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曾經/現在懷抱創業夢想或想要實現創新點子的你,建立一個社群或平台,無論是分享內容還是媒合供需,可能都是一個我們有想過要打造的願景。
但在這個技術迅速演進的時代,創業/實現想法不再只有傳統途徑。Makerpad的創業之旅正是這樣開始的,透過No Code工具一步步將理念轉化為現實。
Makerpad的創辦人Ben Tossel,雖無技術背景,卻成功利用No Code工具克服挑戰、快速驗證市場並進行產品迭代。他最終不僅建立了一個豐富的No Code教學平台,還引起了知名No Code自動化工具Zapier的注意並收購,都是值得我們學習與參考的案例故事。
No Code團隊簡介—Makerpad
Makerpad自2019年問世以來,便以其獨特與詳細的No Code教學平台在業界逐漸被人所知。由創辦人Ben Tossel利用不同的No Code工具,為用戶提供了一系列創新且實用的教學內容。其涵蓋了從基礎到進階的No Code應用技巧、工具、部落格,旨在賦予非技術背景人士能打造功能豐富應用的能力。
而在短短兩年,2021年,Makerpad的影響力和成就獲得了業界的認可,最終被業內領先的No Code自動化工具Zapier收購。這不僅是對創辦人Ben Tossel的肯定,也證明了透過No Code工具也能在商業場景中被實際運用!
發現教學需求
創辦人Ben身為一個商學院學生、沒有程式技術背景,在Product Hunt工作期間,受到周圍人都在打造自己的專案項目所激勵,萌生了打造自己產品的渴望。
而他當時也從Product Hunt上關注到一些No Code工具如Bubble、Webflow和Zapier的成功與廣受歡迎,這啟發了他一個想法:「我可以運用這些工具,結合它們的力量,創造出看似專業的產品」。
後來Ben在IndieHacker看見「錄製線上課程」公司的成功商業模式,他決定效仿並推出一個網站newCo上傳No Code教學影片,並向幾年前的電子報訂閱用戶,寄發信件說明此服務內容。
過程中,他運用了Typeform表單描述此服務想法,並設置「付款」按鈕後於電子報分享,一推出即收到12人付款,而「有人願意付費」快速驗證此點子是可行的。
保持專注與簡單的重要性
起初,Ben的創業之路似乎一帆風順,然而在試圖迅速將其業務發展成為一個多功能平台時,他遇到了挑戰。這個平台不僅提供No Code教學,還包括類似黑客松的活動,試圖一次滿足多種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然而,這種多元化的策略使平台失去了核心焦點,並且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這最終導致了網站的關閉,反映出過於急速擴張和多元化的風險。
在經歷了這次挫折後,Ben在2019年決定重新思考他的策略,選擇了保持事情的簡單和專注。他重新推出了Makerpad,但這次他堅持了一個清晰且專一的目標:僅專注於教學如何使用No Code工具。這一策略的轉變不僅為Makerpad帶來了更清晰的定位,還讓平台能夠更深入地投入於核心服務—NoCode教學,從而提供更高品質的內容和用戶體驗。
商業模式
在創立Makerpad初期,Ben還保留著他的全職工作,因此每月為會員持續提供新內容的壓力相當大。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他採用了一次性終身會籍模式,收取一次性169美元的會費。這種模式讓會員可以專注於學習已有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更符合Ben當時的身份和處境。
後來,因為Makerpad的發展成長,他自己開始全職投入Makerpad。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與其他夥伴們對商業模式及價格進行了實驗與調整,包含以下幾個:
合作夥伴:向希望在網站上擁有公司專屬頁面並合作開發教學內容的公司收費,這成為了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
基礎會員:擁有Makerpad個人檔案,訪問所有教學內容並保存進度,參與社群。年費為197美元。
專業會員:為那些希望透過No Code建立專案項目並獲得工作機會的人提供額外功能及服務。年費為492美元。
團隊會員:為那些希望自動化流程的新創團隊提供額外功能及服務。年費2,388美元。
開始舉辦No Code課程和訓練營,收費範圍從350至800美元。
No Code工作佈告欄,讓想招募員工的企業,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發佈職位並進行招募。
而這些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迭代成就了他們的業績。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們將原先的副業項目轉變為一個年營收超過20萬美元的成功事業!
