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社群平台」類型的創業是最難做的類型。通常這類型的創業,對手就是全球最頂級、手握最多的資源的公司,且台灣市場規模不大、不擅長消費者端的營運,都是潛在的問題。
但如果是針對特定人士的社群,還有切開困境的機會——例如「醫師社群」。
「台灣醫師工時長、看診量多,常常會需要聚在一起取暖。」醫知彼團隊創辦人葉淨元(首圖右)笑著說,當雅虎論壇還存活時,醫師也許會在「醫聲論壇」上聊天,但是無法滿足全部的需求,例如醫藥資訊探討、研討會資訊交換等等。
醫知彼團隊看到這個痛點,決定為醫師、護理師、藥師分別打造出專屬社群App「A-Pen」、「護理站」以及「藥師圈」,為醫療人員創造共同生活圈,並成為醫藥廣告的全新平台。
缺乏集中討論空間,醫藥推廣難以有效觸及
葉淨元和營運長姚乃嘉(首圖左)本身就是醫師和物理治療師,他以自身經驗分享醫師們下班後的話題:對於相同的病例,不同的醫師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需要進行討論和交流,才能多方面理解和處理疾病。
或者是,年輕醫生正在尋找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有特定醫學問題需要詢問,或是醫療領域經常出現新的時事和政策變化,也可能促使醫生尋找同溫層討論意見。
此外,醫療資訊快速發展,當藥廠發行新的藥物時,需要向醫師推廣,讓醫師得知相關資訊。過去,藥廠會透過研討會、電子郵件、親自拜訪等方式推廣資訊,但實體研討會的成本高,且觸及的範圍較小。電子郵件雖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多數醫師卻不一定會開啟廣告信件,難以達成有效觸及。
在既有社群服務功能不足的情況下,台灣並沒有專為醫療人員設計的社群平台,醫療人員沒有集中吸取知識與交流的空間,藥廠也缺乏有效推廣醫藥新知的管道,於是葉淨元和姚乃嘉想親自動手解決這個問題。
互動式內容進行新藥推廣,實名認證醫師交流分享
醫知彼的社群提供了一個醫藥廣告平台,提供醫師討論各種議題的空間,同時也讓藥廠透過平台進行新藥推廣。
團隊以專案形式與藥廠合作,在平台上設計投票等互動式內容,吸引使用者查看資訊。對於藥廠而言,醫知彼的社群成為能夠降低推廣成本,並且達成有效觸及的行銷方式。
「我們對於醫療內容有著足夠的掌握能力,我不會去向客戶推廣一些醫師沒有興趣的內容。」葉淨元說。全球前20大藥廠中,已經有9成是醫知彼的合作對象,這是醫知彼團隊耗費許多時間進行洽談,並結合團隊專業的醫療背景所達成的成果,是醫知彼的關鍵資源,也是重要的護城河。
對於醫師而言,醫知彼的社群則是能集中獲取新知的管道。
除了來自藥廠的最新醫藥資訊之外,進入醫知彼社群的醫師都經過實名認證,他們會在平台上進行醫學案例的討論或分享,讓醫師可以互相交流知識。
平台上也有醫事人員招募,或者是海外遠距醫療等內容,讓醫師可以透過平台獲得就業資訊,甚至是額外收入的機會。目前,醫知彼的A-Pen平台的用戶數已經占全台醫師3成,日活躍量達5,000人,每日約有60至100則發文數,除了醫師社群外,另外還有針對藥師以及護理師的社群App。
「其實像是日本就有專為日本醫療人員開設的社群M3,目前已有超過32萬名用戶註冊,並且在2022年總收入高達2,000億日圓(約新台幣425億元),我們認為很有機會。」葉淨元補充。
未來,醫知彼團隊希望在平台規模化後,讓藥廠、醫療機構等都能建立自己的帳號,再將醫藥新知、人員招募等不同訊息精準推播給特定族群的醫療人員,並按照推播訊息的數量收費。
名校醫學院出身,致力用平台發揮更大社會影響
葉淨元與姚乃嘉皆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雖然頂著名校光環、也已經成為醫師,但他們還是毅然決然走向創業之路。「當醫師就是每天照著書上的內容去實行,缺少一點創造性。」葉淨元說,「我覺得一輩子這樣好像有點可惜,留在醫院當大教授並不是人生必然的選擇。」
姚乃嘉則認為,平台與內容將能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力。「我常常用這個作為比喻:一座橋上有個壞蛋一直把人丟到水裡讓大家溺水,你是要當救生員一個一個把人救上來,還是直接去橋上阻止那個壞蛋?」
除了從醫療背景出身的成員,醫知彼的創業團隊同樣也有技術領域的人才。技術長周宥宇(首圖中)之前則在17LIVE從事技術工作。「我認為社群的未來應該會朝垂直領域去發展。」周宥宇說,在他聽到醫知彼團隊的創業想法後,決定結合自身社群經營經驗,加入創業團隊,嘗試新的領域。
醫知彼團隊表示,創業讓他們的視野不只侷限於醫院,並且跟隨趨勢往前走,「你會發現,世界其實很有趣。」姚乃嘉說。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社群的變現模式。我們目前做的社群是醫療垂直領域的社群,在海外已有多個成功案例,包括日本的M3、美國的Doximity⋯⋯等。基本邏輯是社群是聚集醫療人員流量的第一步,在聚集流量之後,只能針對醫療人員投放的醫藥廣告、以及醫事人員媒合、還有海外遠距諮詢都是相當有機會的商業模式,M3也因醫藥廣告而年收800億日圓。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建立一個破壞式創新的解決方案,一開始一定是多數人無法理解、甚至質疑批評的。Apen作為台灣第一個醫療人員的社群平台App,一開始也需要解決用戶信任與社群營運的種種問題。但堅持下去後,目前就是一個活躍度高、可以帶給用戶正向價值、也具有商業模式的全方位發展機會。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社群信任度的維繫
2. 成功建立公司在國際藥廠的口碑
3. 公司內部跨領域透明協作的文化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醫知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3/08
產品名稱:A-Pen、護理站、藥師圈
官方網站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