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那個年代,唯一可以和老闆談商業策略的律師」法界先鋒暨策略軍師的黃日燦,2000年,主導台灣奇摩站與美國雅虎的跨國併購交易,成功讓台灣企業站上世界舞台,也讓他聲名大噪。
2000年,黃日燦主導台灣奇摩站與美國雅虎的跨國併購交易,成功讓台灣企業站上世界舞台,也讓他聲名大噪。
當時台灣奇摩站是中文入口網站第一,雅虎則是英文入口網站全世界第一,雅虎一直想做中文網站,卻搶不進前茅,而奇摩站本來要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結果碰上2000年網路泡沫,納斯達克可能隨時崩盤。黃日燦因為跟奇摩站董事長黃宗仁熟識,兩人討論後,一致認為海嘯來臨前,應該要和雅虎合作。
然而奇摩站與雅虎雙方原則同意後,兩邊公司的財務長開始在換股比例一直談不攏,黃日燦扮演加速推動併購進度的角色,極力主張黃宗仁與楊致遠兩位老闆直接會面討論,而兩大高層一會面,只微調數字就達成協議。
多年華爾街律師事務所的經驗,讓黃日燦對風險非常敏感,在雅虎的律師表示,起草英文文件需要長達兩週時,他立即表示崩盤風險在即,雖然依據慣例要由買方起草合約,但如果雅虎允許由奇摩站擬定,黃日燦保證明天就產出合約文件。其實早在會談前,黃日燦就料到,如果由對方律師寫草約,一定是先去找美國律師協助,但股市瞬息萬變,他從不冒險,於是會談前就事先準備好草約,才能在會談後向雅虎保證隔天就交出。
一場跨國併購交易,在黃日燦主導下,僅花16天就簽約完成,雅虎成為第一大中文網站,而奇摩站不僅在海嘯中存活,更穩居大中華區龍頭,所有高階主管都從台灣躍升為大中華高管,股東也換來滿手雅虎值錢的股票。
「要讓人家完全可以感受到你的不同,就在你的即時反應能力。」黃日燦所謂的「即時」並非on time,而是「提早」,在別人完全沒預料到時,就已經做好了。這個「做好」,不見得一定要100%,即使只是完成85%,也已經夠了,因為對方了解大概之後,就可以先去跟他的高層報告;如果需要細節,就再進一步補充就好。
黃日燦會受到客戶及企業主的尊重,除了傑出的專業與豐富的產業知識外,做事方式也令人佩服。他無論事件大小,即使是一個訊息也從來不拖延,倘若是答應明天給對方東西,更一定準確言明幾點交出,這就是為什麼連日本客戶非常喜歡他。
也因為不拖延,所以黃日燦養成不時看一下手機的習慣,即便常被妻子念,但他說:「我很難忍受一個人給我一個訊息,希望我做什麼,尤其是跟我職業有關的,而我卻超過一個鐘頭,連看都沒看,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雅虎奇摩站購併案一戰成名後,媒體開始稱黃日燦為併購大師,他帶領團隊做跨國併購和國內併購,後來台灣重大國內併購案件也常交給眾達台北分所,包含從裕隆、裕日的日產分割案、開發金對金鼎的公開收購、代表矽品應對日月光併購、美光併購華亞及日本爾必達、艾司摩爾(ASML)併購漢微科等,這些高達千億元的併購案都是黃日燦帶著團隊進行的。也因此,繼併購大師的聲譽後,黃日燦也被媒體稱為「千億大律師」。
「他是那個年代,唯一可以和老闆談商業策略的律師,」作為眾達台北分所的第三位元老級員工陳泰明表示,很多律師只是協助角色,因為通常律師不在那個產業,沒有從頭到尾來看商業交易,因此整個商業本事還是在客戶自己。但黃日燦不同,早年他在美國是大律師事務所唯一的華人律師,很多台灣企業到美國發展都希望找同鄉幫忙,因緣際會下,很年輕就開始接觸這些企業主,開啟他的商業視野。
當年三十歲的黃日燦便開始學大老闆如何思考事情,透過這些大老闆與他交談時,分享事情如何思考、做決策等,豐富經驗的累積,造就日後企業主甚至需要他的意見,而且占比很重。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台積電創立初期,黃日燦不僅擔任外部法律顧問,提供台積電多項法律服務,協助處理合約,更提供董事會諮詢意見,並且在台積電上市的過程中盡了許多心力。奇摩站董事長黃宗仁,更稱讚他是具備台灣律師少有的國際宏觀與視野。
陳泰明點出,律師很容易先入為主,總是從法律來幫你處理事,這是職業病,但黃日燦不是用法律看事情,是先了解對方在商業上的動機、目的,並給予決策諮詢。
本文摘自:《黃日燦傳》
作者:黃日燦口述,楊倩蓉著
出版日期:2024/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