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產品這麽棒怎麼賣不出去!」9年上游商變創業家,造年營收增長50%的電控玻璃生意

「產品這麽棒怎麼賣不出去!」9年上游商變創業家,造年營收增長50%的電控玻璃生意
蔡仁譯攝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有個媽媽跟我們說,她希望廁所的門是透明的,」明星電控創辦人暨執行長鍾菀婷(首圖右)笑著說,「這不是開玩笑,因為她需要24小時看著黏人的小小孩,每次去上廁所孩子都以為媽媽不見了。」

這正是明星電控想要提供的價值:把可以自由控制透明或霧面的玻璃,推廣到居家裝潢中使用。不僅提升室內透光度,也讓室內隔間的變化更具多元性,甚至可以提升37%的空間使用率。

不過,電控玻璃並非新穎的技術與概念,明星電控又有什麼獨特之處?

提供上等牛肉還不夠,親自下廚才能改變產業生態

電控玻璃的原理,就是將具導電性的液晶體放在玻璃內,沒有通電時,液晶分子因為不規則排列,玻璃呈現白霧狀態;通電後液晶則整齊排列,讓光線更容穿透,玻璃也轉為透明。

不過,電控玻璃容易因環境潮濕、施工不良或是配電出錯等原因,出現漏電、產生氣泡或是霧化面積逐漸縮減的狀況。

「電控玻璃產業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無法快速應用在居家環境,就是因為施工品質與售後服務不佳。」在電控玻璃製程上游待了9年的鍾菀婷表示,自己在上游端出了品質極佳的電控玻璃,卻因為後端服務不佳而未受大眾青睞,自己心有不甘,「就好像我給出了上等牛肉,卻敗在廚師烹飪技術不精,導致牛肉麵被給了差評一樣。」

鍾菀婷說,9年下來,電控玻璃的成本已經降低了30%以上,並非一般大眾無法負擔的價格,問題其實出在銷售通路。由於電控玻璃並非新屋裝潢或是大樓建設的首選建材,因此只能在隔間設計與配電完成後,才以「後裝」的方式裝設,這考驗玻璃工程行、弱電施工師傅以及建築貼膜師傅對電控玻璃特性的理解程度,所以施工不良、保固不周等狀況才會成為大家對於電控玻璃的負面印象。

「我決定不再提供牛肉了,而是自己下來做牛肉麵。」鍾菀婷下定決心,要為電控玻璃產業帶來商業模式上的改革,不僅從製程、加工到施作都一站式包辦,更提供了10年的玻璃保固,希望讓大家都能感受到電控玻璃的優勢。

製程、通路與服務全面提升,改善電控玻璃產業生態

明星電控憑藉鍾菀婷在產業上游的多年經驗,具備了3大優勢:

  1. 選材與製程設計
    鍾菀婷深知液晶體材料在不同配方下的表現與成效,除了基本款的「霧面/透明」切換的直貼式電控玻璃外,還設計出可以克服浴室潮濕環境的膠合式電控玻璃,以及阻隔室內外溫差的複層式電控玻璃。

  2. 打入室內設計銷售通路
    明星電控自行選材、自行設計、自行加工電控玻璃外,也與玻璃工程行、弱電施工商、建築貼膜商等一線裝修廠商合作B2B2C的商業模式。這些廠商除了代工外,也是明星電控的經銷通路,提高電控玻璃在後裝市場的能見度與施工品質。

    「在教學電控玻璃施作與安裝時,考驗的是怎麼跟這些厲害的師傅溝通,我想這不是隨便一個電控玻璃大廠可以做到的。」鍾菀婷說,明星電控也刻意尋找接班的年輕二代,因為他們更容易接受產業的新變化。

  3. 實體產品容易被看見
    相較於過往的室內設計流程,屋主只能憑空想像施作完成的樣子,但是明星電控卻有展示體驗店面,讓屋主可以實際知道電控玻璃安裝後的成效,鍾菀婷認為這在裝修產業是個關鍵的改變。

明星電控
明星電控體驗場域的落地玻璃,就可以承受室內外的溫差。 明星電控

「屋主除了體驗隱密與公共空間自由切換的方便性之外,更棒的是增加了收納空間。」鍾菀婷補充,磚牆厚度大約落在8~12公分,玻璃只有1~2公分,如果用玻璃取代磚牆隔間的話,室內整體坪效將提升37%,「這些玻璃在霧面狀態時甚至可以用來當投影幕,連電視安裝都可以省下來。」

未來希望與建商合作,從後裝市場進軍前裝市場

目前明星電控已經與10位室內設計師、5間室內隔間裝修品牌合作,去年(2021)的營收也成長了50%,接下來計畫在高雄成立體驗門市。

長遠來說,明星電控希望直接跟建商進行「前裝」合作。鍾菀婷表示,在大樓建設時如果就能把電控玻璃也規劃進去,可以更好地與電線、變壓器等電器物件整合設計。另一方面,面臨都市更新的「危老建商」也在明星電控的雷達內。

當被問到電控玻璃失靈的話,是否會陷入尷尬處境,鍾菀婷笑著爽快回答:「不會啦!沒通電的時候也是霧面的,不會有人看到你上廁所啦!」

明星電控
明星電控團隊,左起為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黃靖慈、執行長暨創辦人鍾菀婷。 蔡仁譯攝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明星電控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0/10/07
產品名稱:智能科技隔間
官方網站新創資料庫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曾令懷 創業小聚內容採編 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