Makerpad中所使用到的No Code工具
Ben在最初建立Makerpad及驗證想法時所運用No Code工具如下,讓他只需要花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完成Makerpad landing page的建立、規劃和內容產出。
- Webflow:建立網站
一個強大的網站建置工具,讓Ben在沒有技術背景的情況下,能夠快速且直觀地建立和設計Makerpad的網頁。Webflow提供了豐富的拖拉元件及客製化選項,無需寫程式即可建立專業的網頁版型和動畫效果。
延伸閱讀:《透過No Code網站建置工具Softr,即使不懂設計、不懂程式也可以10分鐘建立一個快速實現想法的網站!》
MemberStack:會員系統
它與Webflow緊密整合,讓Makerpad能夠輕鬆設定會員註冊、登入、以及個人資料管理功能,從而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紀錄及體驗。Airtable:內容資料管理
作為一個多功能的內容資料管理系統,Airtable讓使用者高效地整理和管理網站及No Code學習內容。它的彈性設計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更新資料,並確保資料庫資料與網站內容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延伸閱讀:《省下人工處理資料作業!8種No Code資料庫自動化應用&加碼3種AI整合情境》Jetboost:篩選器、檢索
這個工具也與Webflow緊密整合,提供了進階的篩選和檢索功能,幫助訪客在Makerpad網站上快速找到他們需要的資源或資訊。Jetboost的整合提升了網站的用戶體驗,讓會員們在搜尋No Code相關資訊時,更加直觀和有效。Zapier:自動化串接
Zapier在這裡扮演自動化的角色,將不同的No Code工具應用和服務(如Webflow、MemberStack和Airtable)進行整合和自動化。讓你不用寫程式也可能將不同系統的資料串連起來,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減少了在新創初期,時間資源非常寶貴的情況下,需要執行重複性工作的機會。延伸閱讀:《3款No Code自動化工具推薦給你!》ConverKit:電子報工具
作為一個電子郵件行銷和自動化工具,ConvertKit幫助Makerpad建立和維護與會員間的關係。這個工具能夠發送個人化的會員信件、推廣新內容,並追蹤用戶參與度,讓新創早期能更輕鬆地專注與會員溝通的機會!
Makerpad被Zapier收購的歷程
由於Makerpad在No Code領域的顯著地位和深受社群喜愛,Twitter上的一則討論引發了轉折點。當網友提及「應該有人收購Makerpad」時,這激起了知名No Code自動化工具—Zapier CEO的興趣,他隨後主動聯繫了Ben。也因為過去他們兩位曾在No Code活動中已經有簡短的認識,有助於加速了雙方談妥收購交易的時間。
雖然Ben當時並未主動尋求買家,但他清楚地看到了這次機會的潛在價值,並相信Makerpad與Zapier的結合將為雙方帶來更大的共同利益。
Zapier的資源使Makerpad有能力執行更大規模的項目,不再為短期財務壓力所困擾;同時,Makerpad的社群,由熱切於創建No Code專案和事業的人群組成,為Zapier開闢了新的潛在客戶市場。這種社群驅動的模式不僅強化了Zapier的成長潛力,也擴大了其市場影響力。
因此,在2021年3月,Zapier最終以一筆未公開的金額成功收購了Makerpad。當時,Makerpad已擁有逾10,000名會員,且年度持續性收入(ARR)達到約40萬美元。而收購後,Ben也仍繼續在Zapier內部負責營運Makerpad。
ps:這裡也有一則在Makerpad被Zapier收購後,Ben分享的12個收購心得推文。
NoCode故事筆記與總結
從Makerpad的成功故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No Code工具正如何顛覆傳統的創業和商業模式,為沒有技術背景的人提供了實現創意想法的新途徑。
這些工具的易用性和靈活性允許創業者快速進行市場驗證,例如輕鬆發布內容和設置收款流程,從而加速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迭代。
更重要的是,No Code工具不僅簡化了技術流程,還優化了用戶體驗,使得產品更能貼近市場和客戶需求。這種創新的方式為創業和商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允許更多創意和創新在商業領域中得以實現和發展。
因此,如果你也有想法希望落實與實現,可以嘗試看看上述分享的No Code工具,試著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及服務唷!
本文授權轉載自《NoTime NoCode》,原文標題:【No Code創業故事】Makerpad-用No Code創業至被價值數十億美元公司Zapier收購

NoTime NoCode 致力於分享 NoCode 數位工具應用。我們相信 NoCode 數位工具能夠幫助工作者在不用寫程式的情況下,快速且有效地簡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透過我們的分享,可以了解不同數位應用的情境,學習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並打造自己的自動化流程,解放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