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注意力越來越貴,所以你更應該學習柯林頓、皮克斯都在用的溝通術

注意力越來越貴,所以你更應該學習柯林頓、皮克斯都在用的溝通術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溝通是門藝術,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無論是線下面對面的互動,或是在線上單方面的投遞資訊,每個人的「專注力」越來越有價值——所以,我們如何有效地傳達我們的想表達的資訊?其實,我們總要先「理解聽眾」、才能知道「他們想聽什麼」,然後再用一套黃金公式,你就能完美地完成一次演說了:

動人故事3要點:確認聽眾、眼神交流、提出問題

每當睡眠醫生麥可.布勞斯得到一次公開演講和互動的機會,就會立刻去找活動的宣傳人員聊聊,以了解他的聽眾是由哪些人所組成。他想知道男女比例、聽眾的職業、聽眾的資產淨值是多少,以及他們住在哪裡。理解這些資料至關重要,因為這能讓布勞斯調整他的簡報,以符合聽眾的需求。

如果布勞斯演講的對象有90%是男性、10%是女性,他就會確保簡報裡有三份男性的個案研究。即使男性能夠認同女性案例裡的多種面向,但是,選擇更貼近聽眾身分特質、可以直接與他們溝通的投影片會更好。

speech
溝通時若能了解你的聽眾,設計出能夠與觀眾產生對話的內容,就能提高聽眾的參與度。 unsplah

布勞斯一進到演說場地,往往會先播映某個人物的個人檔案,並朗讀給觀眾聽,接著他會問:「有多少人覺得這個人跟自己很像?如果有的話,請舉手。」通常有一半的人會立刻舉手,然後他會問:「好,剛剛沒舉手的人,會不會有三個人現在把手舉起來呢?」等到再有三個人舉手之後,他就會問:「所以,這份檔案裡有哪些地方跟你不一樣?」他會仔細聆聽,而且常常可以從簡報裡再找出另一份符合聽眾需求的個案研究。他會說:「哦,太棒了,因為稍後我會談到一個正好像你這樣的人,所以請繼續聽下去吧。」這會讓那些聽眾知道,他們也會被包含在這場對話裡頭。這種做法能讓他更加理解聽眾,也能讓他即將要溝通的內容更貼近他們。

如果受眾感覺不到你是在跟他們對話,就不會再繼續聽你要說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布勞斯要為現場的人特別量身訂製簡報的訊息。了解聽眾的個人檔案,能讓他在簡報時提高聽眾的參與度,因為他已經按照聽眾的需求,將每個部分都客製化了。

布勞斯還有另一個用來保持聽眾參與的小技巧,就是跟場地裡的每個人進行眼神交流。在演講的某個時間點,他會看著每個人,即便只是半秒的時間也好,因為他想要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看見。這會讓聽眾真正專注在現場的活動中,也能讓大家更放心地分享自己在睡眠方面的問題。

布勞斯使用的最後一個說故事技巧,會讓他在演講時將聽眾的參與度盡可能拉到最高,那就是用最好的鉤引點來提問相關問題,作為問答環節的開場。舉例來說,他會用這樣的句子作為該環節的開場:「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是:『嘿,布勞斯醫生,對睡眠來說最好的床墊是哪一種?』,或者是『嘿,布勞斯醫生,睡前什麼時候最適合做愛?』」這些鉤引點的主題很有趣又帶有吸引力,會促使觀眾想要進一步了解。

幫助你掌握100%聽眾的流程溝通模式

除了了解你的聽眾是誰之外,若能善加利用流程溝通模式(Process Communication Model, PCM),則更有可能吸引他們的注意。流程溝通模式是一套行為觀察的工具,可以讓你更有效地溝通;美國航太總署(NASA)、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以及皮克斯(Pixar)都使用過這套工具,以達成商業與溝通上的目標。

傑夫.金恩(Jeff King)是流程溝通模式的專家,他提供了一段簡短的概述,以說明使用這套模式來觸及並吸引受眾的最佳方法。

金恩解釋道,說故事時,一定要想著你的受眾。如果你不這麼做,反而單純著重於用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來說故事,那你就誤入歧途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都是這麼做的─他們會無意識地傾向運用他們自己在用的詞彙及「溝通貨幣」,而且只用這種風格去說故事。

在流程溝通模式裡,有六種詞彙,分別與模型裡的六種人格類型有關聯,每種人格類型體驗世界的方式各有不同。這六種人格分列如下:

