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Gartner 2025年十大科技預測:除了AI代理外還有哪些?

Gartner 2025年十大科技預測:除了AI代理外還有哪些?
Maxim Hopman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想像一下,你的智慧型手機不僅能理解你的指令,還能預測需求,主動幫你完成任務。在辦公室裡,機器人同事不僅能分擔繁重的工作,還能學習新的技能,成為你得力的助手。更令人驚嘆的是,科技進步甚至能增強你的認知能力,讓你學習更快、工作更有效率。

這一切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的情節,然而,據研究與顧問公司Gartner的最新預測,接下來的一年間,產業將會十分關注這些「科幻情節」背後的關鍵技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生活情景便會成真。

Gartner的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運算能力的突破,以及人機互動的演進,將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3大主軸;同時,Gartner在此3大主軸下形塑出十大關鍵科技趨勢。一起來看看這些趨勢的內容,以及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和互動方式。

趨勢一|AI代理:自主行動,顛覆工作模式

AI代理(Agentic AI)是Gartner預測的2025年首要趨勢,它指的是一種能夠自主規劃和採取行動以實現使用者設定目標的AI系統。不同於現有的AI模型,AI代理不需要明確的指令,就能根據目標制定計畫並利用工具完成任務,展現出高度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Gartner預測,到2028年,未來15%的日常工作決策將由AI自動完成,而這個數字在2024年還不到1%。

AI代理的應用潛力巨大,例如它可以作為高效的團隊成員,提供人類難以察覺的洞察,或是化身為機器客服,根據預設規則為人類客戶做出最佳決策。 然而,AI代理的發展也伴隨著風險,例如如何確保其行為符合人類價值觀、如何管理其自主決策帶來的潛在影響等。

延伸閱讀:AI Agent 是什麼?如何運作?5 類 AI 代理一次看懂

趨勢二|AI治理平台:確保AI負責任且合乎道德

隨著AI的應用日益普及,如何確保其負責任且合乎道德地使用成為了一項重要議題,因此AI治理平台(AI Governance Platforms)應運而生。它能幫助企業管理和監督AI系統的法律、道德和運作效能,透過監控AI系統的穩健性、透明度、公平性、可究責性和風險合規性來促進負責任的AI。

Gartner預測,到了2028年,使用AI治理平台的企業將比競爭對手獲得高30%的客戶信任度,以及高25%的合規性評分。

AI治理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內建負責任的AI、風險評估和模型生命週期管理。可以協助提高AI系統的透明度,促進信任、問責和明智的決策;評估AI系統可能帶來的風險,例如偏見、侵犯隱私和負面社會影響;並且透過應用適當的控制措施來監控模型開發,確保大規模交付和維護符合道德的AI模型。

趨勢三|假訊息安全:建立信任,打擊網路虛假資訊

在AI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假訊息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力都大幅提升,對企業和社會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假訊息安全(Disinformation Security)旨在幫助識別可信任的資訊,目標是建立確保資訊準確性、驗證真實性、防止冒充和監控有害內容傳播的系統。

Gartner預測,到2028年,50%的企業將會採用假訊息相關的解決方案,而2024年的比例還不到5%。

假訊息攻擊的形式多樣,包括透過社群媒體影響輿論、建立假新聞網站、冒充可信使用者等。這些攻擊可能導致企業遭受詐欺、抵制和聲譽損害等直接損失。 為應對日益嚴重的假訊息威脅,企業正在積極採用專門的技術和安全措施來打擊假訊息活動。

趨勢四|後量子密碼學:應對量子運算帶來的安全挑戰

隨著量子運算技術的快速發展,現有的非對稱加密技術面臨著被破解的風險。Gartner預測,到2029年,量子運算的進步將使大多數傳統的非對稱密碼學變得不安全。

後量子密碼學(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應運而生,它指的是一組旨在抵禦傳統電腦和量子電腦攻擊的密碼學方法。PQC的重要性在於保護敏感資料,例如金融資料、智慧財產權和機密訊息,使其免受未來量子攻擊的威脅。

