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IPO後,是更大的責任」李昆謀:91APP上櫃,我5,000多天創業旅程的體悟

「IPO後,是更大的責任」李昆謀:91APP上櫃,我5,000多天創業旅程的體悟
蔡仁譯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今天是 91APP 上櫃的日子,我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 SaaS 公司,而且大概是第一家「線上敲鑼」的上櫃公司。只能說我們是一家利用雲計算,提供雲端應用的公司,那麼上市的時候來一下「雲敲鑼」,也是合理的。

也因為是第一家,所以也沒人知道所謂「線上掛牌」典禮應該是怎麼進行,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參考這裡

91APP上櫃 - 雲上櫃 - 雲端敲鑼
零售的科學

91APP 成立至今大約 8 年時間,但如果加上之前的 Nexdoor,於我而言,這一段的創業路嚴格的來說,是從 2007 年開始的。也就是說,足足走了將近 15 年的時間,15 年啊,大概也就剛好是我的美好青春歲月,而走到現在只剩下一點點青春的尾巴(有嗎?)。

記得 2007 年那時,剛 30 歲左右時的我們,學長 Matt 跟同學 Sean 有一天來找我說,來吧來一起搞一點項目吧,然後其實我也沒聽清楚大概是什麼項目,聽到說要「搞一點項目」就興奮了,然後我就說「好啊」就加入了。

一開始只有我們幾個人的創業日子也是挺浪漫的,也沒固定辦公室,常常找了個好味道的咖啡店,電腦開了就 coding。

一開始一兩年,沒弄出什麼名堂,自己也沒什麼收入,日子過得的確是很辛苦,但心裡的偏見告訴自己說,創業就是這樣,合情合理,也就默默地理解接受,然後繼續埋頭找活路,從來沒什麼 murmur,一直往前衝。

一直到後來開始有員工了,壓力才開始真正大了(或者說麻煩大了?)。自己沒拿薪水就算了,員工不可能沒拿薪水啊。才發現資方真不好當,每到月都要看著要發薪水的日子,一步一步的逼近,然後回頭看看公司戶頭,一點一點的空虛,每個月都要想辦法去轉錢出來,想辦法能夠過一個月是一個月。

一路上也是有很多哥姊們的幫忙,也因此欠了一屁股大大小小的債,創了個業,自己的錢沒累積多少,錢債人情債因果債?倒是累積的很快。

當然那幾年,也很用力的談了一輪的 VC,最後應該是說,很完整的被打臉了一輪,也因此臉也胖了(藉口?)。最後遇到了兩位 angel:James and Royce。我還記得從認識他們到拿到錢,前後好像才 2 個禮拜,DD 的動作還是在一起吃牛排的時候,牛排也才吃完 DD 也就做完了。看到錢打進公司戶頭的時候,還覺得有那麼一點不真實。

然後那天晚上我就睡不著了。倒不是興奮得睡不著,而是緊張的睡不著。拿到投資的時候,原來才是真真實實的責任的開始,也才是壓力山大的開始(不是亞歷山大)。總覺自己不能對不起人家,要幫Angel們把錢給賺回來。

其實當時公司也超過了 30 個人,為了慢慢把一間創業公司,慢慢變成一間有組織有制度的公司,後來 Dave 學長也加入了。

頭 3 年的發展是好的,YoY 大概都是幾倍幾倍的在跑。直到第四年發現 YoY 開始只剩 10%,還做很辛苦,就覺得麻煩大了。所以後來在 2013 年的時候,遇到了 Steven 的團隊,我們就決定整個團隊加入,一起打造 91APP。後來 91APP 這一路發展的故事,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當時非常感謝,能夠得到原來 Nexdoor 股東們的支持。其實對他們來說,換了個題目,等於也就是要重頭開始,而且也還不確定會不會成功。如果有機會成功,要能夠等到投資獲利出場,可能也就又要等更久了,也不知道多久。

