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瑞幸咖啡因為假帳風波,從那斯達克下市,甚至在美國申請破產。而不到一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已在中國成立6,024間門市,超過星巴克的5,557間,從破產到重新振作,僅短短四年,就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品牌。
「上海是全球最多咖啡店的城市」2021年11月5日,這則網路新聞成為網路媒體的趨勢話題,同一日《人民網日文版》指出:「上海市現在的咖啡店共有6,913間,數量遠多於紐約、倫敦以及東京,是世界上咖啡店最多的城市。」
然而中國最通俗的飲料其實是茶,以前也幾乎沒有喝咖啡的習慣,而在今日,咖啡店文化正在中國蔓延,星巴克已在當地開設超過5,000間門市,連日系企業如PRONTO、客美多咖啡及羅多倫都紛紛進軍中國。
在2017年,中國新興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突然登場,更以破竹之勢擴大規模。以馴鹿圖案為商標的瑞幸咖啡,其策略概念實在單純明快:費用只有星巴克一半,但咖啡品質跟星巴克一樣。
相對星巴克的概念是提供既非職場亦非家庭的「第三空間」,瑞幸咖啡則鎖定外帶市場,將門市面積和人事費壓到最低,進而實現高品質低價格的咖啡服務。這項對抗星巴克的低成本策略正中核心,瑞幸咖啡才創辦一年多就突破兩千間門市,成為當時中國企業中最快成功的獨角獸公司。
到了在2019年5月,僅設立18個月的瑞幸咖啡就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然而,到了2020年4月,瑞幸咖啡就被人發現做假帳虛報銷售額,於是在同年六月,從那斯達克下市,當時的執行長(CEO)以及營運長(COO)也被解任,甚至在美國申請破產。
不過,瑞幸咖啡改革經營團隊,努力處理假帳問題,過了一年就成功轉為黑字。門市數更在2021年時達到6,024間,超過星巴克的5,557間。瑞幸咖啡創業當初宣告要「贏過星巴克」,創辦四年就漂亮的達成目標,名符其實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品牌。
而瑞幸咖啡這齣「復活劇」,顯示了當初的商業模式沒有失去消費者的支持,也可說是符合中國對價格敏感的國民性。
瑞幸咖啡復活的兩大關鍵
1. 看顧客,給折扣
瑞幸咖啡的消費方式是顧客用手機App點餐,選好品項下訂後,再選擇前往門市領取或是宅配。透過App 取得大量的使用者資料,AI演算法則在背後運作。
這樣一來,即使是同樣的商品,也可以針對使用者降為半價或2/3,配合門市或使用者訂出不同的個人化價格,接著用推播通知宣傳。另外,還可以提供各種折扣,像是「兩人買就打折」、「購買新台幣1,000元的票券就半價」等。
舉例來說,假如某門市利用率差,App就會分類周圍且對折扣敏感的使用者,藉由推播通知傳送打折優惠。從使用者資料就能掌握消費行為,知道「這個使用者沒打多少折就不買」,推播通知的內容也可以常保最佳化,從某個意義來說,這個系統就頗接近動態定價。
2. 一看就懂,任何人都會用
瑞幸咖啡連使用者的位置資訊,都可以從智慧型手機即時觀看,能夠顯示這些資訊的商業智慧工具非常優秀,比如説,以「紅點是二十幾歲的女性」、「藍點是十幾歲的男姓」及其他視覺化的方式,顯示在儀表板上。可以得知哪種屬性的人在什麼地方買了多少咖啡,從熱點圖(heat map)中就一目了然。
透過App取得使用者購買記錄、消費高峰時段及其他資料,再經由AI分析提升購買體驗的模式,正是瑞幸咖啡建立的常規。有了這個商業智慧工具,就算沒有資料分析的專家,也能一眼看出「哪個地區咖啡賣得掉或賣不掉」。即使是不擅長統整資料的員工也會冒出許多點子,有時甚至獲得採用。
這間公司克服美國下市的危機,並且短時間內成功打倒星巴克,對於其他中國新興企業來說是優秀的榜樣,雖然我們往往將目光投向蒐集資料和AI分析的科技上,不過瑞幸咖啡的系統將結果視覺化,讓人一看就懂,也是世界科技企業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
本文摘自:《GAFA都怕的破壞式創新》
作者:成嶋祐介
出版日期:2024/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