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藝術」成為落地美國關鍵,入選500 Global的3家台灣新創獲得什麼啟示?


美國為全球新創鼎盛之地,孕育了世界最多獨角獸新創,因為擁有龐大的消費者市場、願意承擔高額風險的創投,以及許多勇敢追夢的新創,因此也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創業小聚》與矽谷創投500 Global合作,邀請曾入選500 Global加速計畫的新創團隊,分享加入加速計畫的所見所聞,及拓展美國市場的收穫。
入選500 Global,新創需要具備的2大關鍵
500 Global台灣區投資總監朱軒逸表示,政策的推波助瀾加上台灣新創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野心,以及台灣的人才池是讓500 Global選擇來台設立加速器計畫,參與台灣的早期新創育成與投資的關鍵。
朱軒逸以500 Global篩選前進舊金山加速器新創的準則,提出台灣新創前往美國參與加速器的2大要領:
調整團隊心態:
前進美國加速器的新創要競爭的對象是來自全世界的團隊,因此必須擴大視野,以全球的角度做決策,設計產品時也應以更大的格局去設想,而不能只參考台灣的市場。足夠在地化:
新創內部需先擬定面向美國的溝通模式,舉凡公司為什麼在台灣和美國都同樣可以做到Product-Market Fit?前進美國市場的策略是什麼?而要回答這些問題關鍵在於理解美國當地市場。
3家新創闖蕩美國市場,怎麼「聊天」成關鍵
然而以外人之姿,要理解美國市場並挖掘機會並不容易,台灣新創GoSky AI、Preteeth和Blocto創辦人分享了各自的獨門祕訣。
GoSky AI共同創辦人張聿瑋表示:「one-liner是新創的必備技能,也就是用一句話清楚說明團隊在做什麼。」張聿瑋以前往美國市場的經歷為例,因為他具備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美國當地的新創、創投圈好友了解GoSky AI的能力,因此當朋友得知相關活動資訊時便會通知GoSky AI的團隊參與,這種透過在地人際網絡牽線的模式,可以省去新創搜尋在地活動的時間成本,也讓張聿瑋成功認識到美國當地的合作夥伴——金融科技新創Square與TOAST Securities。
醫療新創Preteeth共同創辦人周正剛認為,身為創辦人一定要具備「說話的魅力」,讓合作廠商、投資人,甚至連陌生人都願意停下腳步聽你說話。
周正剛以自己過去在美國陌生開發客戶為例,「實際與美國客戶對話後才發現他們對被陌生人搭話這件事並不如想像中排斥。」這讓周正剛鼓起勇氣參與美國當地牙醫師盛會SmileCon向各國牙醫師介紹Preteeth,「沒走出去之前,不會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唯有把自己放在機會的環境裡,幸運這件事才有可能發生。」周正剛鼓勵各新創不要自我設限,因為找客戶是發展市場的最底層,搭建好基礎,才能層層堆疊吸引資金的挹注。
Web3新創Blocto共同創辦人的顏維佐則表示,雖然Web3的新創幾乎只要有英語介面就可保證全球通用,但仍然不能忽略商務拓展的重要性。有鑑於Web3仍屬較新的題目,社群的力量仍強,新創可好好運用Twitter、Facebook等社群推廣。
除了善用社群之外,Blocto也曾嘗試使用有效的老方法——委託公關公司廣撒廣告。某次信件剛好寄送到NBA獨行俠隊的老闆Mark Cuban的信箱內,Blocto團隊意外得到Mark Cuban直接回信,並在前後不到1~2個月的時間就得到Mark Cuban的投資。
面對抄襲,新創的因應之道
踩進美國市場後,「防範抄襲」或許成為不少新創的待辦事項,但與會者卻持相反意見,他們一致認為對軟體新創而言,想法並不值錢,更重要的是釐清防範的時機、對象及方法:
防範的時機:
尚未做出成績的早期新創擔心被抄襲是杞人憂天,新創首先要做的是透過新穎的產品或是更快的更迭速度做出差異化,待產品普及化後,才適合思考抄襲問題。
防範的對象:
「新創應該保護的是能帶來價值的商品而非產品。」顏維佐說明在新創能透過產品營利前,做出來的只是作品和產品,倘若新創做出的結果只有自己滿意那就是作品、被大眾喜歡是產品;大眾喜歡且願意付錢的才是商品。
防範的方法:
「時間是創業家最大的敵人但也是最好的朋友。」周正剛表示新創與其擔心被抄襲,更應該花心力將自己放在接近目標市場的地方進行市場測試,並及時修正,建立起其他團隊無法跨越的護城河,自然不用擔心抄襲一事。

喜歡吃甜食、閱讀、寫字的女生。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