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獨角獸上市就代表獲利了結?營利穩定成長才是股價關鍵

曾令懷
曾令懷 2021-02-25
獨角獸上市就代表獲利了結?營利穩定成長才是股價關鍵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自從投資公司 Cowboy Ventures 的創辦人 Aileen Lee 在 2013 年創造了「獨角獸」一詞之後,獨角獸的數量呈現爆炸性成長;根據 Crunchbase 的統計顯示,目前已有 700 間左右的獨角獸,跟 2013 年的 14 間相比,簡直天差地遠。

不過,獨角獸真的是如此光鮮亮麗嗎?2019 年 WeWork 上市失敗和 Uber 不如預期的 IPO 表現首先引起了一些疑問:獨角獸是否真的可以讓投資人與支持者們賺到錢?尤其是去年疫情爆發後,大部分人都不看好 IPO 市場會有多「熱」。

然而正是這個最好也最壞的 2020 年,我們看到了驚人成果——新上市的 Airbnb、Snowflake 和 DoorDash 都得到了鉅額估值,至於 Zoom、Moderna 和 CrowdStrike 這些比較早上市的公司的市值都徒然暴增。如果把他們的市值加總,會得到一個驚人的數字:根據 Crunchbase News 對美國風險投資所青睞的公司分析結果來看,其中四十個最有價值的公司公開估值加總後竟然有1.1兆美元,這些公司大都在過去兩年內上市,最近的市值達到至少 60 億美元。

最有價值上市估值名單
根據 Crunchbase News 對美國風險投資所青睞的公司分析結果來看,其中四十個最有價值的公司公開估值加總後竟然有1.1兆美元,這些公司大都在過去兩年內上市,最近的市值達到至少 60 億美元。(Crunchbase整理) Crunchbase

可以看看這些公司的估值增長幅度。 Zoom,它在 2019 年 4 月以 92 億美元的初始估值上市,現在市值已達 1,150 億美元,是許多人在疫情下的視訊溝通首選;Uber 雖然經歷 2019 年的失利,但最近一次估值大約 990 億美元,其股價已較去年三月的低點翻了一倍多;另外,美國 COVID-19 疫苗開發商之一 Moderna 的股價也比 52 週股價低點上漲了約 600%。

IPO股價只是一時,長期發展才是投資人的關注重點

我們常常對那些備受矚目的獨角獸 IPO 當日的股價是如何如何激增感到興奮,但是該公司接下來幾季的表現可能才是真正增值的關鍵期。投資人可能在獨角獸上市時就脫手,但是接下來該公司的成長可能反而能讓投資人或支持者賺取更多利潤。讓我們看看獨角獸們上市後的表現吧:

獨角獸上市後的表現
「已畢業」的獨角獸公司的估值高於過去十年中所有北美風險投資的估值(Crunchbase整理) Crunchbase

當然,估值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投資回報,因為投資人並不擁有那些獨角獸公司的全部股份。除了對上市的獨角獸要有耐心外,能否擁有穩定的獲利模式甚至真正賺錢,才是上市後的挑戰。

競爭愈來愈激烈,能否穩定獲利成為關建

那些備受矚目的獨角獸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他們的題目非常「性感」,但也容易引來更多人的加入和競爭。資深財務分析師 Nathan Slaughter 在今年一月提出了自己對獨角獸的一些看法,他認為像是 Uber、Lyft 這類提供共享搭乘服務的公司仍在花大把資金去搶奪市場,面臨愈來愈多的競爭,這些獨角獸是否能在上市後的長期戰線裡頂住任何可能出現的變化,並且完成自己對投資人們的承諾。

今年初宣布終於收穫首個利潤年的特斯拉(Tesla),其 2020 年利潤為 7.21 億美元,相比於 2019 年虧損 8.62 億美元,轉向盈利對於這位電動車巨頭來說的確是個重大的轉折——儘管上市後足足等了十年的時間。特斯拉在 2020 年的銷量增長了約 36%,售出 499,550 輛車,這得益於中國的龐大市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說,今年的目標是售出 80 萬輛汽車。

特斯拉汽車
Tesla (Photo by Taina Sohlman from Shutterstock.com) ShutterStock

雖然如此,特斯拉也面臨著激烈競爭。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光是去年前三季的利潤就達到了 40 億美元,是特斯拉整年的五倍多;Ford 和 Volkswagen 甚至 Apple 也開始往電動車方向前進,被視為特斯拉直接競爭對手的 Rivian Automotive 據傳也尋求在今年上市,Lucid Motors 更創下了最大 SPAC 紀錄。

獨角獸雖然令人瘋狂,但上市後的「錢」景如何,還有待更仔細的觀察。

資料來源:CrunchbaseProfitableTradingThe New York Times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