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Google,但同時Google的競爭對手也不斷出現,如微軟的Bing、強調隱私的DuckDuckGo,現在又有一個用戶已經突破10萬人,名為You.com的搜尋引擎出現,強調沒有廣告、也不會蒐集使用者個資,還可以透過大數據分析,讓每次的搜尋結果都符合用戶的喜好。
You.com是什麼來頭?
前Salesforce員工成立You.com,讓用戶選擇真正需要的資料
「Google是一個壟斷的搜尋引擎,其真正目的並非讓大眾更容易取得資料,而是從廣告獲利。」You.com創辦人Richard Socher是一名連續創業家,過去曾創立人工智慧新創MetaMind,該公司在2016年被雲端客戶關係管理(CRM)巨人Salesforce收購。Richard Socher也隨之加入Salesforce,任職期間他建立了人工智慧平台Einstein,並在進行自然語言處理(NLP)研究時,與You.com的共同創辦人Bryan McCann結識。
2020年時Richard Socher觀察到在歐洲掀起了一股「反壟斷」的風潮,促成了部分民眾對於Google的質疑,諸如「Google將用戶賣給出價最高的廣告商」等聲音出現,因此Richard Socher也跟上此潮流開始思考,也許用戶在搜尋資料時,能多點選擇權,有機會選擇他們真正要看到的搜尋結果。同一年Richard Socher偕同Bryan McCann帶著過去創辦公司的經驗,以及在Salesforce深植的AI技術創立了You.com。
沒有廣告也不出賣個資的搜尋引擎
只要在Chrome中安裝You.com的擴充程式,You.com就會直接取代Google。使用者在登入You.com後,可以選擇希望在搜尋結果中看到的網站類型,比如說多一點來自《BBC》的資料、減少來自YouTube的內容等。
透過幾次點選後,You.com就可根據使用者在各網站停留的時間及次數,自動判斷使用者喜歡的網站類型,You.com顯示的搜尋結果也將會越來越個人化,而不再只是根據大眾的偏好。
在隱私權崛起的時代下,網路使用者越來越不希望個資被洩漏,You.com因而不使用Google Analytics等任何外部追蹤器,並且提供「個人化」及「隱私」2種搜尋模式。
在個人化的搜尋模式下,You.com僅會儲存使用者的偏好數據,以利後續顯示更個人化的搜尋頁面。在隱私的搜尋模式則是類似Google Chrome的無痕模式,不管是搜尋關鍵字、IP、位置、歷史紀錄或是cookie,You.com皆不會使用,也不會儲存任何使用者的資訊。
除了用數據判讀使用者的需求外,You.com提供新聞媒體的列表,讓使用者主動選擇想看到的資訊來源。
「我們希望成為網路的開放入口,而不是通過廣告向所有公司收費的封閉環境,因為這最終將成為訊息共享的瓶頸。」Richard Socher表示。也就是說,You.com的搜尋結果並沒有廣告,和傳統搜尋引擎以廣告營利的方式不同,而Richard Socher也強調雖然目前You.com尚未向用戶收取費用,但未來不排斥酌收平台費。
獲4,500萬美元投資,累積達10萬名用戶
Richard Socher表示You.com累積超過10萬名用戶,相較於前一個月,2022年6月時You.com的註冊量增長70%,使用量則增長30%。雖然與擁有數億用戶的搜尋引擎Google、微軟Bing相比,還在小蝦米鬥大鯨魚的階段,但Richard Socher強調若關注You.com的留存率資料,可發現將You.com設置為預設搜尋引擎的人中,有50%會繼續使用,用戶數呈穩定成長態勢。
You.com在6月也已經完成由Radical Ventures領投,Salesforce執行長Marc Benioff的Time Ventures、Breyer Capital、Norwest Venture Partners和Day One Ventures參投的2,500萬美元的募資,目前You.com的募資總額已達4,500萬美元。
「現在很多人無法想像沒有Google的未來,但我認為開放平台,確實有潛力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為資訊更加流通做出貢獻和合作。」,Richard Socher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開放You.com,讓各個使用者參與革新、討論他們期待的搜尋引擎演算法。
資料來源:Techcrunch,Protocol

喜歡吃甜食、閱讀、寫字的女生。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