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一開始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希望。」誕生於連鎖餐廳的NVIDIA如何變成AI巨擘?

「一開始我們什麼都沒有,只有希望。」誕生於連鎖餐廳的NVIDIA如何變成AI巨擘?
蔡仁譯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十幾年來我一直在談論同個故事,幾乎不需要更換投影片,」2017年,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在接受《財星》(Fortune)專訪時提到。因為人工智慧浪潮興起,輝達又設計出該領域的關鍵晶片,一年內,股價飆漲4倍,還被全球最大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譽為「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這是輝達第一次在美國股票市場嶄露頭角,1993年4月成立的輝達,一開始從利基市場切入,設計個人電腦、電視遊戲主機的顯示卡,這種產品市場小,不受當時的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超微(AMD)重視。黃仁勳曾在 2019年密爾瓦基工程學院(MSOE,Milwaukee School of Engineering)形容,輝達的創辦過程,是一個「卑微的開始」(humble beginnings)。

如今,輝達已家喻戶曉。

1992年,微軟作業系統Windows3.1剛問世,宣告個人電腦革命開始。在那之前,個人電腦是使用DOS作業系統,螢幕顯示以文字為主,但是Windows3.1出現後,電腦軟體中的圖形比例增加、文字比例下降。

創業源於市場趨勢!嗅出3D圖形將掀起浪潮

看準電腦中圖像比重提高的趨勢,讓當時在消費性晶片設計製造商巨積(LSI Logic)擔任工程師的黃仁勳,與當時在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工作的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同事克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萌生創業想法。他們認為,如果能建立逼真呈現3D圖形的晶片技術,電腦、電玩遊戲將會迅速崛起,甚至有機會創造全新的產業。

美式連鎖餐廳Denny's,是3人碰面的地點。「我們不是好顧客。」馬拉科夫斯基告訴《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我們的計畫就是坐上4小時、續10杯咖啡,」因為待得太久,他們還被店家趕到餐廳後面的小房間,與警察共用空間辦公。不過當地治安不佳,窗戶還有彈孔的痕跡,提醒他們要找個更安穩的空間,「當時我們都沒有什麼存款,只有希望。」

最終,輝達第一間辦公室,就落腳在普里姆的公寓裡。創業初期是孤單的,黃仁勳親自為公司錄製來電答鈴,卻沒有人打來,行事曆也沒有任何行程。他們常外出吃午餐、一吃就是3、4小時,黃仁勳自嘲,「沒有人關心我們,當你創辦一間公司,但沒人知道你的存在時,就是這種情況。」

早期輝達只有3名員工,等到黃仁勳在2019年密爾瓦基工程學院演講時,輝達已有1萬4000名員工。黃仁勳說,「即使現在,我也會感到有點困惑,因為我還記得我們什麼都沒有。」

「在創業前,必須要先意識到那是一個很痛苦、且令人害怕的過程,除非擁有極大熱情,不然很難成功。」黃仁勳在2009年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演講時分享,剛創業時,他們是世界上唯一一間設計3D圖形的公司。

要創新,有時你要忽略客戶,因為他們不懂你的業務本質。
To innovate, sometimes you have to ignore your customers, and the reason for that is because they don't know the nature of your business.

奉「摩爾定律」為圭臬,輝達殺出市場重圍

2年後,70間新創公司在做輝達做的事情。最終,有200間公司加入戰局,「矽谷的每個人都在創辦3D圖形公司,」不過輝達是唯一的倖存者。黃仁勳說,「我們和大公司、小公司、國際公司、本土公司,跟全世界的公司競爭。為什麼只有我們存活下來?」

這就涉及黃仁勳常提的「第一性原理」(the first principle),凡事必須從本質思考,衡量什麼問題值得投入心力。輝達核心業務,是半導體技術,他們的觀點是,3D圖形市場潛力無窮,而摩爾定律就是他們的朋友。英特爾(Intel)創始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曾提出,一個尺寸相同的晶片上,所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1~2年會倍增、性能因此翻倍。

「與其說摩爾定律是一種物理定律,不如說是一條競爭法則,」所以創辦的前5年,他們選擇閉上眼睛、不聽顧客抱怨,堅持提升產品性能,「有客戶告訴我們,繪圖晶片平均售價是28美元,我說,我們的產品成本是48美元,售價還會更高,然後顧客就會說他們不買了。」但他們還是堅守研發量能,「我們冒著整個公司的風險,因為我們相信這件事情。」

因為輝達每一年都讓性能倍增,最終大幅超越競爭對手,建立往後數十年重要的技術壁壘。直到2023年,輝達認為未來晶片更新的頻率,會比摩爾定律快上3倍,宣告把摩爾定律甩在後頭,「黃氏定律」(Huang's Law)將會定義以後的半導體產業。

從業務本質出發,一步步穩固GPU的基礎

黃仁勳認為,每間公司都有一模一樣的優秀人才、都能好好執行任務,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每個人都需要理解,為什麼你的企業會成功?你的業務本質是什麼?是什麼讓它得以運行?」

「要創新,有時你要忽略客戶,因為他們不懂你的業務本質,」黃仁勳曾在2023年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分享,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創造技術、創造市場,「『創造市場』定義了今天的輝達。」他們的第一個飛輪,是開發個人電腦3D圖形晶片,隨著繪圖晶片不斷突破,應用到個人電腦以外的產品,比如遊戲機與飛行模擬訓練機等等,為日後輝達的殺手級應用「圖形處理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奠定基礎。

但是,黃仁勳也提醒,如果鎖定的市場太小,企業也無法成長。所以必須要找到中間「滑溜溜」(slippery middle)的地帶,扎根一個具有潛力的市場,等待它變成夠大的飛輪,再發展其他應用。

問題不是,你的商業計畫是什麼?而是隨著周遭世界變化,你如何重塑自己,以繼續發揮影響力?
The question isn't, what is your business plan?The question is, how do you reinvent yourself as the world changes around you so that you can continue to be relevant?

保持彈性、拒絕呆板!掌握市場脈動成關鍵

回顧創業初期,黃仁勳說,為了獲得資金,他曾買過「如何撰寫商業計畫書」(how to write a business plan)這類的書籍,想學習寫商業計畫,卻沒有讀完。「我得出的結論是,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已經失業了,」因為環境非常複雜,創業從來不會跟著計畫走,而是思考如何隨著世界變化保持影響力。

最終,輝達獲得資金的方式很老套,是透過黃仁勳的前東家巨積執行長,威爾弗雷德.科里根(Wilfred Corrigan)引薦,獲得紅杉資本創辦人、風險投資教父唐.瓦倫丁(Don Valentine)支持。黃仁勳說,雖然當時科里根根本聽不懂自己要做什麼,但他還是打了電話,告訴瓦倫丁,「這裡有個不錯的小伙子,我希望你可以投資他。」

「『如果你弄丟我的錢,我會殺了你。』」「這是唐(Don)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直到瓦倫丁在 2019 年逝世前,每當他在報紙上讀到輝達的報導時,就會寫信給黃仁勳,「Jensen(黃仁勳英文名),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我們希望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高科技公司。大家會經常思考,這是我們非常喜歡的工作嗎?這項任務值得付出心力嗎?所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否具有意義、讓人更加幸福。我們的特色,就是做一些如果我們不做,就沒有人會做的事情,這就是輝達在乎的。——〈NVIDIA 公司創始人黃仁勳專訪〉,《波士堂》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吳美欣,原文標題:AI巨擘輝達,最初誕生於一間連鎖餐廳!黃仁勳談創業:痛苦且令人害怕

TAGS: # Nvidia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吳美欣 《經理人》吳美欣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