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市場波動、通貨緊縮,公司沒收入怎麼辦?日本上市公司教你延長壽命的4大解方

市場波動、通貨緊縮,公司沒收入怎麼辦?日本上市公司教你延長壽命的4大解方
pathdoc via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資本寒冬降臨,公司沒收入、只能短期借款乃至銷售停滯,難道只能走上熄燈一途嗎?曾突破百億日圓營收的日本上市公司「北方達人」創辦人將分享如何準備24個月無收入資金,就算遇到寒冬或是下一個黑天鵝都能安然過關。

何謂零銷售收入也能夠維持現狀的「無收入壽命」

經營者的最大使命就是不要讓公司倒閉。

企業並非期間限定之物,而是應該要橫跨未來、繼續事業且持續發展下去,這在會計上稱為「繼續經營假設」(Going Concern Assumption)。新冠肺炎危機與至今的不景氣不同,是發生於B to C(企業對消費者)市場。這雖是特殊案例,但商品滯銷的風險是常態性會發生,這時就要延長「無收入壽命」。

所謂無收入壽命,指的是即使無銷貨收入也能夠維持經營現狀的期間,是我自創的詞語。所謂維持現狀代表的是不採取減薪等削減成本的方案,也能夠維持全體員工的雇用並支付租金。簡單來說,無收入壽命是指扣除借款後的純粹既有資金,能夠支付幾個月租金與薪水等的每月固定支出。

當全世界的景氣惡化時,員工問我:「老闆,我們的公司沒問題嗎?」這個時候我立刻就可以回答,「就算1塊錢都沒有入袋,我還是能夠支付全體員工24個月的薪水,也付得起租金。這段期間我們一起來讓新業務上軌道吧」。

為此要正確掌握無收入壽命,並漸次地延長。

無收入壽命是指扣除借款後的純粹既有資金,能夠支付幾個月租金與薪水等的每月固定支出。 shutterstock

延長「無收入壽命」的4種思考方法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延長無收入壽命呢?答案則為以下4項。

  1. 決定要將幾個月當成無收入壽命的目標

    評估重振事業需要多少時間是設定目標的基準。不論因什麼理由造成銷貨收入歸零,思考需要幾個月才能夠重整公司。

    當然這也視銷貨收入歸零的理由而定,現在的事業若不能繼續,就需要另起爐灶。假如規畫的事業規模小,那麼短期間內就能夠復活,倘若規模大的話就要花上較長時間。像這樣思考需要幾個月才能重整,來決定無收入壽命的目標。

    敝公司的狀況是定下「無收入壽命為24個月」。

  2. 月結帳時,計算出無收入壽命

    敝公司在管理會計的指標上,放上「無收入壽命」項目。在月結帳時,與管理階層分享此項目的計算結果。例如,每月固定費1,000萬日圓的公司,將無收入壽命的目標定為「12個月」。必要的營運資金為1億2,000萬日圓,但根據月結帳的結果,我們知道營運資金為5,000萬日圓。亦即,離目標尚缺7,000萬日圓。我與管理階層共有此目標,思考如何增加營運資金,即累積利益的方法。

  3. 累積到營運資金的目標額為止,在此之前不要進行大額投資、腳踏實地儲蓄

    眾多的經營者即使營運資金很少,仍會邁入下個階段的投資,公司因此無法累積營運資金。首先要腳踏實地儲蓄。企圖提升銷貨收入、但無法與利益連動的投資是最糟糕的。

  4. 若累積到營運資金的目標額之後,便可安心挑戰

    經營者因營運資金的有無,挑戰事業的精神狀態也會有所改變。

    公司血液(現金)要靠每天借錢才能循環的老闆,總是無法沉著、冷靜。我是以「即使銷貨收入歸零也有24個月、沒問題」的無收入壽命為主軸來經營事業的,所以精神狀態總是很安定。

無收入仍能維持公司營運的其一秘訣:累積到營運資金的目標額之前,不要進行大額投資、腳踏實地儲蓄。 bluedog studio via shutterstock

達成無收入壽命目標的祕技

某家公司的每月固定成本為1,000萬日圓,而無收入壽命的目標為24個月。因此必要的營運資金為2億4,000萬日圓,但目前的營運資金為1億日圓,距離目標尚不足1億4,000萬日圓。為了將公司轉為獲利體質,匯聚利益才是王道。

總資產5億6,000萬日圓-固定資產3億6,000日圓-存貨3,000萬日圓-流動負債7,000萬日圓=營運資金「1億日圓」。由此得知營運資金為1億日圓。

下一步驟的每月固定成本又是多少呢?

所謂每月固定成本是租金、人事費、電費等即使銷貨收入歸零,每個月也都必須花費的成本。假設該公司的每月固定成本為1,000萬日圓,營運資金1億日圓÷每月固定成本1,000萬日圓=無收入壽命「10個月」。計算結果可知,無收入壽命為10個月。

若景氣惡化,公司員工問我:「我們公司沒問題嗎?」我就能夠回答「即使銷貨收入為零,在10個月的期間內,公司還是能夠支付全體員工的薪水,也能夠付租金。大家一起在這段時間內找出對策吧」。

計算出營運資金、每月固定成本及無收入壽命後,公司便有可能在艱難時刻存活下來。 Shutterstock

達成無收入壽命目標的祕技

達成無收入壽命目標的一個祕技。那就是向銀行借入「長期借款」,而重要的是絕對不要使用這些借款。接下來我會一點一滴說明,從創業以來僅靠手中持有資金經營的事業。我基本上不會向銀行借款。但是,僅有一次我向銀行借了錢。那就是為了要達成無收入壽命的目標。

在尚未達成敝公司目標「無收入壽命24個月」的期間,我為了達成目標,借了3億日圓。藉此增加了營運資金,就這樣將資金匯集在手邊。每個月的利益(收益)就直接充當還款之用。現在已清償了所有借款,完全靠自有資金維持無收入壽命。

以前述的公司為例,能提升利益、積存1億4,000萬日圓為最佳。

但是,要能夠積存到這樣的金額需要時間。與目標之間的差額1億4,000萬日圓,若每月存500萬日圓也需耗時28個月。若是如此,在28個月間,我將每天都惶惶不安。

因此若借入1億4,000萬日圓,就能暫時達成目標。而將每月利益500萬日圓用於還款,28個月之後,將此1億4,000萬日圓替換為自有資本。

若能如此,假設經過28個月之後發生意外,手邊便有可以維持無收入壽命的資金。當然借款會衍生利息費用,但若把利息當成「安心保險費」,那就很便宜了。

對我而言,達成無收入壽命目標的優先順序就是如此重要。因此,我才會將此列為敝公司的管理會計指標。

即使銷售額歸零,可以支付員工薪水、租金,保障大家能每天安心工作是經營者的責任與義務。在進行不相襯的過度投資之前,應該要打造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能夠持續守護員工的財務狀況。

本文摘自:《億萬社長高獲利經營術:電商老闆賣愈少、賺愈多,還能活過零營收的祕密》
作者:木下勝壽
出版日期:2022/7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商業周刊(合作書摘) 商業周刊(合作書摘)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秉持一貫的產品精神,出版書籍及特刊等閱讀載體,為國內外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知識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