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背靠護國神山練功!台灣半導體新創通向「群山」之路,2大關鍵是什麼?

背靠護國神山練功!台灣半導體新創通向「群山」之路,2大關鍵是什麼?
創業小聚自製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AI接棒智慧型手機與PC,成為半導體爆發的引擎。「大家現在再次認知到原來科技的基礎,就是半導體,台灣也才被全世界看見。」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表示。

有了護國神山台積電之後,台灣的半導體新創如何掌握在山腳下練功,背靠神山、展望全球?創業小聚第157場邀請耐能智慧、尚承科技、矽基分子、繁晶科技和即思創意,分別就資安、生技醫療、通訊等不同領域聊聊半導體的未來。

Meet創業小聚第157場 半導體新創
創業小聚第157場邀請耐能智慧、尚承科技、矽基分子、繁晶科技和即思創意分享半導體新創的機會,並邀請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擔任客座主持人。 創業小聚

「功耗」決定半導體與科技產業上限?

通訊傳輸是物聯網與智慧化的基礎,5G通訊逐漸普及、6G正在研擬,低軌衛星成為現實之後,通訊晶片也變得重要。

「我們認為未來5G、6G的重點不在速度了,而是節能與永續。」繁晶科技執行長王易凡表示,新的通訊技術求快又求好,勢必增加晶片運算的負載,如果不能處理功耗問題,那這些通訊技術將帶來可觀的成本,永遠無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即思創意共同創辦人許甫任也提到,無論是當前火熱的AI、埃米世代還是量子計算等領域,也都與能源息息相關,當前「開源」還難以實現的狀況下,「節流」是我們可以先做好的事情。

繁晶科技看準5G通訊基地台與低軌衛星的通訊需求,配合Massive MIMO 5G的核心技術,透過陣列天線晶片提升基地台接收手機信號的量,以此降低基地提與手機之間的通訊功耗,「我們預估能替手機和基地台節省30~60%的耗電,同時替電信業者節省1年約10億度的耗電以及電費。」王易凡說。

延伸閱讀:一年節省10億度電費還能提升通訊效率,繁晶科技打造全新基地台晶片改善5G滲透率
繁晶科技5G晶片
繁晶科技晶片的核心Massive MIMO 5G多天線技術,降低基地台和手機之間往來的發射信號以及使用電量。 創業小聚

即思創意則瞄準電動車、充電或行動電源等應用場景,以提高傳輸效能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晶片設計出發。

「歐美碳化矽友廠的良率常只有50%左右的水準,但是台灣有能力跨過這個門檻。」許甫任表示,台灣擁有優秀工程人才以及高密度的半導體產業鏈優勢,是即思創意搶攻碳化矽半導體應用機會的關鍵。

延伸閱讀:創業2年就被鴻海看上!由台灣出發的第3類半導體新創,如何切入電動車佈局?

「軟硬整合」比晶片本身更重要

另一個可以應用半導體產業鏈密集優勢的領域,是生技醫療。隨著智慧醫療的數位轉型需求,擁有完整ICT資通訊與健保數據庫的台灣佔據著極好的位置。

無論是病歷、檢測、藥物開發都有發揮的空間,矽基分子就以半導體生醫晶片檢測儀搶攻這個市場,透過電學檢測的方式偵測生醫晶片上的分子電荷變化,只要檢測到微量致病因子就能發現早期症狀。

「我們不是第一個做半導體生醫晶片的,重點是後續的產業化與產品化。」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表示,純做研究跟產品還是有差,產品更重視結果的穩定度,例如矽基分子的晶片跟微流道結合,可以配合血液、尿液檢測,但是半導體封裝製程是不能碰水的,所以怎麼做好防水層就是技術商轉的挑戰,也是矽基分子的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與台灣電路製造大廠共同開發!矽基分子專注電學檢測,發病前精準篩出「新冠病毒」
矽基分子檢測儀
矽基分子不只是做晶片,還打造完整的檢測儀,將技術實際落地商用。 矽基分子電測官網

分別搶攻AI晶片邊緣運算以及物聯網資安市場的耐能智慧和尚承科技也提到了「軟硬整合」的重要性。

尚承科技主攻物聯網資安領域,尚承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賴育承表示,當前各種物聯網裝置都存在資安風險,如果單純以密碼驗證來操控各個智慧裝置有極大風險,因為當代人習慣一組密碼用到底,或根本記不清楚密碼。

因此尚承科技以手機資安晶片推出ecoKeyless軟硬整合方案,主打一隻手機解鎖所有物聯網裝置,「許多的物聯網裝置是沒有內建大廠晶片的,所以不能以硬體思維解決資安問題。」賴育承說,如何加上資安防護措施,就要靠軟硬整合。

延伸閱讀:為IoT注入資安思維:尚承科技從「晶片內部」做起,提供韌體加密與保護服務

耐能智慧產品行銷協理陳宇春則表示,耐能智慧從AI模型起家,卻碰到硬體支援不足的問題,才發現當前許多大廠的晶片並不能一體適用各種AI場域的運算,因此才從應用出發,演算法、晶片以及解決方案一起賣,跳脫其他大廠純做晶片的硬體思維,「晶片硬體是基礎,不過軟體應用才有附加價值,AI現在重要的就是軟硬整合。」陳宇春說。

延伸閱讀:智慧居家、駕駛輔助都能用,耐能「最高CP值」AI晶片有何優勢?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