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拆解招股書】繼Gogoro之後登陸那斯達克,海軍上校帶領的大猩猩科技有什麼亮點?

【拆解招股書】繼Gogoro之後登陸那斯達克,海軍上校帶領的大猩猩科技有什麼亮點?
大猩猩科技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2022年7月13日,專注於AI影像分析技術、AI邊緣運算及資訊安全分析的大猩猩科技正式完成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流程,與Global SPAC Partners合併,順利於7月14日正式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股票代號GRRR。

大猩猩科技成立於2001年,從媒體資產管理起家,後續投入AI與人臉辨識領域,在台灣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大猩猩技術的影子。包含地方政府的道路交通科技執法、風景區的人流管控、港口的車船監管、監獄管理,以及刑事警察局的大數據偵查等。

此次的合併上市也將是繼Gogoro之後,另一家透過SPAC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台灣公司。

本文為2,500字的分析文章,閱讀時間約為7分鐘,讀完後你將可以:
- 一分鐘了解大猩猩科技
- 公司主要股東結構
- AI影像識別抓犯人,大猩猩科技厲害之處?
- 創立20年後選擇以SPAC上市,背後的商業目的?
- 大猩猩科技業績及財務狀況
- 未來發展前景及挑戰

一分鐘了解大猩猩科技

大猩猩科技並非一開始就從事AI產業,而是從媒體資產管理,協助影音檔案的自動化標記、管理電視台與廣播電台龐雜的影音資料。然而當時媒體業務愈來愈萎縮,手上握有大量媒體資料的大猩猩科技,漸漸轉向AI人臉、物件辨識技術的發展。

目前主要產品分為3大類:

大猩猩科技產品應用
大猩猩科技產品應用,包含智慧交通、銀行、企業安全、智慧零售等 截圖
  1. AI Toolkit
    包含AI影像分析技術在垂直產業的應用,如企業的門禁安全、智慧電梯(人流分析、載客率監測、跌倒監測)以及智慧建築,還有在銀行、零售、交通等不同應用。

  2. AI一體機
    以Vision AI、Mobile AI、Edge AI以及OT資安防護4大服務,提供政府單位、交通運輸、企業以及零售機構更有效監控、管理和做決策的方式。

  3. AI SaaS
    以智慧零售SaaS、智慧城市和交通運輸SaaS、端點安全防護SaaS為主要產品。以智慧零售來說,大猩猩科技可透過對購物者的族群分析,提供一間店面表現最佳的客流量、人流、性別與年齡的視覺總覽。相關數據也可以與POS資料、轉換率及顧客偏好分析結合,針對目標給予優化的商品促銷策略,或是用人流熱點圖決定商品擺放策略等。

公司主要股東結構

大猩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寇世斌,擁有華盛頓大學自動化科學博士,更是海軍上校退伍,背景相當亮眼。

在股東背景上,除了創辦人寇世斌外,成立20年的大猩猩科技早已吸引許多國際知名投資人參與,包含儲存設備公司DELL EMC、日本軟銀旗下的SBI、澳洲電信創投、宏碁等,在其進攻日本、歐美、東南亞及澳洲市場有很大幫助。

合併後大猩猩科技董事名單如下:

姓名 現職 年齡
Jayesh Chandan 執行董事長 47歲
寇世斌Spincer Koh 執行長 65歲
Tomoyuki Nii SBI Group(軟銀)合夥人 54歲
Yoichiro (Pina) Hirano Asteria(日本知名IoT公司,主要從事軟體開發及銷售)執行長 58歲
Ruth Kelly 倫敦希斯洛機場董事、英國國會議員、前交通大臣 53歲
Gregg Walker Muller & Monroe(資產管理公司,總部位於芝加哥)合夥人兼執行董事、耶魯大學法學院、曾獲選Crain’s New York Business紐約市40位後起之秀之一 49歲

合併後大猩猩科技集團的股權架構:

大猩猩科技股權架構
合併後大猩猩科技集團的股權架構 官網截圖

可以特別注意的一個小細節是,2家公司完成合併後,Global SPAC卻變成是Gorilla Technology Group Inc.的子公司。原因在於,此次併購案於2021年12月21日開始時,是由Gorilla Technology Group Inc.的另外一家子公司Gorilla Merger Sub, Inc.與Global SPAC進行合併,而Global SPAC在此合併中為保留下來的公司(surviving the merger),也因此在2家企業完成併購後,Global SPAC反倒成為Gorilla Technology Group Inc.的子公司。

AI影像識競爭者繁多,大猩猩科技有何厲害之處?

大猩猩科技的厲害之處,在於處理過大量垂直整合的案子,擁有許多實戰經驗。此外,在研發經費上也大手筆投入,如2021年R&D費用占營收35%。

大猩猩科技持續研發AI邊緣運算(Edge AI)相關技術,並擁有人臉、車輛、物件等影像辨識能力,也對影像管理、硬體、資安有涉略。最廣為人知的事件為2019年8月台鐵豐原站事件,儘管構成諸多隱私爭議,但確實成功識別出一名通緝犯從車站廁所走出來,監視器畫面透過大數據比對將資料與警方系統整合成功比對,警方收到通知後逮捕該通緝犯。

除此之外,大猩猩科技也獲得了許多政府標案:

單位 標案名稱 決標日期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 『科技執法設備建置案』 2022-04-15
台灣銀行 『AI辨識與雲端IP服務採購案』 2021-10-18
桃園國際機場 『周邊影像監控系統汰購案』 2021-04-23
高雄港區 『智慧車流系統建置案』 2021-03-26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 『偵查情資分析系統異地備援機制建置』 2021-03-30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監控管理系統建置案』 2020-01-06

大猩猩科技也是少數能從外商手中搶下高難度、高技術的本土影像識別技術公司,歸咎原因是技術整合完整、軟硬體設備兼具,且演算法皆為自行開發,因此可以迅速客製化滿足客戶需求。

創立20年後選擇以SPAC上市,背後的商業目的?

