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國防新星Anduril Industries計畫展開750億G輪募資,再次成為新創圈焦點

國防新星Anduril Industries計畫展開750億G輪募資,再次成為新創圈焦點
Anduril Industries X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國防科技新創Anduril Industries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據《CNBC》報導,Anduril Industries正洽談高達25億美元(約為新台幣75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募資將由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領投1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00億元),這將是Founders Fund史上最大手筆的投資。

事實上,早在2017年Anduril Industries成立之初,Founders Fund就參與了種子輪融資,其合夥人Trae Stephens更是Anduril Industries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雖然目前其他參與此輪融資的機構尚未公開,但先前的重要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a16z)和8VC。報導指出,Anduril Industries在2024年的營收翻倍,達到10億美元。若完成本輪G輪募資,公司估值將有望達到28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8,400億元)。

國防科技競爭升溫,Anduril Industries搶佔市場份額

Anduril Industries由Palmer Luckey於2017年創立,專注於開發AI驅動的自主防禦系統,包括無人機、感測器武器等,並設計了可相互連接的武器系統,提供士兵全面的戰場視野和便捷的遠程操控能力。為了擴大製造能力,Anduril Industries也正在俄亥俄州開發一個大型武器設施。

Anduril Industries
美國國防新創Anduril Industries團隊。 Anduril Industries X

這波募資正值國防科技領域投資熱潮。許多科技公司積極爭取五角大廈的訂單,而Anduril Industries無疑是其中佼佼者,除了近年已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政府合約,提供攻擊和偵察無人機、自主海上艦艇等產品,近期,Anduril Industries更宣布與Palantir等組建國防科技聯盟,以加速AI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並與波音等老牌國防承包商一較高下。

Anduril Industries
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Palmer Luckey先成立Oculus,爾後被Facebook(現為 Meta)收購,現在創辦國防新創巨頭Anduril Industries。 Anduril Industries X

2024年8月,Anduril Industries才剛完成了由Founders Fund和Sands Capital領投的15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90億元)F輪募資,當時估值為14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480億元)。而本次完成G輪募資後,估值則有望成長2倍,成長速度驚人。

輪次 金額 領投人
種子輪 未透露 Founders Fund
A輪 4,1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2.55億元) Human Capital
B輪 未透露 未透露
C輪 2億美元(約為新台幣61億元)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D輪 4.5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37.25億元) Elad Gil
E輪 14.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50億元) Valor Equity Partners
F輪 15億美元(約為新台幣490億元) Founders Fund & Sands Capital

Anduril Industries、Palantir等國防科技新創估值、股價飆升

Anduril Industries的估值飆升,也反映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國防科技公司估值普遍上漲的趨勢。

同樣為國防機構提供軟體和服務的Palantir已上市,其股價在過去一年飆漲370%,市值突破2,500億美元。Palantir本週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其政府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45%,達到3.43億美元,印證了國防科技市場的火熱。

值得一提的是,Palmer Luckey是川普的長期支持者,公開表示支持川普的科技政策。他曾在川普贏得大選後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打造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這個理念超越黨派。」此外,美國副總統JD Vance在擔任創投投資人時也曾投資Anduril Industries,目前仍持有該公司股份。

Anduril Industries.gif
Anduril Industries官網

隨著Anduril Industries等公司快速發展,國防科技領域正經歷著重大變革,這不僅影響著軍事技術的未來,也引發了AI在國防應用中的相關討論。

參考資料:《CNBC》《ECONOTIMES》《TechCrunch》《Forbes》《Bussiness Telegraph》、《golden》《Crunchbase》

本文初稿由AI撰寫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賴冠伶 創業小聚採訪編輯 賴冠伶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