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估值怎麼看?3種情況拆解:為何優秀新創的估值就是該比較「貴」

估值怎麼看?3種情況拆解:為何優秀新創的估值就是該比較「貴」
docstockmedia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後來發現,好的公司,估值大多時候都是貴的。

比方說,在同一個產業,資優生公司的P/S ratio(每賺一塊錢的營收可反映的估值)也許可以到20倍,但一般公司可能還不到1倍。

過去當我遇過這樣的狀況時,常常會想,這間Tier 1公司的股價也太貴了吧,Tier 2公司其實也不差啊,它們肯定是被市場低估了(帶有獨具慧眼的自信)。

但後來發現,我可能錯了。

熱錢永遠都會追逐市場上最好的公司,這將導致好公司的估值永遠會被高估,而那些中庸的、體質較差的公司則會不斷被低估。

只是問題來了,為什麼那些握有熱錢的資本方,明知道這些好公司的股價偏貴、甚至已到了瘋狂的境界,卻還願意持續買單呢?

我想了想,應該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1.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如同Robin Shen前幾天在臉書發的「VC投資失敗是正常」的貼文,對某些創投來說,有些案子就算失敗,最多就是賠掉1/10的本金(假設一個基金投資組合只投10個案子,每個案子都配置10%的資金的話),但錯過則可能會吃不到10~30倍的龐大獲利。在「錯過」的影響遠大過「投錯」的情況下,VC還是會傾向去追逐高估值的公司。

2. 預見我們沒看到的未來

我看過一本書叫做「估值就是講故事」,後來想想,這書名實在取得太好了。

還記得2021年特斯拉(Tesla)那幾近瘋狂的估值嗎?在當時全球知名車廠Toyota、福斯、通用汽車的P/S皆不到一倍下,Tesla卻高達20~30倍,就算是同為電動車廠的蔚來汽車(NIO)、比亞迪汽車(BYD)也遠遠不及它。

我當時想破頭也無法理解,明明其他車廠也有在推電動車啊,憑什麼就Tesla那麼高,甚至還有不少機構一直調高令人震懾的目標價。關於這些問題,直到我看了投資機構ARK INVEST在2020年針對Tesla所做的財務模型後才恍然大悟。

投資機構ARK INVEST在2020年針對Tesla所做的財務模型
投資機構ARK INVEST在2020年針對Tesla所做的財務模型。 大和有話說

就像上圖,投資機構在看Tesla時是很有層次感的,它們試想各種情境、用蒙地卡羅分析去推測出公司在2024年可能會發生的10種狀況的機率。例如,有1%的機率會遭遇黑天鵝事件,公司價值歸零;而有12%的機率,Tesla除了電動車賣得好,還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自駕車網絡,那麼屆時Tesla的股價就會高達$22,000(股票分割前)。

在綜合上述10種狀況並計算出期望值後,ARK INVEST才認為Tesla在2024年的股價將會上漲至7,000美元(股票分割前)。

儘管時至今日,Tesla還未達到那個終極目標,P/S ratio也早已下修到6倍左右(2024年6月),但我仍在這個財務模型中學到了重要的一課:你的想像力決定了公司的估值

3. 只要有「成長性」,估值未來就會被修復

SaaS Capital在2022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在他們過去10多年的經驗裡,企業的估值乘數與「營收成長率」具有最高度的正相關,其他因素都沒有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成長率來得顯著(如下圖左)。

就算熊市來臨時,斜率有稍微平緩的趨勢,但「ARR估值乘數」與「ARR的YoY成長率」仍具有高度正相關。

大和有話說_對估值的省思
企業的估值乘數與「營收成長率」具有最高度的正相關。 大和有話說

這樣一來,一切就通了!原來那些令人卻步的高估值,是可以透過「成長率」來被修復的。

相對於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頻繁,股價可以快速被市場反應,新創公司的股票則因為流動性較差,估值通常會有僵固性。例如,A輪募完之後,公司的估值可能會Keep在一個數值長達一年半的時間,直到B輪募資後,才會再跳到下一個估值。

不過,若公司在A輪到B輪的這段期間,營收仍然持續成長,那麼在估值不變、營收成長的情況下,P/S ratio也會慢慢地降到合理區間。

從右圖我們可以發現,儘管公司投資時的估值不便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的成長,那些當初看起來很高的P/S、P/E,可能會在短短兩、三年內就變低了。

這就是所謂的「估值修復」,重點不在交易時的絕對估值,而是企業在被投資後還能不能快速成長,讓估值在未來得到修復

最後,我想分享我最近在「一如既往」這本書中,所看到的一段很有感的文字,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股價是否被高估?比特幣有多少價值?特斯拉的股價能衝多高?這些問題都無法用數學公式回答,而是取決於有人在某個時刻願意付多少錢。人們不是失去理智,只是在尋找其他投資人願意相信的界線。

後來,我開始提醒自己,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存在即合理。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和有話說》,原文標題:我對創業投資的5個省思(五):好的公司,估值大多時候都是貴的|大和有話說

TAGS: # 估值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大和有話說 大和有話說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