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許多人對於理財的直覺反應就是是投資行為,無論是股票、基金、ETF或新創。然而,懂一點商創辦人杜德皓則在投資失敗後,對「理財」一詞有不一樣的見解:在投資之前,應該先理解自己所擁有的資產與日常開銷狀況。
無論是投資還是記帳,市場上已經充斥著許多類似產品,懂一點商又怎麼找到自己的賽道?
分階段建立理財基礎,文字報告一目瞭然
「我們要先學四則運算才可以學方程式,會了方程式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算微積分。」杜德皓認為,沒有最基本的理財概念,其實只要遇到股票市場的變數就會束手無策,導致財產損失,但是身旁好友、甚至自己都會跳過學習最基本的理財,而直接投身股票投資。
杜德皓認為,理財概念的建立仰賴記帳的累積,他指出,現在記帳應用程式都在協助用戶紀錄消費並繪製成圓餅圖,看似每個月消費狀況一目瞭然,但卻沒有依據用戶的消費習慣提出改善,或從旁協助用戶更好達成目標儲蓄金額,因此懂一點商團隊,為了建立理財小白穩固的基礎,將推出Flowney這款應用程式。
因應當前的不足,Flowney會將理財的過程劃分為不同階段,首先請用戶輸入年齡、收入、居住地區以及載具等個人資料,,大型語言模型AI會以此作為作為財務報告基礎,最後Flowney再依據用戶提供的儲蓄目標,針對消費習慣發送提醒,例如用戶設定要儲蓄300萬,但一個月的治裝費高達上萬元,Flowney會認定此消費行為影響儲蓄進度,而提醒用戶調整或降低特定消費,才能完成儲蓄目標。
反思投資失利經驗,迸發創業靈感
創業念頭源於一場失敗的投資經驗,杜德皓分享,過往因為缺乏理財概念,只能透過看很多股票老師的推薦買入標的,但卻從中賠了25%,他開始反思,為什麼意見領袖說這個標的可以入手,但他卻無法從中賺到錢。
杜德皓意識到,如果擁有扎實的理財基礎,就能更熟悉股票市場並設置停損點,自己更不會在賠7%時,還執意等待。在體認理財教育的重要後,他開始閱讀大量理財書籍,將吸收的知識整理成更易懂、更精華的內容,希望透過錄製廣播單集,能將理財基本概念接觸更多理財小白受眾,「我以為這樣的題目應該會很受歡迎。」他發現,受眾會認為理財基本概念對於往後投資沒有很直接的效益,所以感受不到基礎打穩的重要性。
「如果單純方法論行不通,也許搭配記帳工具的推出,能讓用戶從日常生活中的操作,建立起理財基礎。」杜德皓期望藉由工具的打出,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資金的注入也能更好打入市場。
新創剛起步,團隊管理成一大挑戰
「如果要把事情做完整、做大,那會需要更多人來協助我。」開發產品的歷程雖然繁雜,但杜德皓坦言,在打造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過程中,最具挑戰的其實是團隊管理。作為尚未建構公司的懂一點商,團隊夥伴其實也有各自工作要忙,過程中也有夥伴基於現實的考量,決定離開團隊。
杜德皓說明,由於懂一點商處在還沒有任何盈利的情況,團隊夥伴如果能透過計算成本效益,像是基於現實因素影響,又或是看見產品的閃光點而持續開發,這都能夠幫一個新創團隊在組織、籌備的路上,時刻檢視狀況,他認為,夥伴們不論是離開或留下都是很好的評估和決定。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