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挖礦(Mining)因為高耗能、浪費能源,又會造成碳排放爆增,導致挖礦議題一直受到關注。
Nodal Power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馬修·瓊斯(Matthew Jones)表示:「比特幣挖礦,是一旦電網經濟不太理想時,才會使用的次要工具。目前,也只在我們的數據中心進行比特幣挖礦。」
甲烷,是一種在垃圾掩埋場中,由有機物質分解而來的強效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
Nodal Power指出,美國有75%的垃圾場,不得不在現場使用甲烷,而Nodal Power透過捕捉和重新利用泄漏的甲烷,在發電機中燃燒,從而生產電力,並且達到減少碳排放,從一個原本被浪費的的資源中創造利潤,同時保持大氣的乾淨。
為綠色挖礦奠定基礎
目前,Nodal Power在美國營運著兩個挖礦數據中心,第三個數據中心預計將於2024年初啟動。
其中,第一個和最大的站點位於美國西南部,主要向當地公用事業出售電力;第二個站點位於美國西部山區,為500台礦機提供能源。
在此期間,Nodal Power透過綠能方式進行比特幣挖礦,以減少對能源市場的依賴。該公司目前僅在其數據中心進行比特幣挖礦,當電力市場狀況不佳時,他們才利用比特幣挖礦作為輔助工具。
Nodal Power在這次融資中,獲得了來自眾多天使投資者的支持,並計劃投入第三個數據中心,其挖礦容量和位置將與第二個站點相同。
Nodal Power營運長馬修·瓊斯認為:「公司的技術和以能源為先的方法,有望對當地能源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KPMG最新的一份報告《比特幣在ESG中重要的角色》(Bitcoin’s role in the ESG imperative)指出,美國和加拿大燃燒的甲烷量,可能為整個比特幣網路提供動力。
由於比特幣挖礦所需的能源日益增加,Nodal Power此舉,為環保挖礦的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
資料來源:Decrypt、The Crypto Times、Blockworks、KPMG
本文授權轉載自《Web3+》,作者:葉祖昀,原文標題:垃圾也能變身比特幣!這家新創用甲烷挖礦,拿下1300萬美元融資,核稿編輯:高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