還記得後來幾年,每年跟 Nexdoor 的股東們吃飯、報告 91APP 的發展的時候,心裡都還是很緊張的。我還記得 2018 年左右的那次吃飯,突然算起日子,拿到人家的錢到現在,原來也已經超過 10 年了啊。心裡想說,什麼時候才能給股東們一個交代,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那頓飯吃的也沒什麼滋味。

後來到近一年,上櫃的進度比較確定了,甚至發行價、競標價都一個一個開出來,後來再見到原來投資的 ANGEL 們的時候,心裡的壓力山大的大石總算放下了(真的不是亞利山大),可以更自然的感謝他們,吃飯也吃得輕鬆自在了。

這 15 年來的努力,總算也有了個交代。

覺得自在。但卻沒有期待中的開懷。

照理說,今天公司上櫃了,我應該會異常興奮才對,要興奮得睡不著才是。但這段期間,我也沒有睡不著,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情起伏,反而應該說,心情很平淡,甚至還平淡到,差點忘記是今天,因為看到了同事昨天的 PO 文,才發現原來是今天。

這真的一點也不誇張,上週突然來的疫情,團隊一瞬間全員 WFH,原來才知道 WFH 更是精神時光屋,早上一起來衣服也沒換就上工了,一個視訊接一個視訊,完全無縫接軌瞬間轉移,就這樣度過了超級精實的WFH的一週,滿滿的會議,滿滿的工作,根本就滿到忘記了日子。

結果今天上櫃的「雲敲鑼」也就相對的雲淡風輕了。

回首這 20 年多年來的創業路,從畢業到現在,開了幾間公司,關了更多間公司,好幾年的辛苦創業,想辦法拿了人家的投資,努力的讓公司能夠成長,一切的一切,不就是為了等著上市這一天嗎,等著當初年輕的時候,做大夢的時候想說,公司要 IPO 嗎?

結果真的今天這是那一天,結果好像,啊?就這樣。好像也就是人 生30,000 個日子中的一天。於是為了讓他有一點特別,我得寫一篇文章來做一點紀錄。

其實,對我來說,IPO 就是一個新的坑。

IPO 之後,也許我們放下了 15 年前的責任,卻扛起了一個更大更大的責任。更多的股東,更多的投資,當然有更多的同仁,更多的資源,更多要推出的產品,更多的目標,更多的 YoY,更多客戶的期待。

我們從服務電商客戶開始,到服務零售業做電商,然後我們發現,其實我們是在協助零售產業做數位轉型,然後也開始用 SaaS 生態圈的概念,希望能夠創造更多的 SaaS 產業鍊的發展。

也就是我們作為一個B2B的服務業,我們要從服務客戶,到真正發展客戶成功,要從服務產業,發展到創造產業鍊。如果說這幾年,我們努力的蓋了一棟還不錯的大樓,然後現在開始,我們要發展一座新城市。

所以,日子還是要過的,工作還是得推進的,(部落格還是要更新的?),最重要的是,夢想還是要有的,只是,這接下來 10 年的夢,變得更大更大了。

而且最重要的,夢都是自己做的。這些都是自找的。

所以,掛了牌上了交易所,切回視訊,繼續工作。所有的夢想,其實都是透過每一天,每一個平淡的日子,用冷靜的心情,把工作好好的處理,然後一點一點累積,當然最後需要靠一些好運,把所有的累積,點燃,爆發出能量。

要感謝一路以來的好運,要感謝可以有很多個平淡的日子。我的體悟是,有足夠多平淡的日子,才能最終累積出雋永。

本文授權轉載自零售的科學

TAGS: # IPO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零售的科學》李昆謀 《零售的科學》李昆謀

大家好,我是 91APP 的產品長,2013 年以來一直在發展協助零售業數位轉型的工具,累積下許多零售業的想法,陸續整理在「零售的科學」裡,希望這些文章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