  1. 思考型(Thinker):思考型透過想法來感知世界,邏輯是他們的溝通貨幣

  2. 堅持型(Persister):堅持型透過意見來感知世界,價值是他們的溝通貨幣

  3. 調和型(Harmonizer):調和型用情緒來感知世界,仁心是他們的溝通貨幣

  4. 想像型(Imaginer):想像型是透過不作為來感知這個世界,想像力就是他們的溝通貨幣

  5. 叛逆型(Rebel):叛逆型透過回應來感知世界,幽默是他們的溝通貨幣

  6. 促動型(Promoter):促動型則是用行動來感知這個世界,而他們的溝通貨幣是魅力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些人格類型,但我們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基礎人格類型,而且一輩子都不會變。這個基礎人格會決定我們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我們偏好別人用哪種方式跟自己溝通,以及我們感知世界、與世界互動的方式。

比方說,如果你是思考型的人,那你偏好的詞彙就是邏輯,你故事中的訊息就會有70~80%是由邏輯相關的詞彙所構成。不幸的是,如果思考型人格用這種方式來組織故事,就會錯失其他75%非思考型人格的人口。

另一方面,能夠有效說故事的人,則是會並用邏輯、價值、幽默、想像、行動和情緒的詞彙;他們會在訊息內參雜六種不同的人格類型,才能吸引到100%的受眾。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裡有些員工接受過流程溝通模式的訓練,而且可以成功運用這套模型。你在觀賞皮克斯電影說故事的過程中,會看到六種溝通模型全部的語彙(一般來說是透過符合每種人格類型的角色作為代表),而這一點,正是皮克斯電影能夠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listen_speech
不同的人格特質,會有不同的溝通方式,若能綜合使用各人格習慣的溝通模式,則可極大化你的聽眾數量。 Unsplash

讓訊息產生共鳴的黃金公式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掌握了如何說好故事並吸引觀眾的要領,不過光掌握要領還不夠,我們應該進一步探問,在實務面上,應該如何執行這些要領?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影響力曲線(Impact Arcs)來回答。

「影響力曲線」是《與羅蘭.弗瑞瑟共進商業午餐》(Business Lunch with Roland Frasier)的Podcast中,克里蒙斯所勾勒的一組四步驟的文案撰寫公式,旨在協助你勾住受眾的注意力,這套流程如下:

1. 詢問(Ask):

提出一個潛在客戶會回答「是」的問題,例如:「你想要讓你閒置在銀行裡的錢擁有最大的投資報酬率嗎?」「是的,想。」「那麼考慮一下投資藝術品吧。」

2. 坦承(Reveal):

坦承你曾經也置身於與受眾相同的處境中─在那個處境下,你跟成功之間有著很大一段距離。你要搭建舞臺,以便展示你透過經驗獲得了關鍵的資訊,而這也可以幫助他們走向成功。你要坦承一些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以至於你非常努力想要學習更多資訊,比方說:「我曾經想要找地方投資,但當時我不知道購買藝術品可以獲得很高的報酬。」或是「我曾經想要這麼做,但我不知道該從哪邊下手。」

3. 點出(Call out):

點出帶你走出迷霧的發現。說明你學會了哪些東西,因而讓你走到今天的位置,而這也能帶你的受眾抵達一樣的地方,例如:「我發現了一本書,金.保羅.蓋蒂(J. Paul Getty)的《如何致富》(How to Be Rich),書裡說明了他是怎麼透過藝術品而致富的。這真的很有意思,但我不確定那些原則是否仍適用於現今的社會。我後來決定跟一位很重要的藝術投資人見面,他從藝術品上賺了數千萬美元,我拿這本書給他看,他便向我解釋如何將這些資訊應用於當今的藝術圈,而我也開始運用這些原則。在過去的5年間,我的年平均報酬率是30%,這比我從股票市場獲得的報酬還要高。」

4. 派遣(Send):

派他們去做些什麼。這是你呼籲受眾採取行動的時刻,也是你的內容所希望帶來的影響。在這個階段,你可以請他們訂閱你的電子郵件、買你的書,或是追蹤你的帳號,比方說:「我把這些策略放在網站上,完全免費,你們可以去看看。」或是「訂閱我的電子郵件,我就會一步一步把這些訣竅告訴你。」

這組「影響力曲線」公式可以套用在一個句子、段落、影片,甚至是一小時的簡報上。

本文摘自:《鉤引行銷》
作者:Brendan Kane
出版日期:2022/1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