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小聚#125】未來金融在哪裡?從場景應用看 FinTech 發展

【創業小聚#125】未來金融在哪裡?從場景應用看 FinTech 發展
曾令懷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你有多久沒有走進實體銀行、到 ATM 領錢了?

隨著純網銀開業,未來的金融服務將會更加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因應開放銀行政策,只要經客戶許可,銀行必須將自身的客戶資料與其他業者共享,金融服務將不再受限於銀行,而純網銀業者則讓民眾可以運用網路進行所有銀行業務,如轉帳、提款、申請貸款等。當金融機構不再封閉,與產業的界線日益模糊,就看各團隊如何運用跨界 FinTech 的新創技術,搶下場景金融先機。

因應疫情,創業小聚第 125 場首度轉為線上舉辦,本次邀請到 Fugle 群馥科技INSTO 盈士多科技KryptoGO 重量科技貸鼠先生四個新創團隊,帶大家看金融科技新創與消費場景的跨域整合應用,思考未來當「場景」與「用戶」成為金融競爭關鍵時,FinTech 將如何用科技深入你我的生活場景;另外也邀請到 AVA 天使投資平台執行長方俊傑和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擔任點評嘉賓,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更分享了場景運用時須注意的問題及相關案例。

Fugle 打造 IG 卡片式介面,讓股票交易更容易

全民瘋投資,無論買股票、ETF 或基金,透過手機操作下單早已是市場主流。Fugle 群馥科技執行長葉力維(Anyway Yeh)發現市面上的證券 App 幾乎沒有「個人化」空間,投資人難以快速在海量資訊中找到感興趣的投資標的。

Meet創業小聚125 Fugle 群馥科技執行長葉力維(Anyway Yeh)
Fugle 群馥科技執行長葉力維(Anyway Yeh)線上分享 Meet創業小聚

Anyway 分享,為了協助投資人可以有效率投資,Fugle 推出投資研究平台,將個股資訊,如股利政策、EPS、個股新聞等設計成類似 Instagram 卡片型式,「透過一張一張的指標卡片,讓客戶可以組織自己覺得重要的版面,排除掉雜訊。」除了簡單易懂的客製化介面,也提供關聯股票、投資組合,及上下游產業資訊等,讓使用者能輕鬆入手股票交易。

「目前來看,台灣證券市場不太會有爆發性成長,只會從年長者移轉到年輕族群,所以我們選擇去和金融業者緊密合作。」葉力維表示,依照主管機關規定,若要在自家 App 中下單需擁有證券牌照,因此 2017 年,Fugle 嘗試與國內十多家券商談合作,最終成功跟玉山證券搭上線,合作推出「富果帳戶」,將玉山的證券下單交易模組嵌入 Fugle 的 App 中,成為第一個新創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業合作的案例。

與會嘉賓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便提問,在與傳統金融業合作時如何縮短磨合時間,「可以透過先研究對方財報,去找到比較合適的切口進行合作討論,」葉力維回憶,2017 年玉山證券想開發存股服務「股票 e 指存」,外包給 Fugle 來設計平台,「當時我們在相對短的時間完成,所以取得了他們的信任。」此外,他也強調,理解既有金融業的監理,將有助於擬定出雙方皆可行的合作模式。

Meet創業小聚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
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 曾令懷攝影

延伸閱讀:手機五分鐘完成開戶!FinTech新創Fugle靠強大資訊整合能力讓玉山也點頭合作

客製化分期付款,INSTO 將手機變成刷卡機

INSTO 盈士多科技執行長陳仁彬(Bruce Chen)以自身觀察為例,在過去的交易市場中,個人和小型商戶因難以取得刷卡機,且銀行僅對一定營業額以上的企業提供分期付款服務,只好選擇現金方式支付。對此,INSTO 打造 INSTO Credit 無卡分期服務,消費者在購物時即使沒有信用卡,使用 App 就能分期,買賣雙方也可自行設定分期付款的細節,如頭期款、分期週期、扣款日期等,「目前 YAMAHA 和樂天市場等多家電商,都有使用這個服務。」

「分期付款只是其中一個功能,後來我們發現『單次收款』的需求更大,」Bruce 解釋去年12月延伸推出 INSTO Tap 行動刷卡 APP 的出發點,在消費者希望透過信用卡刷卡時,在手機或平板上輕觸一下,即可感應並完成結帳。此外,INSTO Tap 還進一步升級信用卡 3D 驗證,確保每筆交易的安全。Bruce 也提醒使用者:「一、兩個月後,會把舊版本 INSTO 的功能搬到 Tap 上,並且關閉舊的 INSTO。」

Meet創業小聚125 INSTO 盈士多科技執行長陳仁彬(Bruce Chen)
INSTO 盈士多科技執行長陳仁彬(Bruce Chen) Meet創業小聚

AVA 天使投資平台執行長方俊傑肯定「無卡分期」服務解決很多顧客的痛點,是新興的藍海市場。更接著提問 INSTO 的目標客群具有什麼特徵,「目前使用率成長很快的有律師事務所,因為律師費用都還蠻貴的,像陪同偵訊、法律諮詢等,」現在打開手機就能直接收費。Bruce 舉例其他如跳蚤市場、移動咖啡廳、補教業等,沒有刷卡機,但消費者基於銀行優惠方案,更偏好使用信用卡,「所以我們用軟體技術補足銀行沒有服務到的族群。」

