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煩惱如何說服客戶?BCG顧問教你如何從資料蒐集到設定策略故事

煩惱如何說服客戶?BCG顧問教你如何從資料蒐集到設定策略故事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創業家通常都是找到世界上的問題,努力找方法解決,並建立商業模式,然「解決問題」不能靠直覺、靠運氣,需要的是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思維,還要理解客戶的偏好與接收資訊的習慣,塑造一個真正讓客戶理解與接受的策略故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這正是顧問的專業,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用假說為中心進行問題解決前的資料蒐集,值得新創企業思考。

BCG是假說導向的公司,在一個專案中,任何工作都是為了假說、以假說為中心,當然,資料搜集也不例外。

以假說為導向的資料搜集,其目標與目的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為產出假說(generate hypothesis)
  2. 為測試假說(test hypothesis)
  3. 為驗證假說(validate hypothesis)。

在專案一開始時,為了產出假說而做的資料搜集著重於廣度。隨著專案的進展,在之後兩個階段,則需要較有穩固事實基礎的資料來幫助你測試、驗證假說,因此,資料的深度也會愈來愈重要。

此處重點不在於列出有哪些網站、資料庫可供你搜集資料,而是搜集資料的方式與目的。所有資料的搜集,都是為了假說。若你發現自己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資料搜集工作,卻與假說一點關係都沒有,導致腦袋一片空白地東看西看,那就要提醒自己——你可能正在浪費時間。沒有任何目的就著手搜集資料,絕對是策略顧問的大忌。

工作 工作者 辦公室 businessman 資料夾
ShutterStock

為產出假說而搜集資料

試想:假如你是策略顧問,在專案開始的第一天,你該搜集哪些資料?

以下提供幾個基本的準備方向,要再次強調的是,此處不會提供你應該如何取得這些資料的詳細特定來源,而是以如何消化、吸收這些資料的技巧為主。

產業報告(Industry Report)

了解客戶的第一步是從客戶所處的產業開始,除非你正在研究的產業極為冷門或特殊,否則產業報告應該不難取得。BCG的顧問通常會在專案的第一天就盡可能尋找所有關於該產業的報告,有時甚至會一口氣找到一、二十份,加總起來上千頁的報告來讀。

雖然資料量如此龐大,但是理論上,顧問必須在短時間之內就將其全部消化,有時候甚至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可想而知,在顧問的工作中,讀這些報告絕對不是一字一字地「研讀」,而是快速將摘要、目錄、大小標題、圖表全部掃描過一次。

在迅速瀏覽產業報告時,最有效率的訣竅之一,就是同時打開一份空白的簡報檔,當你看到任何有趣或重要的資訊時,立刻就可以將報告中的資料複製下來,轉貼到簡報檔中,同時寫下你腦中浮現的粗略假說。如此一來,當你讀完一、二十份產業報告之後,也能同時寫好最初步的幾個假說。

市場調查報告(Market Survey)

除了可以在分析師報告中找到市場調查報告之外,也能向客戶索取,或是直接上網搜尋。在策略顧問這一行,千萬不要覺得網路上能夠搜到的資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些時候,一些公開的報告會給你快速入門的捷徑。許多市調公司做的報告,會以PDF、DOC、PPT等檔案格式放在網路上,所以下次當你試著搜尋較為正式的報告時,不妨加上.pdf、.doc、.ppt等副檔名一併搜尋,萬萬不可小看網路上免費的資料。

客戶的經營分析簡報(Client’s Management Presentation)