趨勢五|環境隱形智慧:無所不在,感知環境變化

環境隱形智慧(Ambient Invisible Intelligence)是指在日常生活的空間與環境中,透過各式感測器、物聯網裝置、人工智慧演算法及分散式運算技術的整合,營造出隱形的智慧化環境。這些智慧與運算能力如空氣般「隱形」地滲透在空間中,透過感測與學習使用者行為、偏好及狀態,自動適應並滿足其需求。

環境隱形智慧將運算能力與智慧洞察深植於生活與工作場域,讓人們的活動可以更順暢、高效且人性化,同時減少複雜科技操作帶來的負擔或干擾。此外,環境隱形智慧還將成為AI和分析的關鍵資料來源,用於改進產品和流程。

趨勢六|節能運算:減碳永續,企業不可忽視的責任

在永續發展成為企業關注焦點的時代,節能運算(Energy-Efficient Computing)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節能運算指的是以盡可能減少能源消耗和碳足跡的方式設計和運作電腦、資料中心和其他數位系統。

隨著AI等能源密集型技術的應用,IT對環境足跡的影響日益顯著,特別是在金融服務和IT服務等產業。節能運算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永續性,並符合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

趨勢七|混合式運算:結合多種技術,解決複雜問題

混合式運算(Hybrid Computing)將CPU、GPU、邊緣裝置、ASIC,以及神經形態、量子和光子系統等各種技術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個混合環境,利用每種技術的優勢解決複雜的運算問題。

混合式運算的出現是為了應對傳統運算模型的侷限性,透過結合多種運算技術,可以實踐更高的效率、速度和創新能力。它可以為AI、模擬和優化等需要大量運算能力的應用提供解決方案,並推動自動化、增強人類能力和個性化等領域的發展。

趨勢八|空間運算:融合虛實,打造沉浸式體驗

Gartner預測,到2028年,20%的人每週都會體驗一次具有情境和位置內容的沉浸式體驗,而2023年這一比例還不到1%。

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透過無縫整合實體和虛擬物件,在3D空間中提供即時互動體驗。 它利用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和元宇宙技術,將實體世界數位化,創造出融合虛實的全新互動方式。

空間運算的應用潛力廣泛,包括沉浸式娛樂體驗、互動式導航、虛擬零售體驗等。它可以為遊戲、教育和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消費者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也滿足企業對協作、決策和效率提升的需求。

趨勢九|多功能機器人:靈活多變,提升人機協作效率

多功能機器人(Polyfunctional Robots)是指能夠執行多項任務,並根據人類指令或範例無縫切換的機器,在設計和運作方式上都具有高度的靈活性。Gartner預測,到2030年80%的人每天都會與智慧機器人互動,而現在這一比例還不到10%。

多功能機器人在倉儲和製造等產業特別有幫助。它們可以執行多項任務,例如揀貨、包裝、運輸、醫療協助、設備檢查和維修等。多功能機器人的靈活性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應對勞動力短缺的挑戰。

趨勢十|神經增強:科技加持,提升人類認知能力

神經增強(Neurological Enhancement)是指利用讀取和解碼大腦活動的技術來增強人類的認知能力,並可選擇性地寫入大腦。Gartner預測,到2030年,60%的IT員工將依賴雙向腦機介面等技術來增強自身能力,這些技術在2024年持續發展中。

透過電刺激在人腦和電腦或機器之間建立雙向通訊,可以測量大腦電活動並監控使用者的精神狀態。 神經增強技術的應用範圍廣泛,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培訓和工作安全等領域。

2025年,科技的發展將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從自主行動的AI到增強人類認知能力的神經技術,這些科技趨勢將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互動方式。Gartner的報告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重要的科技指南,幫助我們理解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並做好準備迎接挑戰,把握機遇。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初稿為AI編撰,作者:王聖華,原文標題:2025 年十大科技趨勢:AI 代理、後量子密碼學與神經增強技術,科技將如何顛覆生活與工作模式?

TAGS: # AI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未來商務》王聖華 《未來商務》王聖華

清大人社畢業。記者之路由新竹地方創生產業起始,曾參與多本地方刊物與專書撰稿,擅長田野調查與深度採訪。如今踏上探索產業創新的旅途,依然相信文字是能乘載最多想法的媒介。

karina.wa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