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企業用AirTag:神識物聯3大關鍵技術打造「尋物神器」

企業用AirTag:神識物聯3大關鍵技術打造「尋物神器」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欸?鑰匙怎麼不見了?」你站在猶如垃圾山的混亂之中,怎麼找都找不到,是不是倍感無奈?

找不到東西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蘋果跟三星分別推出AirTag、Galaxy SmartTag+,就是協助現代人尋物的產品。但是神識物聯創辦人鄭漢彬(首圖)覺得這兩項產品還不夠好,例如使用Air tag接近至一公尺時,就沒有方向指引,只有聲音引導,它無法告訴使用者,那一個才是待尋物?也無法用於細小物品的精準定位。

神識物聯打造了一款能夠10公尺內距離定位、以光線為引導設計的產品「神識發現號」,他們怎麼把這個商機引入工廠內?

無法精準定位的「絕對領域」?

鄭漢彬表示,自己是個常常在找東西的人,「出門前都要唸一遍:手機、錢包、鑰匙、遙控器、行動電源。」他也有用過AirTag輔助尋物,但還是覺得有許多可以優化的地方。

首先是障礙物干擾問題。AirTag透過藍牙或超寬頻(UWB)技術在10公尺的距離範圍內進行精準定位,可是UWB技術的精準度會受到障礙物干擾,就算離AirTag只有1公尺的距離也無法精準定位。使用者猶如踏入無法精準定位的「絕對領域」,明明伸手可及的AirTag卻難以找到。

另一方面,AirTag的反應不夠明顯,在使用過程中AirTag會發出聲音提示,但是音量不大,使用者甚至需要逐一拿起來確認究竟是哪個AirTag在響。

再來是電池壽命上的限制,AirTag每年都要換新電池,代表客戶每年需要多花額外的錢和人力去換新電池,這是一個長期支出的成本。

最後,AirTag擁有綁定數量限制,每個Apple ID最多能綁定16個AirTag,雖然這個數量可以滿足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但對於要管理上千萬貨物的客戶來說卻明顯不夠用。

「我一開始也是想做B2C的銷售,但後來發現在企業端,找東西需求更大。」鄭漢彬說。

3大關鍵技術打破AirTag的定位限制

神識物聯_神識發現號
神識發現號:讀寫器和標籤 曾令懷攝影

鄭漢彬從企業端的客戶需求切入市場,想辦法創造出適合企業用的定位技術,那企業端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工廠其實面臨著高成本的資產管理問題,例如在雜亂的倉庫裡盤點貨物、在原物料堆中找到需要先進先出的原物料,又或是在多層貨架中尋找需要運送的物品等等,這些尋找物品的過程都耗費不少人力和時間。

可惜企業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網路,大大限制UWB技術等定位系統的精準度,AirTag的電池消耗量也讓工廠卻步,現如今市場上的產品無論在使用期、物品辨識技術還是精準度上都不適合企業使用。

既然工廠的環境繁雜混亂,神識物聯如何突破多重障礙、物料繁多、電池試用期短等困境?與AirTag和SmartTag+運用的UWB技術不同,神識發現號的「方位定位專利技術」有3大關鍵:

  • Rule-based AI:將類比訊號轉為數位訊號,以此打破遮蔽物、方位、距離等限制,讓物體可以被精準找到。

  • UHF RFID(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距離技術:免用電池、可以使用10年或讀寫10萬次,且不需建構Wi-Fi環境。

  • 抗金屬標籤:UHF RFID距離技術的痛點在於接收訊號的標籤難以在具有金屬表面的物體或液體環境下運作,換言而之標籤貼在金屬上就無法使用。為了解決問題,團隊使用抗金屬標籤,使標籤在金屬上依舊能發出電波,訊號可以大幅改善。

其中最關鍵的是Rule-based AI,因為單靠UHF RFID距離技術,並無直接法顯示方位和距離。

簡單來說,就是神識發現號以UHF RFID發射出訊號給指定的標籤,標籤接收後會把訊號回給神識發現號,兩者之間的電波互傳頻率每秒高達200次,但是這些波猶如無形、無結構、不可量化的類比訊號,但是像是距離、方位,都是依賴公尺(或公分)以及夾角等量化指標運作的,這就是Rule-based AI出場的時候。

訊號強度(RSSI)會因應讀寫器與標籤的距離而改變,讀寫器距離標籤越短,讀寫器接受到的訊號就會越強。Rule-based AI利用大數據去解讀讀寫器和標籤之間的訊號強度,把無法結構化的類比訊號依照強弱分級轉換成數位訊號。至於Rule-based AI內建辨別方位的數位模型就好像植入一個羅盤,只要一轉向,數位訊號與方位模型之間就會有偏差值,從而計算標籤的方位。

