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前換外幣、找尋適合海外刷卡的信用卡、在心裡默背匯率的換算方式,旅遊的前置作業,就像是斷了一半的指甲——不太影響日常生活,卻又讓人心煩難耐。
韓國金融新創Travel Wallet直接針對這個痛點推出錢包App:Travel Wallet App,在線上兌換美元、歐元、日圓都不需要任何手續費。Travel Wallet還與Visa合作,在全球所有的Visa通路皆可使用Travel Wallet付款,也是第一家與Visa簽署授權協議的亞洲金融科技公司。
Travel Wallet透過什麼方式降低手續費?他們又是如何取得與Visa的合作?
線上多幣別儲值,海外提領、交易皆無手續費
Travel Wallet的執行長Kim Hyung Woo在倫敦商學院獲得金融工程碩士學位後,曾在三星資產管理公司擔任全球基金經理人和外匯風險管理經理。
金融背景出身的Kim Hyung Woo發現,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十分低落,他在出國時總覺得換外幣很麻煩,如果到當地的換匯所,還要承受被匯率詐欺的風險。
Kim Hyung Woo從中看見了機會,決心創立了Travel Wallet。
Travel Wallet的核心產品是外幣錢包Travel Wallet App,以及Travel Pay Card實體外幣金融卡。兩種產品都能用於支付,而前者也具備兌換或儲值功能,後者可以在海外ATM領取現金。
Travel Wallet App取得韓國各大銀行許可,使用者可以直接在App上連接自己的銀行帳戶,在線上儲值或兌換外幣,目前支援46種貨幣,且兌換美元、歐元、日圓都不需要任何手續費。
至於支付方面,無論是透過Travel Wallet App還是Travel Pay Card,支付的過程同樣也不會向使用者收取任何手續費用。
基於雲端的跨境交易模式,亞洲首間獲Visa發卡許可新創
Travel Wallet為什麼可以做到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用?簡單來說,他們徹底簡化了跨境支付流程,大幅降低成本。
傳統上,跨境支付需要經過當地與本地銀行、國際收款與匯款公司、信用卡公司等多個機構,「一筆支付過程涉及10個左右的機構,手續費自然就降不下來。」Kim Hyung Woo說。
因而,Travel Wallet一開始就選擇消除中間繁瑣的交易過程,讓跨境支付只需要經過Travel Wallet與Visa兩間公司即可完成,「保守的金融公司不想花錢改變已經建立了幾十年的現有系統,但我們與現有的金融行業不同,我們是一家新創公司。」Kim Hyung Woo說。
Travel Wallet不同於傳統金融公司,他們選擇打破既有模式,自己建立一套雲端支付系統,自動化處理流程,將成本降低至目前的1/100。因此,他們透過直接向通路端收取手續費,並與Visa分潤,為使用者提供免手續費的支付體驗。
Travel Wallet以這套創新的商業模式在2018年參加了「Visa Everywhere Initiative」創新挑戰賽,並獲得提案入選。2020年,Travel Wallet加入「Visa Fintech Fast Track」計畫,成為亞洲地區首間獲得Visa發卡許可的FinTech新創。
至2024年3月為止,Travel Wallet的發卡量已經達500萬張,且累積的消費金額達3.2兆韓圓(約新台幣751億元),並且已經在美國與日本設置分公司,最快於今(2024)年下半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
今年6月,Travel Wallet在LightSpeed Venture的領投下,獲得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的新一輪募資,這也是LightSpeed Venture首次投資韓國公司。
最終目標為B2B的商業模式,要成為金融領域的「台積電」
然而,Travel Wallet最終的目標並不是B2C,而是B2B的商業模式。
Travel Wallet針對有國際業務需求的企業,也提供了他們的低手續費金流解決方案,與一般銀行相比可以低90%的手續費,讓企業以低成本且具有安全保障的方式完成海外匯款。
Kim Hyung Woo表示,他們希望能夠成為金融領域的「台積電」,以共好為原則服務客戶,不去競爭、也不會大肆宣傳,「我一開始就以進軍全球市場為目標,無意與信用卡公司爭奪國內市場,所以我不會花任何行銷費用,也沒有興趣宣傳公司名稱。」Kim Hyung Woo說。
Kim Hyung Woo說,當初創業就希望找到別人不擅長的領域,解決困難讓大家受益。「俗話說,進攻需要五倍於防守的兵力,奪走別人的東西的競爭必然導致流血衝突。」至於未來的計畫,團隊希望能在與現有參與者共存的同時創造新的商機,未來將透過專注於B2B業務,提升韓國軟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金融科技領域帶來更多創新和突破。
參考資料:Travel Wallet、매일경제、Tech in Asia、한국경제、한국일보、Forbes、헤랄드걍제、科技開麥拉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