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獲軟銀投資、晉身獨角獸!美國新創買斷YouTuber未來廣告收益,讓內容真的「有價」

獲軟銀投資、晉身獨角獸!美國新創買斷YouTuber未來廣告收益,讓內容真的「有價」
Spotter 官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發行「阿滴債券」、「Joeman債券」、「這群人債券」,你會想買嗎?

1997年,有位銀行家將搖滾界傳奇人物大衛鮑伊(David Bowie)已發表唱片(共25張)的未來10年版權收入打包成債券,由鮑伊一次性領得5,500萬美元,美國保德信人壽則買下債券,成了名人發債先例。

而到了現今數位時代,一間美國新創公司Spotter套用這個邏輯,出資買斷YouTuber網紅已發表影片的未來5年廣告收入,等同為創作者提供融資服務。

該公司日前在軟銀願景基金注資下,完成D輪募資,估值衝到17億美元、晉身獨角獸。

Spotter特別的金融科技服務,讓網紅的內容真正「有價」

《TechCrunch》分析,一般來說,無論是在YouTube、TikTok、Snapchat還是其他任何平台,創作者透過與品牌交易而製作的業配內容收益,遠比自製內容放在平台上的廣告分潤來得多。但創作者仍然希望自己的每支作品,都有其價值。

雖然目前已有部分平台,如TikTok、YouTube等,有針對創作者推出補貼資金的方案,以吸引創作者為平台持續提供優質內容,但其補貼對於大多數創作者來說可能都只是杯水車薪。Spotter的做法開創了新的可能性,即創作者可以透過內容獲取直接收入,以此實現內容貨幣化,而不是用免費內容吸引流量進行轉換——兩種商業模型完全不同。

再者,即使網紅手上有這麼多有獲利價值的數位資產,往往也不容易從傳統銀行借錢融資,但透過 Spotter 這種另類的FinTech服務,便能夠實踐將部份未來收入提前變現,作為產製其他內容的投資,轉換成更高的觀看率和觸及率。(延伸閱讀:YouTube 漲粉秘訣!善用這兩招,打造最受用影片內容

比方說知名網紅MrBeast,便把從Spotter獲得的預支收入,用於開發西班牙語頻道,至此之後,他的頻道收視率成長了300%以上,每月達到13.5億次。

「如此一來,創作者會與我們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交易,不會是一次性的,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再投資之後的成果。」Spotter創辦人兼執行長迪比莫斯(Aaron DeBevoise) 說。

Spotter
Spotter 官網

加上數據分析,Spotter也助網紅擴大影響力

迪比莫斯表示,在評估創作者的潛力時,觀眾的黏著度是Spotter最重視的,也就是用戶花多少時間在該創作者的內容上、有沒有長時間的持續收看。另一個考慮因素則是內容類型,例如,Spotter不會投資製作新聞、政治內容的創作者,因為長尾效應太低,收視眾不容易培養忠誠度。

Spotter做這個生意打的算盤是:4年回本、最後1年純獲利。而為了讓自己的獲利最大化,該公司還會用數據分析能力協助網紅擴大影響力,好讓所授權的影片,能有更多流量與廣告收入。

迪比莫斯認為,給予創作者足夠的資金,能夠讓他們更專注於創作上,且對創作者而言,無論是創作過程中,或者想擴大規模的時候,保持獨立永遠是重要的。他強調,Spotter是一家「以人為本,而非以利潤為重」的公司,因此他會著重合作創作者的最大利益,想辦法給予資金,給予他們資源進行內容深化、擴大影響力,在活絡整個創作者經濟生態的同時,Spotter也會從中獲得收益,形成雙贏。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作者:張庭瑋,原文標題:創作者經濟夯!這家新創出資買斷 YouTuber 未來廣告收入,讓內容真正「有價」

TAGS: # YouTube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未來商務》張庭瑋 《未來商務》張庭瑋

未來商務專注於新商業的媒合及促成,以創新商模、商務科技、轉型思維、體驗創新、未來行銷等觀點並延伸至沙龍分享及展會發表,協助企業面對科技及時代趨勢,掌握產業轉型的關鍵解方,挖掘轉型關鍵,對接創新資源,促成新商業機會。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