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獲得紅杉投資9億元,售出500萬台二手電動自行車的Upway如何掌握先機?

獲得紅杉投資9億元,售出500萬台二手電動自行車的Upway如何掌握先機?
upway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數據,2023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為433.2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預估2030年電動自行車市場將成長到1197.2億美元(約新台幣3.7兆元)。

不過,要實現這樣的高度成長,就必須解決「購買成本高」這個最大的關鍵。

獲得美國知名創投公司紅杉資本投資的Upway,就是瞄準電動自行車二手市場,以給予買家品質信賴和保證為切入點,在歐洲市場已銷售超過500萬台電動自行車。

然而這個商業模式需要對自行車足夠理解、供應鏈的穩定供給、密集的運輸二手電動自行車的通路等等,他們如何建立起龐大的二手交易平台?

因疫情而起的二手交易,趁勢開啟電動自行車新市場

促成Upway蓬勃發展的原因,受惠於疫情以及民眾對於永續意識的抬頭。

疫情期間影響了全球供應鏈的發展,尤其是海外商品從下訂、製作到交貨,需要花費至少幾個月以上的時間。長時間待在家中的人開始販賣家中的二手物品,導致歐洲C2C二手交易市場大幅成長。另一方面,二手交易也讓商品的壽命得以被延長,符合永續的理念,成為新興崛起的銷售管道。

Toussaint Wattinne和Stéphane Ficaja趁著2021年二手市場蓬勃發展的趨勢,在法國創辦Upway——針對二手電動自行車的交易市場,將二手電動自行車從內到外經過嚴格的檢查流程,汰換不堪用的部件,賦予二手電動自行車第二次生命,讓這些二手商品更能吸引二手買家購買,加快賣出車輛的速度。

Upway創辦人Toussaint Wattinne 和 Stéphane Ficaja
Upway創辦人Toussaint Wattinne 和 Stéphane Ficaja於2021年創立Upway,希望能夠藉由他們的二手交易平台,解決幾項電動自行車的痛點。 LinkedIn

讓消費者安心購買二手產品的秘訣:和顧客建立信任感

Upway和其他二手電動自行車交易平台的不同之處,在於「主動把關品質」。

一般來說,像是臉書社團、蝦皮或其他二手交易平台,大多都只有交易的功能,而不具備品質保證、杜絕假貨與詐騙的能力,Upway透過組成二手電動自行車的專業團隊,為每一輛送到Upway的二手自行車做20個檢查診斷。

Upway並不會對車輛進行升級改造,而是基本的車體外觀檢查,最主要檢查馬達、引擎、電池等機械部件,確保哪些零件需要拆卸或是更換,例如一般人並不知道電池的壽命會是多長、該不該汰換等,Upway卻對此有專業知識:如果電池只需每週充1~2次電量就夠用,那就還有5年以上的壽命。

Upway平台提供的自行車品牌
Upway平台上提供200多個自行車品牌,從法國的Mustache、德國Kalkhof到台灣Giant。 Upway官網

Upway與蝦皮相同,屬於C2C交易平台,平台上提供200多個自行車品牌,從法國的Mustache、德國Kalkhof到台灣捷安特,賣家只需要在平台上描述自己的車輛狀況以及提供車輛照片,通過Upway的審查後,Upway的團隊便會將車輛帶走,進一步檢查與維修。

雖然目前沒有平台如何與賣家分潤的相關資料,但賣家在交車過程中不需要支付運費或是多餘的零件更新費用給Upway;對於買家而言,只要購買平台上的二手車,Upway便會提供1年的保固期限以及維修服務,若碰到無法修復且不是人為損壞的情況,買家會收到Upway與當初購買價格相符的購物卷,賠償買家的購物損失。

獲得紅杉資本青睞,柏林成為下個營業據點

靠著品質保證的服務,Upway的市場表現亮眼,2021年就已在歐洲銷售超過500萬台電動自行車,並於2022年初銷量成長6倍,以歐洲電動自行車流通最多的四個國家,德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為主要客戶群。

Upway今(2023)年募集由法國創投公司Korelya Capital和美國創投公司紅杉資本領投的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4億元)B輪募資,預計將會繼續擴大團隊規模,並持續朝著歐洲和北美的市場擴張。

參考資料:LE JournalMcKinsey&CompanyLinkedlnEU-StartupsWelt20 minutesTechcrunchForbesSequoia Captial

TAGS: # 電動車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張育瑄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張育瑄

本性向陽生長,個性是像天秤座的射手座,慢熟的E型人,憂鬱或快樂的時候都喜歡寫字、看海還有喝酒,最自在的時刻是和動植物說話。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