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知名的創投基金a16z(Andreessen Horowitz),同時也是緊密關注Web3領域,在近日發布2024年《加密貨幣現狀報告》,提出了7大重點:
- 加密貨幣活動和使用量創下歷史新高
- 加密貨幣已成為美國大選前的一個關鍵政治問題
- 穩定幣已經找到了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
- 基礎設施的改進增加了使用量,並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 DeFi仍然很受歡迎,而且正在持續成長
- 加密貨幣可以解決AI一些最緊迫的挑戰
- 更具可擴展性的基礎設施,解鎖了新的鏈上應用程式
重點一:加密貨幣的活動與使用量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4年9月,全球共有2.2億個活躍加密地址,和2023年底的數據相比,增長了3倍。
而這波增長主要來自於Solana區塊鏈,用戶數占據了約1億個活躍地址。
緊隨其後的是NEAR(3,100萬個活躍位址)、Coinbase備受歡迎的L2網路Base(2,200萬)、Tron(1,400萬)和比特幣(1,100萬)。
此外,根據a16z的「Builder Energy」數據儀表板,除了以太坊依舊穩坐最受開發者喜愛的區塊鏈之外,Solana也成了開發者興趣成長最快的區塊鏈之一。
和去年相比,對Solana感興趣的開發者比例從5.1%增至11.2%;而Base也從7.8%升至10.7%。
近年來,隨著全球加密貨幣採用率持續增加,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項目為了符合監管,加密錢包用戶也有所增加,並在2024年6月,月用戶數量創下2,900萬的歷史新高。
美國每月錢包用戶占了整體使用者的12%,其他包括奈及利亞、人口爆增的印度,以及因貨幣貶值導致穩定幣大紅的阿根廷。
重點二:加密貨幣已成美國大選關鍵議題
2024年美國大選中,加密貨幣已經躍升為重要的政治議題之一,針對加密貨幣關鍵字的搜尋量也比2020年的大選增加不少。
用戶對於加密貨幣的興趣上升,可能是受到今年美國批准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的影響。隨著加密貨幣現貨ETF上市,投資加密貨幣的美國人數量也有所增加。
不僅如此,美國眾議院在今年通過了《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FIT21),寫下重要的加密政策里程碑,並有望為加密貨幣創業者帶來更清晰的監管框架。
重點三:穩定幣改變全球支付版圖: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可以快速、便宜地完成全球支付的穩定幣,已成為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殺手級應用」。
穩定幣以其迅速、低成本的全球支付功能,成為金融領域的強大工具,讓價值轉移變得更容易,並且未來有望鞏固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光是2024年第二季,穩定幣的交易額就已達到8.5兆美元(約新台幣272兆元),遠超過Visa的3.9兆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
與此同時,穩定幣的交易成本,也因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進步而顯著降低。傳統透過國際電匯進行跨國轉帳的平均費用,需44美元(約新台幣1408元)。而現在以太坊上穩定幣USDC的交易成本,現已從2021年的12美元(約新台幣384元)降至1美元(約新台幣32元),若使用Base網路,交易成本更是不到1美分(約新台幣0.32元)。
重點四:零知識證明崛起:加強隱私,推動區塊鏈技術突破
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升級,有效擴展了區塊鏈網路的處理能力。和4年前相比,區塊鏈如今每秒可處理的交易量增加了50倍。以太坊的第二層解決方案(Layer2)及其他更高效區塊鏈的崛起,讓區塊鏈網路變得更加高效且便宜。
以太坊今年的「坎昆升級」(Dencun)進一步降低了Layer2網路上的交易費用,讓Layer2網路上的生態系得以更蓬勃發展,鏈上交易也變得更高效。
此外,零知識證明(ZK)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展,這項技術越來越受歡迎、價格也變得越來越便宜,未來將為區塊鏈提供更具隱私性和可擴展性的應用。
💡零知識證明:是一種加密技術,允許一方(證明者)向另一方(驗證者)證明計算是有效的,而無需暴露建立計算時使用的任何底層資料。
重點五: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持續成長
自2020年夏天DeFi興起以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迅速增加,現已占據現貨交易活動的10%。
截至2024年,已有超過1,69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4080億元)的資產鎖定在數千個DeFi協議中,其中以太坊網路上的ETH質押比例,也從2年前的11%增長至29%,大大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
💡質押:指鎖定加密貨幣以支持區塊鏈的安全性和功能,從而賺取獎勵作為回報。
重點六:加密貨幣做到解決人工智慧的挑戰
人工智慧是今年最熱門的趨勢之一,在加密貨幣領域中也不例外。a16z報告指出,AI是加密領域最受關注的趨勢之一,ChatGPT的用戶和加密網站的訪問者之間具有相當大的重疊,可以看出加密和AI用戶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
除此之外,有大約34%的加密項目,表示自己在其應用中使用了AI技術,而這一比例在2023年只有27%。AI未來發展很可能會越來越往中心化的方向發展,而這樣的特點與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可以說是兩個極端的相反。
但如今,有不少區塊鏈項目已經在嘗試解決其中一些挑戰,包括希望實現AI民主化的Gensyn、通過把智慧財產權(IP)轉化為代幣補償創作者的Story Protocol等,為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想像空間。
重點七:新的鏈上應用與擴展性解鎖基礎設施的未來
隨著區塊鏈的交易成本下降,新的鏈上應用開始湧現。
以NFT來說,幾年前在鏈上進行交易,要比現在昂貴得多,人們在二級市場上以總計數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0億元)的大額金額交易NFT,而現在這種瘋狂的活動已經平息,用戶也可以用便宜的手續費,在Zora和Rodeo等社交應用程式上鑄造NFT收藏品。
社交網路是另一個例子。儘管目前只佔日常鏈上活動的一小部分,但它們正在吸引強大的開發者進行活動。根據a16z的數據,到2024年,約有10%的加密項目與社交相關。事實上,與社交網路相關的項目,例如V神最愛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協議Farcaster,就是今年最熱門的5大生態系之一。
在過去的一年中,加密貨幣在政策、技術和消費者採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不過,加密貨幣市場是否已進入週期中的第五波價格創新週期,仍需進一步觀察。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年來Web3產業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
或許現在的Web3產業,就只是在等一個像ChatGPT一樣的突破性產品出現,並徹底改變整個世界。
參考資料:a16zcrypto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作者:邵元婷,原文標題:Web3領域今年必讀報告:a16z《加密貨幣現狀》7大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