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因馬斯克爆紅、惹怒維珍收場,募資4.5億美元的Hyperloop One超級高鐵夢碎

因馬斯克爆紅、惹怒維珍收場,募資4.5億美元的Hyperloop One超級高鐵夢碎
Virgin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所有的創新突破都來自新科技的堆疊,然而新科技並不代表絕對成功,就算擁有豐厚資金也是一樣,終究還是要回到市場需求——做出來的東西,有沒有人要用?
新創Hyperloop One有一個夢:讓真空高鐵構想成真,儘管擁有維珍集團老闆Richard Brunson的支持,走過十年仍慘澹收場;
他們的故事是什麼?究竟走錯哪一步?

曾經轟動一時的超級高鐵新創公司Hyperloop One,現正準備裁撤幾乎所有員工,並將剩餘資產變賣出售,這個4.5億美元資金堆積起來的夢想歷經十年,正式宣告破滅。

由杜拜環球港務和維珍集團合力投資的Hyperloop One,從2014年開始販售夢想,在募集了4.5億美元之後,他們已經資遣了大部分的員工,這家公司最後販售的,是他們剩餘的資產,以及在拉斯維加斯沙漠中的小型測試軌道。

hyperloop是一種未來運輸概念,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科學家提出這個構想,但真正爆紅的關鍵還是因為「那個男人」。2013年,馬斯克(Elon Musk)集合Tesla與SpaceX兩家公司的工程師共同發表Hyperloop Alpha白皮書,透過接近真空的管狀軌道,內部搭配電動馬達和空氣壓縮機,可以將運輸艙加速到每小時1,000公里的速度,解決鐵路運輸速度緩慢的問題。

不過這個計畫成本高昂,而且載客數量有限,並不具備經濟效益,因此馬斯克後來成立了The Boring Company改為挖掘地下通道,讓特斯拉電動車可以快速通行的模式運作。但hyperloop超級高鐵這個名字,不管是中文或英文,都非常有吸引力,因此被許多「創業家」拿來使用,在2014~2018年之間,中國、美國、歐洲都出現不少超級高鐵新創,這些公司都跟馬斯克毫無關係,包含這次新聞的主角Hyperloop One。

Virgin Hyperloop 車外
Virgin

Hyperloop One沒做出超級高鐵,但做成了超級募資

2013年看到了馬斯克發表的白皮書之後,兩位創辦人Brogan BamBrogan和Shervin Pishevar,就將這些概念寫成了募資計畫,陸續攻陷了杜拜環球港務公司和維珍航空集團,前前後後取得了4.5億美元的資金,完成了一條長度只有500公尺的測試軌道。

維珍集團老闆布朗森(Richard Brunson)對於這條半公里長的水管似乎非常著迷,他甚至加碼投資,將公司名稱改為Virgin Hyperloop,並宣稱要在2030年正式營運,順帶一提,這個測試軌道的時速,只有每小時172公里,比台灣高鐵還要慢。

Virgin Hyperloop-1
2020 年 11 月,Virgin Hyperloop 進行第一次載人測試。 Virgin

顯然這家散漫的公司並沒有帶來任何進展,到了2021年,在創辦人和公司高層幾乎全都高歌離席之後,公司突然宣佈,載人風險太高,他們決定載貨就好,惹怒了維珍集團,決定退出投資並且將名稱改回Hyperloop One。

到了2022年,這家公司原本還有約200名員工,顯然沒人知道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於是公司開始陸續裁員,最新消息指出,目前公司只剩下幾隻小貓,包括現任執行長Raja Narayanan,他們的工作也將在2023年12月31日,伴隨著跨年倒數一起結束。

從2014到2023,這家公司成立、改名、改回原名、然後消失,確實完成了一個loop,雖然Hyperloop One公司表示他們的測試軌道和智慧財產權都將轉移給杜拜環球港務集團,但從這些年的發展看來,實在看不太出來這些「資產」有什麼價值。

說個題外話,馬斯克和維珍集團布朗森,似乎有一個奇妙的連結,當馬斯克提出一個瘋狂的構想,布朗森就會砸錢和他競爭,從維珍超級高鐵到維珍銀河都是,而馬斯克總是在適當時刻調整方向,SpaceX並沒有直衝載人太空旅行,而是先開發可重複發射的火箭,超高速鐵路則是改為特斯拉電動車用隧道,布朗森則是放了兩次煙火之後,就黯然退出。

Hyperloop One將成為歷史,而馬斯克的The Boring Company,現在仍然在拉斯維加斯挖著地下隧道,或許在某個遙遠的未來,這些地下隧道會變成真空管道也說不定呢?

資料來源:
Hyperloop One to Shut Down After Raising Millions to Reinvent Transit
The hyperloop is dead for real this time

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作者:Chen Kobe,原文標題:募資 4.5 億美元的超級高鐵 Hyperloop One 準備關門大吉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科技新報》Chen Kobe 《科技新報》Chen Kobe

報導有價值、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也會有具備全局觀點、個人觀點的意見或評論刊載,為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