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打破自我中心、一次只做一件事,「六頂思考帽」怎麼省下75%會議時間?

打破自我中心、一次只做一件事,「六頂思考帽」怎麼省下75%會議時間?
經理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意思考之父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了「六頂思考帽」方法的平行思維(Parallel Thinking),並強調相比正常思考方法(辯論),它能在高效、中立和建設性的情況下,幫助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

一九九八年,我受邀在澳大利亞憲法大會(Australian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上發表開幕演講,探討聯邦的未來。我講了以下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把他的車漆成一半白色、一半黑色。他的朋友問他為什麼要做這麼奇怪的事。他回答說:「因為很有趣啊,以後當我發生車禍時,目擊證人就會開始相互矛盾。」

大會結束時,主席安東尼.梅森爵士(Sir Anthony Mason)跟我說,他也想向人分享這個故事,因為在爭論中,雙方往往都是對的,但雙方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情況。

世界上許多文化甚至可能是大多數文化,都把「辯論」視為具攻擊性、私人恩怨和沒有建設性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文化願意接受「六頂思考帽」方法的平行思維。

世界正在改變

一個以辯論為基礎的思考系統很好,就像汽車的左前輪一樣出色。它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只有它遠遠不夠。

醫生正在治療一個患有皮膚疹子的孩子。醫生立刻想到一些可能的「方框」。是曬傷嗎?是食物過敏嗎?是麻疹嗎?然後醫生檢查症狀,做出判斷。如果醫生判斷這個狀況符合「麻疹」的方框,那麼麻疹的治療方法就被寫在該「方框」的一邊,醫生就清楚該怎麼做了。這是最好的傳統思考方式。

以前,我們創造出標準情境。我們判斷一個新情況應該歸入哪個「標準情境方框」。一旦做出這個判斷,接下來的行動方針就明確了。

這樣的系統在穩定的世界中運作得很好。在穩定的世界中,過去的標準情境仍然適用。但在現今不斷變動的世界中,這些標準情境可能已經不再適用了。

我們需要「設計」前進的方式,而非只是「判斷」前進的方式。我們需要思考「事情可以如何」,而不僅僅是「事實如何」。

然而,西方思維的基本傳統(或任何其他思維方式)並沒有提供一個簡單的建設性思考模型。這正是「六頂思考帽」(平行思考)方法的目的所在。

pexels-andrea-piacquadio-3807747_思考
相比過去的思維方法(辯論),現今不斷變動的社會更適用「六頂思考帽」的平行思維。 Andrea Piacquadio via Pexels

什麼是「平行思考」(Parallel Thinking)?

有一座宏偉美麗的鄉村別墅。有一個人站在別墅前。另外一個人站在房子後面。其他兩個人站在房子的兩側。所有四個人對房子有不同的觀點。他們用對講機進行爭論,每個人都聲稱自己所看到的視角是正確的。

後來,他們使用平行思考法,一起繞著房子走,先看前面,然後看側面、背面,最後是另外一個側面。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從相同的視角平行觀察這棟別墅。

這幾乎是與辯論、對抗制、對峙思考截然相反的方式,每一方刻意採取相反的觀點。因為每個人最終都會看到建築物的所有面向,所以這個主題得到了充分探討。平行思考意味著在任何時刻,每個人都朝著相同的方向看。

但平行思考更進一步。在傳統思維中,如果兩個人意見不同,就會出現辯論,雙方都試圖證明對方是錯的。在平行思考中,無論觀點多麼相互矛盾,都被平行地記錄下來。如果以後必須在不同的立場之間做出選擇,那麼會試著做出決定。如果無法決定,那麼設計就必須涵蓋兩種可能性。

我想一直強調的是「設計前進的方式」。

六頂思考帽的由來

平行思考的本質是:不管任何時刻,每個人都能朝著相同的方向看,但方向是可以改變的。一個探險家可能被要求看向北方或東方。這些是標準的方向標籤。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思考的方向標籤。思考者可以看往哪些不同的方向?

這就是帽子的用途。

在許多文化中,思考和「思考帽」已經有著密切的聯繫。帽子可以當成一種象徵,它指明了一個角色。人們常被說「正戴著某種帽子」。另一個優點是帽子可以輕易地戴上或脫下。帽子也能被旁人看到。基於這些原因,我選擇「帽子」當成思考方向的象徵。

雖然有時會使用實際的帽子,但帽子通常是虛構的。會議室牆上的帽子海報經常被用來提醒思考的方向。六種不同顏色的帽子對應著六個思考方向:白帽、紅帽、黑帽、黃帽、綠帽、藍帽。

六頂思考帽:從不同角度發想
六頂思考帽分別對應的思考方向。 經理人

方向而非描述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帽子代表的是方向,不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描述。不是每個人隨意發表觀點,然後用帽子來描述已經說過的話。而是想方設法的往特定方向進行思考。

「讓我們在這裡進行一些白帽思考」意味著有意識地聚焦資訊。每個人現在試圖想到可用的資訊、所需的資訊、需要提出的問題、獲取資訊的其他方法等等。

「你可以戴上紅帽想一想這個問題」是對特定問題上的感受、直覺和情感的具體要求。

「那是很好的黑帽思考;現在,我們可以改由黃帽思考……」在這種情況下,黑帽一詞描述的是謹慎並指出可能困難的思考,但主要意圖是要求轉向黃帽方向(好處、價值等)。

非常重要的是,必須清楚「敘述」和「方向」之間的差異。「敘述」關注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方向」關注的是即將發生的事情。

