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企業減碳勢在必行,5家新創多管齊下「助攻」減碳新模式

企業減碳勢在必行,5家新創多管齊下「助攻」減碳新模式
pexels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5年起台灣開徵碳費,依據環境部氣候變遷因應法制定,年排放量逾2.5萬噸的石化廠、製造產業首當其衝,碳費新制度上路以及徵收標準下修,不只是碳排大戶,就連台灣163萬家中小企業也可能受到影響。

企業減碳刻不容緩,台灣新創可以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Meet創業小聚第163場邀請到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的科淨能源、量化減碳行動的Custos、數位管理企業認養林的可澍科技、透過AI協助產線減碳的集思智能,以及將養蝦廢水應用在紅樹林減碳的艾滴科技,以自身應用實例分享。

初步導入減碳,「數據化」才會更有感

Custos商務開發總監林映如表示,雖然許多企業願意嘗試導入ESG方案,以增加品牌聲譽、提高客戶忠誠度和企業價值等等,但由於沒有關鍵績效指標數(KPI)監測,也沒有數據化成果,導致企業感到成效不彰。

當前討論碳排數據,都是以「碳足跡」為基礎,但是企業做了哪些永續活動可以減少多少碳,卻沒有一個好的測量工具,因此Custos導入「碳手印」計算機作為數據化的基礎。碳手印的概念更聚焦在企業員工「減少多少碳」,以日常生活舉例,個人使用一次性紙杯碳足跡減去使用環保杯的碳足跡,兩者相差的碳就是碳手印所計算的量,林映如認為,計算總共減少多少碳手印,更能鼓勵企業加入減碳行動。

Custos也透過介面中騎腳踏車、吃無肉餐等減碳行為,計算企業員工或會員的減碳行動,製作成視覺化大數據分析及KPI圖表,將企業減碳成效數據化。

Custos_總監林映如
Custos利用AI大腦以及碳手印計算機,將企業的總減碳量製作成可視化的大數據分析及KPI圖表。 Meet小聚
延伸閱讀:Custos提企業減碳的新方法:員工搭捷運、爬樓梯、自備餐具也都算!

可澍科技執行長林迪詒則表示,企業認養森林也是ESG得分的方式,然而樹林資訊仍依靠人力調查,但因為人力搜集難以量化,導致企業無法實際掌握認養林減碳成效。

可澍科技也為此提供解方,利用衛星和無人機建立林地盤點系統,掌握樹林存活率、健康度、材積、樹高等森林資訊,量化自然資產並生成報告書。

「我們更有效率的管理並且讓森林透明化,藉由大數據的方法來降低企業管理自然資源的成本,並進一步實現ESG跟碳匯的可能性。」林迪詒認為將減碳行動量化,不只能更快協助企業確認是否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DGs)指標,也能讓更多企業達成實質減碳。

可澍科技執行長林迪詒
可澍科技以衛星和無人機建立林地盤點系統,量化自然資產並生成報告書,協助企業更好導入ESG。 Meet小聚
延伸閱讀:可澍科技推「大樹據」平台,協助企業管好森林、強化ESG與減碳效益

專注在蝦電共生與紅樹林種植的艾滴科技,提供了企業另一種碳權的選項。艾滴科技過去透過AIoT技術提高養蝦場的養殖效率,現在則將養蝦產生的廢水作為紅樹林的營養液。艾滴科技執行長余萬州說明,具備「固碳」作用的海洋碳匯中,包含海草床、藻類、紅樹林等類別,而其中紅樹林儲存碳能力又是最高的。

「養蝦碳排放量高,我們蓋的養蝦場選擇靠近紅樹林,可以直接將養殖廢水灌溉紅樹林。」余萬州表示,由於養殖廢水含大量氨氮(液態肥料),而紅樹林恰好需要氨氮種植,因此將養殖蝦場廢水再利用,種植大面積紅樹林,企業可從中取得碳信用,進行碳權現貨交易。

艾滴科技執行長余萬州
Meet小聚
延伸閱讀:1億元A輪資金到位,艾滴科技轉戰固碳市場把「養蝦廢水」變黃金

高碳排企業減碳:製造、石化業從源頭設備改善

對於石化業、製造業來說,減碳則需要從源頭做起。

「從設備源頭的感測器部署這一步非常關鍵,不管是設備的維修或者是產線優化,都能夠幫製造業減碳。」集思智能執行長姜昱有說道,台灣以製造業起家,因此有許多減碳需求大戶。

以石化產業來說,由於石化業的原料較複雜,過往操作人員難以分析原料的精準爐溫和反應時間,容易導致造成過多非必要碳排,而集思智能則依據此點,分享過去幫石化業客戶開發減碳導向專案的經驗,

集思智能依據客戶提供的目標生產值,並搭配AI計算最適配的爐溫及反應時間,讓石化業產線以最低耗能、最少減碳的方式運作,並維持目標生產數量。集思智能更精確幫助企業產線優化,藉由剔除沒有必要的生產過程,達到減碳效果。

延伸閱讀:替中油省下破億成本、減少3萬噸碳排,WeThink AI用AI算出「生產最佳解」
集思智能執行長姜昱有
智慧光纖感測導入工業,搜集設備細微震動數據,預測設備狀態,提升良率。 Meet小聚

科淨能源執行長林依蓉接著對石化業、鋼鐵廠等高碳排企業也提出減碳新模式。由於製造業二氧化碳多半是埋地封存或是進行碳捕捉,然而碳捕捉後的二氧化碳運輸一樣會造成碳排,「總結來說,碳捕捉的市場尚未成熟,捕捉成本也很高。」他認為,將工廠的二氧化碳「原地轉換」高價值化學品,是企業減碳最佳解方。

高碳排企業未來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再利用設備,快速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合成氣、乙醇、乙烯等原料,可再用於化學業和永續航空,以及再製為塑膠。

科淨能源執行長林依蓉
高碳排企業也有減碳新模式,將工廠的二氧化碳「原地轉換」高價值化學品,是企業減碳最佳解方。 Meet創業小聚
延伸閱讀:帶著一身技術從矽谷歸國,史丹佛博士創辦科淨能源把二氧化碳變黃金

新創企業瞄準碳費新制度上路,提供中小企業減碳行動數據化,協助製造業設備優化,使高碳排企業實質減碳,而談及未來目標客群,專注於減碳的新創多半表示,除了在台灣耕耘,也將目標客群放眼東南亞,甚至全球,藉由有效的新型減碳行動,帶領全球企業面對淨零減碳議題,減少更多的碳排放。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顏珮綺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顏珮綺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