延伸閱讀:金融新創INSTO客製化分期付款服務進攻線上,將推全新訂閱制購物網站

創造金融與產業互信,KryptoGO 發展資金流監管工具

「2020 是非常重要的加密貨幣元年,」KryptoGO 重量科技執行長歐曜瑋(Kordan Ou)認為,由於加密貨幣具有點對點、透明、匿名、去中心化等特點,從技術上難以被監管。隨著虛實金流邊界逐漸被打開,銀行開始入局託管虛擬資產,成為 VASP(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一旦交易所無法利用區塊鏈追蹤到實際交易用戶,不免增長洗錢風險,因此「監理科技將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趨勢。」

Meet創業小聚KryptoGO 重量科技執行長歐曜瑋(Kordan Ou)
KryptoGO 重量科技執行長歐曜瑋(Kordan Ou) 曾令懷攝影

今年 4 月 7 日,台灣也將 VASP,納入洗錢防治監管範圍,Kordan 指出,若要提升大眾對區塊鏈的接受度,最好的因應方式便是發展監管科技工具、協助金流透明化,藉由區塊鏈技術使金融產業發展出完善的 KYC(客戶認證)機制,快速識別高洗錢風險。

區塊鏈服務團隊 KryptoGO 便打造 KYABC 金融監理調查引擎,Kordan 說明:「KYABC 將難懂、分散的每一筆交易資料貼上他的地址標籤,讓機構可以方便追蹤客戶的交易行為或資產指標,」達到區塊鏈實名制。雖然大規模監管可能會對加密貨幣的分散化產生負面影響,「但為了讓技術和市場合法化,我認為有必要。」

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提出當要利用 AI 科技進行監管時,「很大的關鍵在 KYC,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人真的是你,」過去消費者需填寫大量資料以證明身分。她提問 KryptoGO 具體將如何辨識顧客的真實身分,「不管你輸入人名、公司,還是地址,我們會去判斷焦點人物是誰、有什麼特徵,」Kordan 表示,藉著交叉比對鏈上交易數據,推理用戶身分的準確度可達 95%。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無人可管?KryptoGO發展監管科技工具、協助金流透明化

從陌生來電辨識到防詐信貸平台,減少疫情下民眾因貸款受騙

「隨著本土案例確診變多,詐騙集團的來電數量也增加,」貸鼠先生產品負責人劉睿哲(Peter Liu)講述疫情爆發以來,一些詐騙集團專門瞄準缺乏借貸概念的族群,取名仿效知名銀行,透過廣告或粉絲專頁張貼貸款訊息,騙取他們的個資或錢財。

Meet創業小聚125貸鼠先生產品負責人劉睿哲(Peter Liu)
貸鼠先生產品負責人劉睿哲(Peter Liu) 曾令懷攝影

為了防詐騙、解決金融商品體驗不透明問題,陌生來電辨識 Whoscall 開發商 Gogolook,結合防詐數據及技術,推出防詐信貸比較平台「貸鼠先生」,「我們發現大家其實很不懂金融商品,需要一個知識 + 的概念,像是這家利率好不好、哪家信用卡比較好辦。」Peter 分享,貸鼠先生為民眾提供 1 對 1 真人客服,協助理解申請貸款需要的資料與步驟,並且推薦適合的方案,「我們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做金融知識的教育。」

去年,貸鼠先生與中國信託合作,透過開放 API 串接銀行端用戶資訊,在用戶主動合法授權下,進行跨行貸款快速審核,Peter 進一步解釋:「只要電話在 Whoscall 中是良善號碼,他填完貸款報價單送出後,馬上就可以看到信貸利率。」讓申貸者可直接在貸鼠先生平台,完成一站式信貸服務。

AVA 天使投資平台執行長方俊傑肯定 Whoscall 已累積不少號碼資料庫,「但當你們轉進去做信貸平台,到底能不能使用這些資料?怎麼使用?」對此,Peter 回應,由於 Whoscall 和貸鼠先生的授權範圍不同,需重新取得用戶授權,才可使用其資料。而方俊傑也建議,未來與銀行的合作或許可以擴展到貸鼠先生提供用戶資料後,可獲得銀行優惠的核貸金額或利率。

Meet創業小聚125AVA 天使投資平台執行長方俊傑
AVA 天使投資平台執行長方俊傑線上點評 曾令懷攝影

延伸閱讀:站穩防詐腳步後,Whoscall要進軍金融!靈感來自郭建甫與Grab司機閒聊?

善用金融場景思維,追求消費者有效注意力

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在主題分享中,討論如何將 FinTech 技術應用到顧客的生活場景中,「場景就是對消費者時間的占有,擁有場景就擁有消費者時間,就會輕鬆佔領消費者心智。」她以玉山金控的服務為例,玉山 Pi 信用卡消費後的 P 幣可以搭計程車、在全家便利商店折抵,還可以繳水電、瓦斯費,「如果想要創造顧客,我們需要想三件事情:你的顧客是誰、顧客會在哪裡、顧客在誰那裡。」

Meet創業小聚125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
玉山金控副總劉美玲 曾令懷攝影

「其實我們是和你放鬆時做的每件事情競爭。」劉美玲談及 Netflix 執行長 Reed Hastings 的名言。隨著數位時代來臨,金融服務也開始走入數位場景,但目前大多銀行仍專注於自家網站、App 的設計,「可是就像剛剛新創朋友分享的,慢慢大家會去研究我的顧客在誰那裡?我可以怎麼產生連結、善用對方的場景。」未來 FinTech 產業的發展關鍵在於追求消費者有效的注意力,並且經營有價值的用戶,提供與顧客連結不斷裂的融合式場景服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恬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恬

「你必須要參與,最壞的年代才有可能變成最好的年代。」就讀政大新聞系,是個愛說話、喜歡胡思亂想的少女!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