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Reddit今年宣布準備上市,預估募資約7.48億美元(約新台幣200多億元),也是今年首批大型科技股上市案。
Reddit會如此吸引大眾目光,是因為它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許多迷因(meme)都出自於Reddit平台。早在10幾年前,這個主打讓使用者匿名且討論度自由的平台,就已成為網路上的最大論壇之一。
其實Reddit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不但面臨X、Facebook的競爭,如何管理言論內容也一度讓Reddit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最後還是請回共同創辦人之一的Steve Huffman擔任執行長一職,才走到今天上市的里程碑。
「我當時就好像走進了一間失火的房子。」Steve Huffman回憶再次走進Reddit辦公室的場景,員工們正焦頭爛額,看到他時又變得呆若木雞。
解鈴還須繫鈴人,Steve Huffman是如何拯救他一手打造的社群帝國的?當時又為何會離開Reddit?
被YC打槍創業想法,意外造就Reddit誕生
2005年的夏天,兩位大學生Alexis Ohanian與Steve Huffman討論起了創業的想法,他們看中當時智慧型手機的趨勢,因此想以手機訂購餐點為創業主題並申請了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YC)。
但在與YC的創辦人之一的Paul Graham交流後,這個創業想法卻被駁回了。Paul Graham建議,現在開發手機相關延伸功能的想法還為之過早,當時用手機瀏覽網路的族群還是佔少數,仍處於初期階段,因此希望他們更換一個創業方向。
新創的想法,一直都是從生活中發現問題。
Alexis Ohanian與Steve Huffman發覺,他們每天都會需要花大量時間瀏覽網路上的文章,若可以將所有感興趣的文章集中在同個網頁,只要一打開就可以瀏覽,除了更省時以外,閱讀過程也會更加順暢。因此Alexis Ohanian與Steve Huffman的創業想法,從最初在手機上訂購餐點的變成改變傳統網頁介面、提供社交論壇功能的Reddit,也成功入選YC。
Reddit像是傳統的論壇討論區,例如台灣的PPT或是Dcard論壇,分為許多不同主題的討論區,每個都以「r/」作為開頭命名,Reddit將每個討論區稱為「subreddits」,主題包括社會新聞、性別或是科技議題等,各個討論區內也都有負責管理內容的版主,監督使用者發布的言語或是圖片等。
Reddit在Alexis Ohanian與Steve Huffman手中營運一直到2006年,知名媒體出版社Condé Nast(康泰納仕)收購了Reddit,雖然沒有透露實際金額,但落在1,000萬~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6億元)之間。這讓兩位創辦人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年輕的百萬富翁,但他們不知道Reddit接下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內容審查備受考驗,尋找最合適領導者
被收購後的Reddit,漸漸鬧出許多負面新聞。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平台對於言論的控管並不嚴格。版面上出現不少關於種族歧視、性別議題或是名人照片被盜等不該流傳的文章和圖片,而Reddit恐怕從沒有想過,最初為了讓用戶能夠自由發表個人言論,選擇保持匿名使用,卻因此讓許多版面遭受負面評論的攻擊,甚至整體用戶數的成長停滯不前。
這種肆無忌憚的言論自由,容易讓有心人士在版面上散播各種騷擾或歧視等言論,而Reddit並不是唯一面對這些問題的平台,過去的X和Facebook也曾經為了管理平台的言論問題,而花了不少時間制定言論規定以及預防措施。
Condé Nast母公司Advance PublicationsReddit選擇的解決方案,是在2011年將具有「新創精神」的Reddit獨立出來,並找來新的執行長帶領Reddit繼續發展。
2012年,前Facebook和PayPal工程師Yishan Wong擔任Reddit執行長的職位,幫助推動網站的發展,但Reddit在言論方面的管理情況並沒有好轉。
到了2014年,之前曾在凱鵬華盈創投公司任職的Ellen Pao接任臨時執行長的職位,大舉禁止出現在各版面的騷擾或是色情內容,當時Reddit有不少版面因此被禁止使用,造成1萬多個使用者表達不滿,質疑Reddit審核工具不足,且認為審核員刻意將Reddit中討論到關於Ellen Pao的訴訟文章全部移除,讓Ellen Pao離開執行長的位子呼聲漸長,Ellen Pao與各版主之間的關係也逐漸惡化,版主們認為這位領導者過於「獨裁」,讓不少Reddit管理層試圖限制他們的言論自由,已和原本Reddit所倡導的自由言論概念本末倒置。
Reddit上的衝突越演越烈,兩任執行長都沒能打好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在言論審查上的處理也不盡理想,Ellen Pao還沒有做熱執行長的位置,很快的Reddit就決定在2015年請回Steve Huffman重返公司經營,希望能夠挽救這個混亂的局面。
制定言論管理系統,與企業合作增加營收
當時Steve Huffman其實正在著手進行另一個旅行資訊搜尋新創Hipmunk,但Steve Huffman深知自己作為Reddit創辦人,只有他能帶領公司度過難關。
回歸經營的Steve Huffman首先對於Reddit急需改善的言論政策進行調整,Steve Huffman建立一個專門處理相關問題的團隊,並同時收購AI檢測公司,希望能透過AI更好地檢測平台上的負面言論。
「我們和我們的用戶一樣熱愛Reddit,但也同樣擔心失去Reddit。」Steve Huffman表示,關於內部的改善,他也正積極規劃以及執行「版主行為準則」,希望透過版主先行衡量版面上的言論,有無違反腥羶色相關議題。
為了增加Reddit營收,Steve Huffman開啟了廣告業務,同時與Google等公司達成協議,Reddit能夠提供大量的用戶數據給這些企業,讓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數據訓練LLM(大型語言模型),並預估未來能為Reddit帶來約2億美元的收入。同時,改變Reddit從前禁止廣告進入版面的規定,除了希望藉此增加營收以外,也讓Reddit轉變為一個更加成熟的社群媒體平台。
上任後的Steve Huffman帶著從前創辦的熱情,積極挽救當時搖搖欲墜的Reddit,從改善負面言論的舉措,幫助平台上各主題的版主能夠更好的管理版面上的言論,再到改變Reddit的商業模式,Reddit也漸漸從一個混亂的狀態轉變為成熟的社群平台。
儘管過程中仍有些插曲,例如2023年7月開始API收費政策,不少第三方的行動應用程式開發者都表示這樣的計價方式費用過高、無法負擔,甚至被迫關閉應用程式,引來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Steve Huffman的帶領下,Reddit的年收入從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攀升至8億多美元(約新台幣200多億元),團隊人數也從80人增加到2,000人,經過20多年戲劇性發展的Reddit,終於走到了IPO的這一步。不過這只是公司發展的其中一個逗號,AI時代下的Reddit會變成什麼樣子,值得關注。

本性向陽生長,個性是像天秤座的射手座,慢熟的E型人,憂鬱或快樂的時候都喜歡寫字、看海還有喝酒,最自在的時刻是和動植物說話。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