神識發現號就是這樣透過方位定位專利技術,因應使用者的位置移動持續調整介面顯示的距離和方位進行導航。

頂著壓力創業,讓曾不被看好的技術成真

牧師問我:「敢不敢創業?」我回答他:「不敢。」
鄭漢彬

「創業」這個念頭在鄭漢彬腦中浮現已久,始終不敢把人生賭在創業上。

創業前,鄭漢彬深耕在行銷行業中,任職的公司包括台達電、IBM、微軟和喬鼎資訊等,擁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然而,鄭漢彬漸漸厭倦日復一日的生活,他開始衡量這樣安穩的生活到頭來可以賺到多少錢,就越發不滿足於現況。鄭漢彬的野心蠢蠢欲動:「既然這樣想,你就應該去創業啊!」不過始終不敢踏出第一步。

「教會裡的牧師那時候感覺到我內心有個掙扎,他問我:『你敢不敢創業?』,我回答他:『不敢。』」,猶豫不決的心態讓他在接近6年多的時間一直寢食難安,直到2021年考上政大DBA資管所,認識一些在業界發光發熱的同學,鄭漢彬才終於下定決心創業,「每天被自己的夢想吵醒,又或者因為(創業)壓力太大而醒,只能選一個。其實都很累。」鄭漢彬苦笑道。

剛提出神識發現號的定位概念的時候就受到客戶的多番質疑,兩個月後把技術做好給客戶看時,客戶驚喜的反應讓鄭漢彬記憶深刻,他表示:「聽到他們問『你們怎麼做到的!』的那個moment,是真的很安慰。」

神識物聯團隊照
分散各地的神識物聯團隊 神識物聯團隊提供

鄭漢彬認為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問題意識,而不是人才或是技術本身,從新的角度切入問題,像是找辦法將技術上的應用和客戶需求兩者互相連結。鄭漢彬在找東西這件小事情上切入,就用自己的錢付出第一筆創業資金,踏上創業之路。

歡迎乘搭神識發現號,下一站是東南亞!

神識發現號
神識發現號可用作資產盤點。 神識物聯團隊提供
我們需要開放創新,和客戶一起磨鍊出來⋯⋯閉門造車是不可能的。
鄭漢彬

雖然神識發現號的客戶涵蓋消費者和企業,但鄭漢彬表示主要客戶仍然是企業端。神識發現號的商業模式可以因應客戶的要求隨機應變,主要模式分別是賣斷和分潤,前者收取維護費和販售標籤為主,後者則是從客戶的利潤抽成。

神識物聯的客戶之一——邁特電子正面臨原物料效期管理挑戰。邁特電子單靠人力難以管理超過1萬種原物料的效期問題,而且工廠中的部分原物料形態相似,存取過程容易出錯。

針對問題,神識物聯合作司圖科技的3D虛擬技術,建立智慧尋料系統,讓工廠能夠追蹤和管理不同原物料的效期情況,實現優先處理即將過期的物料;同時神識發現號可以幫助識別物料,幫助邁特電子區分和識別不同的原物料,避免拿錯物料,提高生產效率。

除邁特電子以外,振躍精密滑軌股份有限公司也導入專利技術用於標準樣品管理。

「做得好是一定要去海外的。」鄭漢彬創業前曾擔任IBM、微軟等企業的業務行銷職位,負責過管理亞太和歐洲市場,他表示未來計畫發展海外市場,首要目標正是東南亞市場包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幸近期收到香港跨境電商Searching C和日本公司的合作邀約,神識物聯的海外之路即將於8月開啟。

可是在這之前,鄭漢彬指出今年會專注在本地市場,下半年將會啟動初次對外募資,這一輪募資將會影響到神識物聯的海外發展計畫。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找東西也可以成為生意? 答:事實上,不論產業界或學術界對十公尺內精準定位的需求很大,甚至Apple Air tag 在2022 年和2023年全球共賣了5500萬個,營收超過300億元台幣。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夠多的成功案例,合作夥伴,以及資金。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不管晴天雨天,每天都需要打漁,一天天都要有進步,有所堅持。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三個RFID 公司總經理不相信可以用RFID 技術做定位,神識做到且通過台灣專利,並申請全球專利優先權。
2. 利用LED RFID tag提供公分級的精準定位,超越Apple AirTag。
3. 上櫃公司振躍精密與千人製造大廠邁特電子導入使用,並有來自香港Searching C跨境電商和日本公司的合作邀約。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神識物聯有限公司 (Seek & Find Co., Ltd.)
成立時間:2021年
產品名稱:神識發現號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游昊晴 創業小聚特約採編 游昊晴

MBTI變了3次但鐵打的I人、咖啡重度患者。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