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經濟面臨逆風,2023年上半年許多地區股票市場「漲聲」不斷,但私募的創投市場的投資卻是兩樣情,從Crunchbase近日公布最新的全球創投報告中,看到2023年第二季VC投資金額較第一季下降18%至650億美元,若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擴大至49%。
累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VC投資金額為1,434億美元,較2022年上半年的2,940億美元下降51%,較2022年下半年下降10%。唯一讓人欣慰的是,生成式AI力挽狂瀾,為低迷多時的鉅額投資注入新動力,終於讓2023H1全球鉅額投資總金額止跌回升。
本文盤點了最新的鉅額交易數據,從八個重點全方位解析2023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的輪廓與趨勢轉變,提供關注早期投資景氣的朋友參考與及早因應。
重點一:2023年上半年全球股市「漲聲」起,但創投市場持續「低迷」中
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依然處於危險不穩定狀態,除了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烏俄戰爭延燒與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緊縮帶來負面衝擊等因素外,美國矽谷銀行觸發的歐美銀行業危機蔓延、美國債務上限談判一波三折,可謂是「多事之秋」。然而在「通膨+高利率」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全球多地股市卻意外地走出了一波「牛市」。
由於ChatGPT帶起的AI話題,預期將對產業產生顛覆性影響,也讓投資市場走出陰霾。根據QUICK FactSet指出,截至2023年6月30日收盤為止,全球股市市值達103兆美元,較2022年底(94兆美元)成長9%。若就2021年11月全球股市市值120兆美元的最高紀錄而言,今(2023)年上半年股市已恢復到巔峰期的86%水準。就市值規模較大的15個主要股票市場來看,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漲幅31.73%居冠,其次是日經225指數飆漲約27%、德國DAX指數漲幅為15.98%、歐洲Stoxx50指數漲幅為15.91%。
值得一提的是,日經225指數6月16日收盤價33,706點,創下泡沫經濟崩壞後、約33年來(1990年3月以來)新高紀錄。不僅歐美股市表現亮眼,受惠於半導體、電子產業出口的臺灣、南韓股市表現更是不俗,上半年分別上漲了18.92%、15.21%。
儘管全球經濟面臨逆風,2023年上半年許多地區股票市場「漲聲」不斷,但私募的創投市場的投資卻是兩樣情。從Crunchbase近日公布最新的全球創投報告中,看到2023年第二季VC投資金額較第一季下降18%至645億美元,若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更是擴大至49%。累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VC投資金額為1,434億美元,較2022年上半年的2,940億美元下降51%,但相較2022年下半年跌幅縮小至10%。整體來說,私募的創投市場投資力道仍無法恢復去年同期水準,但看到「跌幅改善」的現象,算是讓人欣慰的正面消息。
重點二:生成式AI掀起新一波投資風潮,2023H1全球鉅額投資金額止跌回升
FINDIT研究團隊盤點Crunchbase資料庫中的鉅額交易(定義為Pre-IPO單筆交易超過1億美元者),發現2022年全球鉅額交易件數由2021年第四季的峰頂(461件)一路下滑,到2023年第一季140件,第二季略為回升至152件,但與去年同期的309件相比大減51%,顯示投資人仍持保守謹慎的態度。若就鉅額投資金額走勢來看,2023年一月OpenAI獲得微軟100億美元的投資後,人工智慧的軟硬體新創吸引投資人目光,特別是站在風口生成式AI的新創,鉅額獲投與收購消息此起彼落。
雖生成式AI帶進新一波投資風潮,但第二季全球鉅額投資金額僅為368億美元,較第一季478億美元減少23%,即便第一季扣除OpenAI的100億美元的超大型鉅額投資後,第二季鉅額投資金額仍不及378億美元,更遑論與去年同期的701億美元相比,幾乎是呈現腰斬趨勢,顯示其他領域對投資人的吸引力尚待強化中。
不過若以半年度鉅額投資數據來看,雖2023年上半年鉅額投資交易件數仍較去年下半年減少一成,但在OpenAI的100億美元的投資強心劑灌注下,加上其他幾家生成式AI新創也獲得投資人挹注,撐起2023年上半年全球鉅額交易金額(846億美元),一舉翻轉逆勢,超越了2022下半年的801億美元。雖然在今年第一季人工智慧領域吹起鉅額投資反攻的號角,但上半年整體鉅額投資的力道尚無法與去年同期相比,更無法與2021年投資顛峰期相抗衡。
重點三:投資人心臟變大了嗎?上半年鉅額資金又再度回流後期階段募資案件
1. 2023年上半年後期鉅額交易件數與金額占比明顯回升
由於2022年股市大跌,新創IPO後的股價低迷表現,進一步削弱了新股上市的熱情,也影響投資人對於後期階段鉅額交易的追逐,投資轉趨保守。2023年以來股市逐季回溫,雖鉅額投資件數的絕對值仍低於去年水準,但從投資人在第二季對後期階段(D輪之後+PE)的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比重來看,呈現強勢回升趨勢。若就今年上半年度的後期階段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占比來看,亦可發現已較2022年下半年增加,但仍低於去年同期比。進一步分析後期階段投資回升的推力,主要來自私募股權基金積極參與鉅額投資所致。
2. 2023年第二季早期階段鉅額投資占比強勢反彈,資金支持生醫領域創新技術研發
另一個值得觀察點是,2023年第二季雖鉅額投資總件數與金額均較第一季減少,但若就早期階段的投資占比,無論是件數(14件)或金額投資(29.27億美元)都較第一季的9件、18.75億美元增加,也使得其占比明顯上升。早期階段鉅額投資的領域通常具有高資本密集(能源、汽車科技、半導體等)或是具突破性創新技術或是研發周期較長特質(如健康醫療領域等)。我們觀察2023年第二季早期鉅額投資的領域分布,可發現「健康醫療」領域是第二季早期鉅額投資的大宗,共有7家,主要為RNA藥物與新型遞送技術、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等創新藥物與療法突破研發;其次是生成式AI、儲能與太陽能、碳化矽功率半導體、汽車底盤懸架和製動系統等,反映出投資人相對願意支持早期階段具潛力的技術突破案件,以及需要高度資本運作的新興領域。
重點四:鉅額投資朝後期階段移動,拉高2023上半年鉅額交易中位數與平均數
從季資料來看,因2023年第一季OpenAI單筆獲得百億美元投資,拉高當季鉅額投資交易規模平均數至3.41億美元,為近年來新高一季。若就交易中位數來看,2023年第二季鉅額投資規模中位數為1.65億美元,高於上一季的1.58億美元,也是2020年第三季之後最高的一季。
若以半年度為計算基礎,2023上半年的鉅額交易中位數與平均交易規模為1.64億美元與2.91億美元,都是2020H1之後最高的半年度,此與投資人加大對後期階段投資有關,同時也與投資規模較大的私募股權投資者近期相對積極參與鉅額投資有關。
本文節錄自《FINDIT》,作者:林秀英、黃雅晨,原文標題:【股權投資亮點觀測】八大重點看2023年上半年全球鉅額投資-生成式AI成為投資新寵兒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FINDIT 臺灣新創資訊平台》,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早期資金資訊平台,內容涵蓋資料庫、焦點報導、領域研究、募資資源與活動快訊。FINDIT是新創企業與早期投資者的好夥伴,帶您發現趨勢、看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