「我希望你看向東方」與「你一直在看東方」非常不一樣。
「我希望你煮一些炒蛋」與「我看到你已經煮了一些炒蛋」非常不同。

使用六頂思考帽的成果

多年來,使用六頂思考帽的成果越來越清楚。這些結果基於來自多方回饋,可以歸納為以下二點:

一、力量

在六頂思考帽中,團隊成員的智力、經驗和知識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每個人都能朝著同一個方向思考和工作。

磁鐵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所有粒子都朝著同一個方向排列。辯論或自由討論並不具備這種情況。在辯論模式中(如法庭),每一方都試圖贏得案件。就算其中一方想到了一點可能有益於對方的觀點,這個觀點永遠不會被提出。因為大家的目的是贏,而不是真誠的探索問題。

因為擔心透露資訊或觀點會削弱自己的論點,而保留資訊或觀點非常荒謬。太陽直射可以融化世界上最堅固的金屬。同樣的,讓許多人的智力專注在同一個問題上,可以更容易地解決問題。

二、節省時間

澳洲的奧普特斯公司(Optus)為一次重要會議安排了四個小時的討論時間。但使用六頂思考帽只需要四十五分鐘就能結束。

我在各行各業都聽到,只要使用六頂思考帽就能快速開完會的回饋。開會時間縮減成一半,甚至只需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某些情況下,如ABB公司會議時間甚至只需原本的十分之一。

在美國,經理人花了40%的工作時間在開會上。如果使用六頂思考帽能將所有會議時間縮減75%,就可以不花一毛錢能增加經理人約30%的時間。

效率
藉由「六頂思考帽」的思考方法,將更充分利用到團隊知識,進而高效率地解決問題。 Pexels

普通思考vs平行思考

在正常的思考或辯論中,如果有人提出某個觀點,其他人出於禮貌必須做出回應,但是平行思考不同。在平行思考中,每位思考者在每個時刻都能朝著相同的方向思考,思路並行不悖。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平行並列的。

你不需要回應上一個人說的話,只需要平行地提出另一個想法。到最後,這項主題就能得到快速而且全面的探討。一般來說,如果兩個人立場相左,這兩人會進行辯論。然而在平行思考中,兩種立場並列呈現。之後如果需要在這兩個立場之間抉擇,就會做出決定。所以不需要在每一個步驟都進行辯論。

排除自我中心

想得又快又好的最大絆腳石就是「自我中心」。人們常常利用思考來炫耀自我,攻擊和貶低他人,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思考,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表達反對的情緒。

有些人會反駁某一觀點,僅僅是為了指出提出該觀點的人的錯誤。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該觀點,則會完全同意。一般來說,我們沒有意識到自我中心正在阻礙思考。

在陪審團中,常會出現兩個人,不論證據如何,都不願意達成共識的情況。法官告訴我,這比大多數人所了解都還嚴重得多。顯然,這個問題破壞了陪審團制度的基本價值。因此,一些國家現在可能使用六頂思考帽進行陪審團培訓。因為這可以排除強烈自我中心來加快討論進度。

對抗思考和對立思維加深了自我中心問題,而六頂思考帽則排除了自我中心。使用六頂思考帽,你可以在每種思維角度下表現出色來彰顯自我。

六頂思考帽提供了中立和客觀探討,而不是辯論。

一次只做一件事

混亂是好思考的最大敵人。我們同時間要做太多事了。找資訊、受情緒影響,想要有新想法和選擇、小心謹慎、想要找出優點。實在太多工作了。

同時運用六個球玩耍相當的困難,但一次只拋起一個球要容易得多了。

使用六頂思考帽,我們一次只做一件事。有一個時間專注於尋找危險(黑色思考帽)。有一個時間尋求新想法(綠色思考帽)。有一個時間聚焦於資訊(白色思考帽)。我們不會同時做所有的事情。

延伸閱讀:「專注」是決定不做什麼!賈伯斯如何讓蘋果起死回生?秘訣都在禪學裡

在彩色印刷中,每種顏色都是逐一獨立印刷,最終獲得完整的彩色效果。六頂思考帽也是一樣。我們一次只思考一件事,到了最後,全景自然躍現眼前。

在這背後,有一個絕對的生理需求,需要區分不同類型的思考。正如我在前言中提到的,大腦對尋找危險和尋求利益很敏感,這是通過不同的化學機制執行的。

飛機降落時經常飛過停車場。如果你告訴自己要注意黃色車輛,突然間,黃色車輛會自動顯現出來,變得清晰可見。這就是高敏感度(Sensitization)的例子。

你不能同時注意所有方向,所以同時做所有方向的思考,所有方向都會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在本章中提到的所有觀點可能看起來很明顯和合乎邏輯。事實上,它們並沒有什麼神祕之處。當使用六頂思考帽時,你很快就會發現它的優點。與隨意、以自我為中心的會議不同,會議開始變得很有建設性、高效率而且更快速了

本文摘自:《六頂思考帽 (全新修訂版)》
作者:愛德華.狄波諾
出版日期:2023/07/20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商業周刊/愛德華.狄波諾 商業周刊/愛德華.狄波諾

全台最有影響力財經雜誌《商業周刊》網站,每日更新最新「經濟、焦點、國際、職場、財經、生活」等深度報導文章。幫你掌握國家經濟時事、分析國際大事、財經洞察、管理知識、職場進修及新生活風格。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