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5%創投在3年間消失?2024創投概況:大者恆大、AI獨領風騷

25%創投在3年間消失?2024創投概況:大者恆大、AI獨領風騷
Photo by Fabrice Villard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美國創投的現況,是否正從原本多元活躍的局面,步入大者恆大、小者消失的困境?」這是美媒提出的疑惑。

根據PitchBook的數據,活躍的創投機構數量已從2021年的巔峰8,315家驟減至2024年的6,175家,短短3年間縮減超過四分之一。

更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超過一半的創投資金由9家知名的巨型機構主導,「大者恆大」的格局讓小型創投機構舉步維艱,新創在2025年,或許會面臨更加嚴峻的融資挑戰。

發生什麼事?VC的資金流向改變了

根據PitchBook的數據,2024年美國創投機構共籌資71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而其中超過一半的資金來自僅9家創投公司。

例如General Catalyst、Andreessen Horowitz(a16z)、Iconiq Growth和Thrive Capital等4家巨型創投機構,在2024年合計募集超過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625億)的資金。而與此同時,一些小型創投公司,如Cowdown Capital和Foundry Group,因資金壓力停止營運。

紅杉資本
2024年美國創投機構共籌資71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而其中超過一半的資金來自僅9家創投公司,包含a16z、紅杉資本等知名創投。 Sequoia Capital官網

這一現象反映出市場的競爭壓力正不斷加劇,特別是對於中小型創投機構而言。資金回流的困難讓這些機構面臨嚴峻挑戰,若情況持續惡化,未來幾年內可能有多達30~50%的創投公司退出市場。

思科前執行長、創投JC2 Ventures的創辦人John Chambers坦承:「這是一個更加困難的市場。」他強調,資金正高度集中於像Andreessen Horowitz和Sequoia Capital這樣的大型創投機構,而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正在失去生存機會。

此外,資本流動的結構性變化愈加明顯。以往,中小型VC更偏好投資於早期階段的新創企業,但現在,大型創投機構則集中資源於那些具備明確盈利模式的企業,例如OpenAI、Stripe和SpaceX,甚至延長這些企業的私募融資階段,使其更晚公開上市。相對之下,資本需求高但規模較小的新創企業面臨融資困難,能獲得資金支持的機會愈加有限。

微軟,OpenAI,ChatGPT
大型創投機構則集中資源於那些具備明確盈利模式的企業,例如OpenAI、Stripe和SpaceX,甚至延長這些企業的私募融資階段,使其更晚公開上市。 shutterstock

AI吸引多數投資人,使其他領域面臨挑戰

人工智慧(AI)的崛起,無疑是資金分配加速向單一領域傾斜的重要因素。根據HSBC的《創新視界》(Innovation Horizons)報告,2024年美國VC投向AI領域的資金占比達到42%,遠高於2023年的36%及2022年的22%。僅在2024年,就有20家AI公司個別籌得了超過20億美元(約新台幣610億)的資金。

整體而言,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成為資金流入的重要領域。根據PitchBook的數據,生成式AI公司在2024年吸引了來自全球創投機構的5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兆元)投資,相較2023年的291億美元(約新台幣8,875億)成長了192%。

其中,OpenAI、Anthropic、xAI等公司持續獲得巨額融資,推動技術創新。同年第四季度,生成式AI市場的交易總額達到311億美元(約新台幣9,485億),包括Databricks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50億)融資、xAI的60億美元(約新台幣1,830億)融資,以及Anthropic從亞馬遜獲得的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20億)戰略投資。

創投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投資

然而,HSBC美國創新銀行總裁Dave Sabow指出,創投資金向「單一領域的極端集中」是一個罕見現象,且可能會在未來進一步擴大。對非AI領域的新創企業而言,融資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一部分創業者甚至不得不轉向AI相關領域,以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資料來源:《PYMNTS》《Financial Times》《Techcrunch》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詹蕙瑜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詹蕙瑜

喜歡喝飲料的話多人類。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