大家也很好奇,2001年的公司,何以到現在才選擇上市這條路?

創辦人寇世斌提到,過去公司在融資上一路走來都算順利,在此次公開發行前也早已吸引了不少國際知名大廠、投資機構。

然而台灣的市場有限,除了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增加資源及優化公司管理制度之外,開拓市場是大猩猩科技走向資本市場的關鍵原因。

此外,AI產業是個國際化市場,上市也對公司的發展更具長遠性,並且能夠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有利於推動公司AI軟體在海外的整體業務。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無非是大猩猩科技背後仍有些財務投資人,最期待的出場方式仍舊是到資本市場IPO,SPAC提供快速上市的管道,外加上大猩猩科技已是相對成熟的科技企業,透過簡化流程的方式進到資本市場,可滿足各方利益相關者的不同盤算。

大猩猩科技業績及財務狀況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大猩猩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

  1. 直接向客戶銷售硬體、軟體和服務
  2. 經銷商和分銷商銷售硬體、軟體和服務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營收達到1,510萬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476萬美元的營收表現近乎持平。而2021年全年度營收為4,224萬美元。

近一步拆解營收細項,與去年同期相比,硬體銷售(hardware sales)減少161萬美元(-35.58%)、軟體銷售(software sales)成長130萬美元(+20.45%)、服務銷售(service sales)增加66萬美元(+17.16%)。

在招股書裡僅提到硬體銷售營收大幅下滑,主因在於客戶的需求改變,而軟體銷售的營收成長則來自於國外對於資料中心及網路安全的需求提升。

營收對照表(單位:仟美元;資料來源:公開說明書、創業小聚編輯團隊彙整):

2021/2020 前6個月營收對照表 2021前6月 2020前6月 變化%
營收總額: $15,101 $14,755 2.34%
資訊安全相關營收: $4,194 $3,698 13.41%
影像分析IoT相關營收: $10,907 $11,057 -1.36%
2021/2020 全年營收對照表 2021 2020 變化%
營收總額: $42,243 $45,413 -6.98%
資訊安全相關營收: $12,055 $8,904 35.38%
影像分析IoT相關營收: $30,188 $36,508 -17.31%

透過以上數據顯示不難看出儘管2021年受疫情因素影響,全年營收衰退,但在資訊安全領域的成長卻相當亮眼,較前一年相比成長35.38%。鑑於各國逐漸開放,公司未來若能將其服務深耕於歐美市場,營收可望繼續成長。而2021年影像分析IoT部分的成長衰退則來自於硬體設備銷售的減少。

而根據公開說明書顯示,目前淨虧損的部分在2020年為592萬美元,而在2021年淨虧損為854萬美元,公司目前仍虧損狀態,因此也需注意其財務結構及品質是否健康。

毛利率對照表(單位:仟美元;資料來源:公開說明書、創業小聚編輯團隊彙整):

2021/2020 前6個月毛利率對照表 2021前6月 2020前6月 變化%
營業成本(Cost of revenue): $10,256 $9,224 11.19%
毛利率(Gross Margin): 32.08% 37.49% -5.48%

未來發展前景及挑戰

如同寇世斌所說,疫情過後最主要的目標是開闢市場,把受到疫情影響的營收追回來。在成功上市、獲取資金後,也期待大猩猩科技在海外客戶上的拓展。

不過,海外拓展也有平衡風險的意味。

大猩猩科技營收來源主要來自幾個重要客戶,若是失去單個客戶,則可能對於營收造成重大影響。舉例來說,政府標案是大猩猩科技主要營收來源之一,而在2021年有將近16%的營收是由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的合作(CIB)所貢獻。若是在標案程序出現變動或是價格無法取得優勢,對營收可能會有所影響。

因此,在未來將要面臨的挑戰即是以上提及的相關風險,而大猩猩科技也確實注意到了這些風險,表明了要打世界盃,進攻日本及東南亞、佈局歐美市場、多元化營收來源,透過上市也讓公司的產品及技術接受全球市場的考驗。

也由於公司在虧損階段,在未來勢必將有融資需求,公司是否能夠在融資時保持順利,或是以優惠的利率拿到資金,也將影響其營運成本。

最後,邊緣計算涉及從晶片、網路設備、雲端平台到行業應用的一整條產業生態,產業整合將會是重要關鍵,也由產業仍處在初期階段,後續的市場上下游整合合作,以及整併將會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延伸閱讀:年營收達10億元台幣,大猩猩科技堅持20年的AI影像辨識創業路
TAGS: # SPAC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葛明儒 特約編輯 葛明儒

時代考驗新創,新創創造時代。觀點集錦,洞見創新。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