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對話達盈管顧日本合夥人:你想到的題目日本100%有人做,台灣新創該怎麼切入?

對話達盈管顧日本合夥人:你想到的題目日本100%有人做,台灣新創該怎麼切入?
蔡仁譯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去日本,是過去5年台灣新創的共識。背後有很多原因,包含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企業對於數位轉型的急迫、優質的企業付款文化等。

不過,被吸引到日本的不只是新創,還有資金。例如中華開發資本與日本政府攜手成立CCBI(CDIB Cross-border Innovation Fund)跨境基金、台杉投資與Axil Capital合資成立TaiAx基金、工研院和三菱合作的「臺日三號基金」,以及在台灣相當知名的創投達盈管顧,該創投的投資名單包含AI簡報新創Gamma,以及一眾台灣軟體新創inline、iChef、Funnow等。

2023年7月,達盈管顧在東京設立辦公室,並且首度招募日本合夥人加入團隊。「會加入達盈是一種緣分啦!其實我妻子是台灣人,我才有機會加入達盈成為創投。」日本合夥人今野寿昭笑著說,「我們在東京設辦公室,也才能在第一線投資日本新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台灣新創落地日本要跟當地新創競爭,作為接觸日本新創第一線的投資人,今野寿昭剖析了當前的日新創生態,而最熱門的領域並不是AI。

日本也瘋AI,但是Deep Tech(深科技)卻更加蓬勃

日本當前最大的挑戰就是缺工和高齡化,因此直覺來說,所有自動化應用跟AI解決方案都是日本最需要的,不過今野寿昭認為AI不是必要條件。

「雖然AI很熱,我認為應該很難有國家的新創,能在生成式AI領域跟跟美國或中國競爭,哪怕日本也是。」今野寿昭說,現在日本可能也只有Sakana AI一家能站上國際,成為代表性AI新創,這是少數中的少數。因此新創該思考的不是語言模型有多厲害,而是能不能用AI解決實際問題。

今野寿昭補充,日本有越來越多SaaS新創開始導入AI功能,哪怕只是串接GPT、Gemini的API而已,今野寿昭都認為沒關係,因為只要能解決問題、累積獨有的資料量,AI表現就會越好,那新創的護城河與優勢才會更明顯,例如協助客戶導入AI的顧問服務,或者垂直領域的B2B自動化應用等等。

另一方面,今野寿昭觀察到,也因為SaaS的逐漸飽和,日本本土新創現在大有回歸到更根本的技術應用發展的趨勢,例如生技醫療、能源、食農科技甚至是太空科技等Deep Tech(深科技)領域,「許多創新應用都離不開底層技術的突破,加上日本許多大學的人才都在這個領域,我認為Deep Tech才是日本最多人發展的題目。」今野寿昭說。

達盈日本合夥人今野寿昭
達盈日本合夥人今野寿昭表示,日本當前有越來越多深科技(Deep Tech)的新創出現。 蔡仁譯攝

日本市場很難,所以更希望台灣新創去挑戰

正因為SaaS發展飽和,今野寿昭認為台灣新創進入日本市場前一定要好好研究潛在競爭對手。

「只要是SaaS或者自動化的新創,100%有類似的日本新創存在。」今野寿昭提醒,雖然日本新創大多確實只關注日本本土市場,可是隨著國際資金的進駐與刺激,日本新創也有越來越多國際元素存在,因此台灣新創要反過來思考:自己能否像個日本本土企業?這是競爭的基本條件,而找到對的問題來解決,才有可能成長。

什麼叫做「像個日本本土企業」?

今野寿昭解釋,設立日本公司、雇用日本員工、產品或服務符合日本人的習慣,這些都是必要的,就連亞馬遜當初進入日本市場時,也建立了日本專有的物流系統才成功打入市場。

「我們期待台灣跟日本有更多新創之間的交流,也正因為日本市場很難,我們更希望台灣新創去挑戰。」今野寿昭說。

以前在日本創業會被炎上!現在找人才更容易了

要像個日本本土企業,「當地人才」一向被視為落地關鍵,正如達盈管顧為了接近日本生態圈而找今野寿昭加入團隊那樣,新創也需要日本在地人才的幫助。

不過,日本企業文化中向來有著「大企業」、「終身雇用」的文化存在,會不會形成障礙?

今野寿昭表示,「終身雇用」的文化在「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較為盛行,「團塊世代有種風氣是,他們不喜歡樹大招風的人,很容易被攻擊,例如日本知名創業家叫做堀江貴文就被猛烈抨擊過。」今野寿昭舉例,這些風氣都讓年輕人不敢創業,但是現在團塊世代逐漸退下崗位,也讓日本年輕人更有追夢的勇氣。

堀江貴文是日本入口網站Livedoor的執行長,因為運用日本傳統商界不熟悉的西方式財務操作,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動對富士電視台大股東「日本放送」的併購,而這個行動激怒了仍由高齡、保守人士掌權的日本媒體界。

「像我自己第一份工作只做4年,後來也加入過新創,現在則是變成了創投。」今野寿昭笑著說,風氣的改變,讓日本總體願意投身創業的人數,比過去30年都還要高上許多,因此海外新創前進日本,將更容易找到優秀的年輕人加入團隊。

從工程師變成創投,今野寿昭認為台日交流只會更密切

過去,今野寿昭曾在2003年加入日產汽車的動力傳動工程部門開發V6汽油引擎,之後則到了波士頓顧問(BCG)擔任顧問協助企業進行各項策略專案,2013年才首次接觸到新創生態圈,加入電動腳踏車新創Terra Motors Corporation。

「其實我會進入到新創生態圈也很幸運,當時日本社會還是男性收入支持家庭為主,但是我老婆的收入可以讓我負擔這個『風險』,才有機會加入更多可能性的新創。」今野寿昭說,雖然加入創投是自己沒曾想過的發展,不過顧問跟當創投很類似:創投不知道誰會變成獨角獸、顧問也不會知道哪個策略會帶領企業成衝,都是未知的決策,卻能滿足好奇心。

目前達盈管顧投資了9家日本新創,包含人力資源共享的平台Zehitomo、工程師媒合平台Findy、提供球體表面聲波感測技術的Ball Wave等等,今野寿昭表示,選擇投資這些日本新創最重要的原因是,達盈管顧可以將台灣的資源帶給這些新創,幫助他們的海外發展與國際拓展。

Ball Wave Trace Moisture Analyzer.jpg
Ball Wave的產品Trace Moisture Analyzer用於感測工業氣體、天然氣中所含的水分,在達盈管顧協助下成功進入台灣市場。 Ball Wave官網

今野寿昭舉例,新創Ball Wave想將IoT偵測濕度技術打進半導體產業,始終沒能成功,直到達盈管顧投資後才成功PoC並落地,這就是達盈管顧能帶來的價值。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資深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