複雜的跨境稅務與支付問題,尤其是數位創作者與SaaS團隊,常常卡在不知道怎麼合法收款、要不要繳當地稅、還會不會被補稅?這些煩惱,正是Tokenz創辦人林伯寰創業的起點。
Tokenz是一個在日本成立的MOR(Merchant of Record)新創,專門為數位內容,如漫畫、數位課程、或是SaaS公司解決跨境收款、稅務合規與撥款等繁瑣流程。
林伯寰分享,TokenZ的最大價值是使用者無須成立海外公司,就能合法經營國際市場,而Tokenz目前已支援200多個國家與地區,並合作多家漫畫、遊戲、影音串流公司,讓原本最難搞的「帳」與「稅」,變得輕盈易用。
「AI不是預測未來的水晶球,而是幫助你釐清決策背後的邏輯!」
金流來來去去,無論是營收還是成本費用都需要紀錄,艾鉑金科技就用AI提高了記錄效率。
艾鉑金科技將AI帶入財務、記帳、審計等重複性高工作,且能夠即時更新各國的會計法規,簡化國際公司的財務管理。
艾鉑金科技執行長白光哲指出,團隊採用透過AI OCR(光學字元辨識,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技術辨識照片中的紙本發票以及收據,並且運用生成式AI結合RAG架構與知識圖譜自動轉換為格式,提高帳務的分類效率。
「與其說我們做AI,更像是在幫助企業,把原本分散的資料轉化成有價值的系統。」白光哲說。
AI可以做帳務金流管理,這些都屬於交易發生後的「紀錄」,那AI能不能也帶來「開源」?
來自香港的Ephod Technology,就是將AI導入投資決策的平台代表,他們開發的Ephod Intelligence降低門檻,讓使用者只需要點選因子,就能快速獲得股票建議策略。
Ephod執行長周壘表示,單一模型無法保證穩定勝率,但多策略組合能提供風險分散的選擇,也讓散戶與法人都能用更量化的方式面對金融市場。
不過周壘也指出,AI的訓練都來自歷史數據,「AI不是預測未來的水晶球,而是幫助你釐清決策背後的邏輯。」也就是說,其實AI無論再怎麼強大,「人」還是必須存在的角色。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