客戶找你來解決的問題,在公司內部必然已經過一番討論,只不過最終仍然找不到理想的解決方法,或是缺少了某些元件,才會找上顧問公司。因此,在專案一開始,可以嘗試請客戶提供內部對該問題的討論過程、結果的報告。如此一來,你才能避免重複討論客戶已經討論過、而且不合理的部分。況且,為了提供客戶insight,你必須知道客戶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起點,以避免到最後提供給客戶的報告大半皆是對方已經知道的東西。請注意,有些客戶為了不想讓顧問產生偏見,或是基於公司保密的考量,不一定會願意提供內部的分析報告,這也是很正常的。

bermix-studio-itPxkOCMMuY-unsplash
為了提供客戶insight,你必須知道客戶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起點,以避免到最後提供給客戶的報告大半皆是對方已經知道的東西。 unsplash

客戶方的數據(Client’s Data)

這包括供應鏈、消費者、通路、銷售、財務等等千百種的數據,取決於你在此專案中需要的資料涉及哪些部分。在專案開始時,顧問會提供客戶一份「資料清單」,上面列出所有需要客戶提供的數據資料。重要的是,切忌未經思考便開出一張包山包海的清單。對客戶而言,將這些資料整理給你需要花費時間與心力,因此,如此浪費客戶的時間,是極為不尊重對方的舉動。

為測試假說而搜集資料

為測試假說而搜集的資料,會視假說為何而定。此階段的目的是,你還不是十分確定目前產出的假說是否正確,但又因為不確定性太高,所以還不適合投入大量的時間與資源進行大規模的驗證。因此,最重要的是,在開始測試假說以前,要先把假說分解成能夠快速測試的範疇,而要能快速測試,就是要盡量精確、特定。譬如說,你初步的假說是「產品研發能力不如競爭者」,此階段就應該要切割成:「研發一個產品的時間?」、「一年推出多少次產品更新?」等等較為精確、容易找到測試正確性的問題。以下提供兩種讓你得以快速、小規模地測試假說的方式。

訪談或焦點座談(Focus Group)

此階段的訪談,就是上一章所講的方法與流程。雖然是在專案第二週才會進行,但這也代表你在第一週就必須開始進行正式訪談前的準備工作,以及與受訪者約時間。訪談在此作為測試假說的功能,重要性在於可以藉此盡快搜集第一手資料,而不只是讀其他人所做的第二手報告。如先前所說的,第二手資料通常隱藏了許多看不見的隱性前提假設,也因此不能全盤接收。有些時候,利用少次的焦點座談會也是一個測試假說的好方法,可以藉此當場比較不同類型客戶的想法。

leon-6awfTPLGaCE-unsplash
訪談在此作為測試假說的功能,重要性在於可以藉此盡快搜集第一手資料,而不只是讀其他人所做的第二手報告。 unsplash

簡易的問卷調查(Quick Survey)

假設你想知道消費者對DIY家具的消費習慣或看法,最快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目前網路上免費的線上問卷工具。如果研究對象是線下客戶,可以考慮花一天的時間,站在店面或賣場外頭,直接用簡短的問卷詢問甫步出賣場的消費者。這種簡易的問卷調查,能快速取得一些樣本。當你的假說需要透過消費者的意見來證明時,在此階段用簡易的問卷調查進行初步測試,不失為一種方法。

為驗證假說而搜集資料

在驗證假說階段,需要嚴謹地搜集資料。正因為「嚴謹」是此階段的最高指導原則,可想而知會需要取得大量樣本,包括大規模的問卷調查與訪談等等。由於進行大規模的第一手資料搜集將會耗費大量時間與資源,試錯成本相當高,因此在開始進行這些工作之前,最好已經通過測試階段,確認自己對現在的假說有相當程度的信心。本階段的目標並非確認假說是否正確,而是在已經相信假說八九不離十的情況下,用更大量的樣本與更嚴謹的資料來佐證你的假說。

問卷從發出到回收,通常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有些時候不是靠問卷,而是透過進行大量訪談來驗證,這時甚至會高達上百人,如此大量的訪談也需要四到五週才能完成。因此,在此階段要小心的是,前置作業與準備工作必須在專案開始後的第四週以前就完成。換言之,在第二、三週測試假說的階段,必須提早開始準備第四週要準時發送出去的問卷,這樣才來得及。

