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Pinkoi宣佈切入群眾募資平台!4個關鍵問題了解如何與電商平台結合

Pinkoi宣佈切入群眾募資平台!4個關鍵問題了解如何與電商平台結合
攝影/蔡仁譯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設計品牌電商Pinkoi於26日宣布進軍群眾募資市場,首波自8月1日起將有6檔募資案陸續上線。Pinko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首圖)表示:「自2016年投入人工智慧(AI)與數據領域以來,已完成了基礎建設,群眾募資是這些基礎建設的應用。」

Pinkoi為什麼要切入群眾募資領域?為什麼人工智慧與群眾募資有關係?透過4個關鍵問題,可以更了解Pinkoi的背後布局。

為什麼Pinkoi要切入群眾募資領域?

Pinkoi 群眾募資專案統籌_李少昱 現場照_1.jpg
Pinkoi群眾募資專案統籌李少昱。 Pinkoi

「我們曾經試探性地詢問站上設計品牌:『如果Pinkoi要做群眾募資,你們怎麼看?』」Pinkoi群眾募資專案統籌李少昱回憶1年前的談話內容,「他們的回答是:『如果你想經營設計生態圈、想幫助品牌成功,有什麼理由不做?』」

的確就像李少昱提到的,Pinkoi做群眾募資合情合理。設計品牌跟所有品牌都會遭遇同樣的問題:創意無限、點子很多,但資源有限,群眾募資是協助設計品牌提前獲得資金的方式。

且Pinkoi是以電商起家切入群眾募資,募資成功的設計商品,可以直接在Pinkoi販售,以此接觸台灣以外市場,包括日本、泰國、香港等Pinkoi所及之處。

Pinkoi的群眾募資,跟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

在抽成方面,Pinkoi的牌價為募資總額的10%,現階段品牌可以拿到的優惠為7%,如果進一步加入「優質提案人」方案,可以再優惠1%。在恢復常態後,與群眾募資的公定價8%相較,Pinkoi並不是走低抽成取勝的路線。

與現有募資平台最大的不同,可以分為2大方向:

第一:只接受100%原創設計品牌,貼牌、代理皆不可上架,且必須先通過Pinkoi電商的認證。也就是說,其實上架至Pinkoi群眾募資的設計品牌,大多都是已有產品,甚至已經是Pinkoi的商家,在產品面上很成熟,理論上不會出現沒辦法出貨的狀況。

第二:Pinkoi不做顧問。Pinkoi群眾募資的團隊人數約15人,會為每個專案配置專案負責人,「我們會提供一些經驗,並不會特別收費。我認為顧問服務最重要之處,就是替設計品牌博取聲量(流量)。Pinkoi現有的流量,應該足夠供給給募資案。」顏君庭說。

不做顧問服務與Pinkoi把群眾募資平台視為「軟體服務」有關,「我們在思考的是,這樣的服務(群眾募資)能不能scale(規模化)、能不能拓展到其他的市場,主要的營收應該是來自於軟體費用。」

什麼是群眾募資的軟體費用?

Pinkoi除了平台之外,提供提案人3種付費加值的服務:物流、開立發票與廣告投放。

根據李少昱的說法,這3項服務是與設計品牌溝通後發現的痛點,特別是物流與廣告投放,對應到Pinkoi旗下的物流與SaaS服務的產品線。後者跟2016年Pinkoi投入人工智慧與數據領域,所打下的基礎建設有關。

Pinkoi在2020年首度推出自家的「站內廣告」,讓平台上的商家購買AI推播服務,並提供數據分析報表,讓品牌清楚看見每1塊廣告錢回收的收益。短短2年,這項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已為Pinkoi貢獻超過20%的營收。

站內廣告基於Pinkoi於2016年開發的人工智慧技術,投入了新台幣數千萬元,把商品和用戶類型都切分成數百個維度,包含風格、色彩、有興趣的議題等,從中判斷出哪種商品類型和用戶有更多連結。

設計品牌在Pinkoi進行群眾募資,可以額外加購廣告,也就能帶動Pinkoi SaaS產品的營收,「我們打下的基礎建設,可以讓設計品牌定位感興趣的人群,比起廣撒廣告,不如更精準地行銷。」顏君庭說,呼應了他一開始提到:Pinkoi群眾募資平台才會建立在人工智慧之上。因為平台費用固然重要,但購買額外的加值服務才是重點所在。

也因此,對Pinkoi來說,每一次募資案的「流量組成」無比重要,「我們會去關注Pinkoi的服務,對募資案的流量有沒有實質貢獻,接著才會是營收貢獻。」顏君庭說。

可以賺到錢嗎?

Pinkoi 群眾募資首波商品展示_1.jpg
Pinkoi首波群眾募資推出6項專案,包含背包、月曆、拼圖等。 Pinkoi

第一階段Pinkoi推出了6款專案,也接獲設計品牌踴躍的詢問,一路到年底預計每個月可以上架5~10個專案。

雖然大型群眾募資的案件,很容易直接聯想到3C產品,像是代理商樂視達推出石頭掃地機器人S7+系列,僅花4天募資金額就突破新台幣1億元大關,iNO太空人律動機也獲得1.14億元的高額募資。

先不論3C是否屬於Pinkoi未來群眾募資案件的範疇,畢竟從先推出的6項專案中還看不出來,但光從設計商品來看,力量就不容小覷。

不只做 Podcast!《敏迪選讀™》推出「國際觀」日曆3.jpeg
敏迪選讀推出的「2022 國際觀察曆」,以募資金額來說,可以排進2021年群眾募資Top15。 敏迪選讀

舉例來說,在2021年第3季開打的「日曆大戰」,包含敏迪選讀推出的「2022 國際觀察曆」,1本要價約1,000元最終售出近3萬本、星座專家唐綺陽推出的「2022 共時曆」,1本約900元售出3.8萬本,前者更擠進了2021年群眾募資案件金額Top15。

而根據貝殼放大2021年的年度統計,在2021年有超過60件日曆專案,超過50件成功達標,總募資金額突破1.27億元、總贊助人次則逼近10萬。

光日曆就是具有龐大潛力的類別,設計品牌的涵蓋範圍很大,也代表Pinkoi募資平台也真的有一片潛力市場可以開發。再加上除了平台費用,Pinkoi也販售軟體服務的費用,只要能穩定累積案件數量,長期來看對於營收會有不小的幫助。

但終究要回歸到有多少設計品牌選擇Pinkoi募資平台,也將成為Pinkoi在台灣深耕超過10年的檢驗之一。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陳君毅,原文標題:Pinkoi從電商切入群眾募資,4個關鍵問題看懂它為什麼這麼做,責任編輯:侯品如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陳君毅

《數位時代》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