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技術創新只是起點!AI醫療新創如何靠市場佈局與財務管理突圍?

技術創新只是起點!AI醫療新創如何靠市場佈局與財務管理突圍?
創業小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高昂的檢測成本、漫長的等待時間、繁瑣的檢測流程——這是傳統醫療檢測的現狀。但有一群新創公司正試圖改變這一切。

在第171場創業小聚中,博想醫學科技、神瑞人工智慧、采風智匯與銳準生醫4家醫療新創,以非侵入式檢測技術作為傳統醫療核心突破點。

非侵入式檢測技術引領醫療創新

傳統檢測頸動脈狹窄、心臟瓣膜疾病的系統,像是超音波、CTA或MRA,不僅費時費力,還需要專業人員操作,而博想醫學科技,則能夠自動化分析頸動脈血流動態影像。

博想醫學科技執行長陳怡雯表示,其AI動態影像技術能以非侵入性、無輻射、低成本的方式,在20秒完成影像拍攝,並在5分鐘內產出檢測報告,解決傳統技術的繁複耗時。

小聚171-5.JPG
博想醫學科技執行長陳怡雯表示,其AI動態影像技術能以非侵入性、無輻射、低成本的方式,在20秒完成影像拍攝。 創業小聚

延伸閱讀:中風風險可以提前檢測、最快只要20秒,博想醫學要讓世界看到台灣技術

除了動態影像分析,透過深度學習來進行醫學影像檢測的神瑞人工智慧,則推出AI醫學影像檢測平台,能夠檢測心肌梗塞、肺癌、冠狀動脈阻塞等問題,神瑞人工智慧執行長張曜吉表示,透過自動化影像分析,平台能協助醫生更精準的診斷。

延伸閱讀:用AI發現早期癌症,北醫新創DeepRad.AI力助20萬高危險族群

此外,專注在早期癌症檢測的銳準生醫則是以AI與蛋白體學技術的結合,開發出一套以抽血檢測為核心的癌症篩檢技術,利用檢測血液中蛋白質的變化,並AI精準分析,從而發現早期癌症風險或監控癌症復發的情況。

銳準生醫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彥鈞分享,這種技術的優點是非侵入性檢體收集方式,讓使用者可以選擇像「一般抽血」的方式,預測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用「毛毛蟲變蝴蝶」的秘密篩檢癌症,銳準生醫獲6,000萬銀彈瞄準美國市場

「我們希望用AI提供高齡者方便、即時且可負擔的智慧醫療服務。」采風智匯產品副總陳柏宇說明,心血管、骨骼相關的疾病是很大的市場,但由於醫療產業面臨專科醫師短缺跟缺少儀器兩大痛點,因而難以即早發現。

為此,采風智匯的AI產品DeepXray和DeepSono結合X光檢查與超音波檢查,針對高齡者常見的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與心血管疾病作初步篩檢,讓醫師30秒內就可以得到判讀結果,而長輩則是能夠以「方便」、「迅速」且「可負擔」的解決方案,即早發現慢性病風險,即早治療。

小聚171-3 .jpg
「我們的目標是從專業醫療出發,延伸至大眾健康管理市場。」采風智匯產品副總陳柏宇說明,他們將市場鎖定在大眾的健康管理。 eventgo

延伸閱讀:醫療AI的決勝點不是演算法!采風智匯瞄準慢性病判讀,說服大醫院的秘訣是「邏輯」

醫療新創如何進入市場?多元策略佈局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要成功打入市場,還需善用策略與靈活的佈局。

陳怡雯說明,博想醫學科技採取的是「聯合開發」與「技術授權」的商業模式,透過與台大醫學中心及國際醫療器材大廠的合作,不但能加快技術的熟成,也能借助合作夥伴的資源擴大市場的影響力,而「技術授權」也降低了市場推廣的成本與風險。

為了確保技術的國際競爭力,陳怡雯表示,將以「技術授權」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尤其是針對對於技術標準要求極高的美國與歐洲市場。

同樣選擇「技術授權」的銳準生醫,則採取B2C與B2B並行的雙軌策略。

黃彥鈞表示,這種策略不僅能降低市場推廣成本,也能靈活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在B2B部分,銳準生醫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癌症檢測的技術服務,而在B2C層面,則是將檢測技術開發成適合居家檢測的產品,讓一般消費者能夠自行檢測並取得分析報告。這樣的產品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市場的滲透率,還能藉由資料累積來訓練技術的檢測能力。

DeepRad.AI_2024_11_07_蔡仁譯攝-1.jpg
「我們的目標是讓技術能夠成為醫療檢測的標準工具,不只是醫院診斷,也能幫助保險公司更精確進行風險評估。」神瑞人工智慧執行長張曜吉,如此道出創業願景。 蔡仁譯攝

「我們的目標是讓技術能夠成為醫療檢測的標準工具,不只是醫院診斷,也能幫助保險公司更精確進行風險評估。」張曜吉道出創業願景。

為此,神瑞人工智慧與醫院和保險公司雙重合作。

在醫院端,神瑞人工智慧提供的技術已經應用於肺結節偵測、冠狀動脈鈣化風險評估的快速篩檢;在保險公司方面,他認為,神瑞人工智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更精準篩選出高風險客群,提供個人化的健康管理建議,以提升保險業者的服務價值與市場競爭力。

采風智匯產品副總陳柏宇分享,由於團隊採用與醫院合作的B2B商業模式,瞄準自費市場,所以讓醫院信任、醫師願意用是首要目標,這時就需要提供產品的價值。

「原本做完產品覺得產品很棒,但客戶卻只願意花比較低的價格購買產品。」陳柏宇笑說,為此,團隊從病患的疾病旅程思考,讓產品不只是輔助診斷的軟體,而是思考如何將服務轉化為一套完整的療程。「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報告上的數據、長時間的病程追蹤,讓這些即早發現症狀的病患,意識到需要做些什麼,那其實就能提供產品的價值,協助醫師診斷。」

新創的必修課:財務管理技巧

然而,創新只是第一步,市場和財務才是決定性因素。對於新創公司來說,技術突破固然重要,但財務管理的能力同樣不可或缺。

技術創新的背後,如何確保公司穩健成長?

「懂得財務,才能做好公司的管理。」PwC(Taiwan)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表示,很多新創公司雖然擁有優秀的技術,但在財務管理上卻常常出現問題。他強調,建立健全的財務預測與報表體系,是新創公司募資與技術國際化的基礎,其中資產負債表、權益變動表、綜合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更是每個新創公司都必須具備的財務工具。

小聚171-4.JPG
「懂得財務,才能做好公司的管理。」PwC(Taiwan)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表示,很多新創公司雖然擁有優秀的技術,但在財務管理上卻常常出現問題。 創業小聚

顏裕芳指出,四張報表中的現金流量表的管理尤為重要,因為像是技術研發期長、需要大量資金的醫療新創公司可能會忽略對現金流的精準預測和控制,最後導致技術開發進度延誤,甚至資金短缺。

他直言,財務規劃的精準度更可以說是直接決定了公司能否在市場上站穩腳步。創業家要學會區分負債與收益的定義,不是所有收到的資金都能立刻列為收益,許多時候只是未來的負債。

最後,他也建議新創公司在面對國際市場時,應該提前了解不同國家的法規認證需求,以想要進軍美國市場的新創來說,FDA認證的取得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與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顏珮綺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顏珮綺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