東西風格大不同

在實務經驗中,最需要考慮的策略故事的基本敘事風格,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東方型與西方型。這裡所說的「東、西」方,指的並非是客戶的國籍或文化,而是客戶本身的行事風格。因此某些亞洲、臺灣的客戶可能會適合用西方式的風格,某些外商客戶也有可能會比較適用東方式的風格。

圓桌 會議
shutterstock

東方型風格:旁敲側擊型

如果你的客戶是偏東方型的風格,你的策略故事自然也要順勢而為,用他們習慣、偏好的方式來進行論述。

這種類型的客戶,比較不喜歡把話說得太白,因此,面對這樣的客戶,關於你如何設計策略故事的意義,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說出結論。這並非因為你的insight有誤,而是你的insight可能會對他造成太大的衝擊,導致客戶一開始聽了你的驚人結論之後,腦袋便一片空白,或者下意識地想要抵抗你接下來所講的分析。尤其當你必須揭露壞消息時,對東方型的客戶太過直接,可能會讓整場會議一開始就充斥著防衛性的敵對氣氛。

譬如說,你經過分析之後,發現這間公司主管階層的薪水比產業平均薪水高出太多,若把主管階層的薪資減半,將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也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運作。但如果你在一開始報告執行摘要時,第一句話就說:

「按照公司目前的營運模式,最多只能再撐兩年,除非你有效地縮減支出。而縮減支出的方法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把目前主管階層的薪水減半。」

你可以想像,坐在會議室裡的主管們聽到你這麼說,心裡會產生什麼想法。即便你的分析完全正確,而且將主管階層的薪水減半也是唯一出路,但客戶恐怕還是無法心平氣和地聽你好好報告完,甚至因此更積極在過程中找碴,想要讓你在執行長面前可信度盡失,以避免執行長真的採用你所提出的策略。

這就是為什麼如何包裝你想傳達的資訊是一件重要的事。所謂包裝,並不是要講違背良心的話,也不是要報喜不報憂、刻意逃避必要之惡,而是換個方式,透過更詳盡的資訊與容易理解的邏輯,讓這些令人難以接受的訊息,有更多消化的時間與機會。

由於你的最終目的是讓客戶了解你的策略,進而接受、採用你的策略。因此,面對東方型的客戶,就必須把結論放到最後,先一步一步地解說每個階段的分析與insight。

當他們了解你的推導過程,同時也同意你的說法時,就能理解為什麼「主管階層薪水減半」的結論是困難但必要的決定。

charles-deluvio-Lks7vei-eAg-unsplash
如何包裝你想傳達的資訊是一件重要的事。透過更詳盡的資訊與容易理解的邏輯,讓訊息有更多消化的時間與機會。 unsplash

西方型風格:單刀直入型

相對於東方型風格,需要層層鋪陳才能達到成功說服的目標,面對習慣「西方型風格」的客戶,則必須採用單刀直入的方式,從一開始就投下震撼彈,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理解事態有多麼嚴重,進而建構起「非改不可」的決心。

以相同的例子來說,面對西方型風格的客戶,你可能在執行摘要的一開始就要說:

「照現狀下去,貴公司很難在半年內不破產,除非你們大膽採取以下兩個方案,可能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你可能很難想像,但有些客戶的確就喜歡你直接一點。沒有人會無緣無故花大錢請顧問公司來解決問題,執行長自己其實也知道事態嚴重,所以他可能根本沒有耐性聽你囉唆地講一堆話,卻沒有結論。有些執行長更直接一點,甚至只聽你講十分鐘,沒聽到結論就直接離席。

每個客戶的喜好與習性都不同,作為一個策略顧問,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快速了解特定客戶的喜好,也是重要的能力之一。

getImage
時報出版

本文摘自《BCG問題解決力:一生受用的策略顧問思考法》
作者:徐瑞廷、黃菁媺
出版日期:2021/09/07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