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可以說是這兩年人們提到產業轉型時,被提到最多次的一個詞彙,尤其是被稱作「傳統產業」的集合體,從製造加工到市場教育;「但我們認為科技本身是不能完全取代紡織與時裝產業的,因為設計師是一個結合視覺與觸覺的動物。」Rululess Studio 的創辦人蘇泳宜(Sue)卻持有不同看法。
有此一言並非空穴來風,Sue 在時裝產業打滾了十年有餘,更跨足了從原料到品牌銷售端的各個環節,她認為除了數位化以外,還可以靠打破既有規則、翻新商業模式來促成產業的轉型,正如她在 2019 創立,名為 Ruleless Studio 的公司一樣。
從 Uniqlo 看日本怎麼看待傳產
Sue 在 2016 年以前一直都在台灣工作,從參與 Uniqlo 台灣一號店的成立(也因此認識了 Rululess Studio 現任夥伴,專案經理林伯鴻 Paul與專案總監謝京燕 Michelle)到台元紡織的紗線業務(那時候認識了 496 Fabric Lab 的創辦人江立偉 Wayne,也是現在的策略合作夥伴),幾乎將紡織業從紗線、布料、成衣到銷售的整個上下游都走過一回,這經歷在保守的紡織業是十分與眾不同的。
由於是輔大日文畢業,Sue 一直以來都是處理日本市場相關業務,2016 年因緣際會來到日本工作,才發現紡織業這個勞力密集的傳產在台灣與日本的處境有多麽不同。「在台灣,因為成本考量而逐漸將工廠外移,導致台灣許多布料都要靠進口,但是日本卻得以保存這些供應鏈。」Sue 說,關鍵在於日本的「職人精神」——布料廠的完整資訊有機會傳到終端消費者手上。
例如 Uniqlo 的赤耳牛仔褲(刻意保留紅布邊縫線的牛仔褲),還有 silkydry 系列涼感衣、heattech 發熱衣,前者是由日本岡山 KAIHARA 這個布廠做出來的、後兩者則是跟 TORAY 紗線廠商合作, Uniqlo 把跟這兩間廠商合作的成衣過程完整地傳達給消費者,把產業知識傳遞給消費者,例如因為用了 TORAY 的紗所以衣服才會發熱,久而久之大家就會把「發熱」跟「torei」聯想在一起,「日本人不會說品牌好就好,而是整個產業一起好。」
縱然如此,日本許多特色精品布料仍面臨式微的命運。由於日本過去的布料由商社獨家壟斷,布料彼此之間是無法互通有無的,但現在有了如 Uniqlo 少樣多量的時尚變化,在不需要這麼多特色布料的情況下,布廠與商社的關係鬆動了,因此 Sue 決定啟動 Ruleless Studio 打造布料的生態系,並試著將台日的紡織產業串連。
B2B的數位行銷,連結產官學上下游生態圈
現階段來說,Ruleless Studio 主要提供了兩種不同面向的服務:線上的數位行銷還有線下的產業之旅,而這一切的根基都立基於 Sue 對產業上下游的理解和日本布料市場的熟悉度。
就數位行銷來說,Ruleless Studio 日本數間布料廠商簽署顧問合約,從 FB、IG 協助他們進行過往沒有的線上曝光,並媒合各大品牌或國際知名設計師;此外,這些數位行銷還可以將整個時裝產業的相關社群人士串連起來,從學生、獨立品牌到知名設計師,都可以享有布料集合、觀看試樣布料、預定試樣布料等服務,之前甚至還舉辦過「蘇文棉」的集資活動,讓整個社群都動員了起來。至於線下的產業之旅,則是將時裝產業的產業鏈實體化呈現,有助於布料原廠的多角化經營。
意識到日本的經驗後,Sue 也反過來思考:台灣是不是也應該有人開始推動這件事?
布料方舟在台灣——翻轉台灣紡織業的第一步
「其實台灣的紡織業是有這個機會的,但是產、官、學之間卻沒能連接上。」輔大織品系畢業、創辦 496 Fabric Lab 的 Wayne 感嘆,在台灣的服飾相關學系的學生,連要有看布的場域都十分不容易,這也是紡織業出走造成的惡果,甚至是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但相對地,卻也是 Ruleless Studio 的機會。
「布料方舟」在台的設置,是 Ruleless Studio 啟動的第一步。由於台灣缺乏一個可以提供所有布料的場域,因此布料方舟被定義為「布料圖書館」的概念。Sue 表示,目前 Ruleless Studio 提供有至少 6,000 種以上的布料參閱,選擇在台灣設置,一來是希望可以為台灣的紡織與時尚產業對接國際的新機會,二來是將日本一線的精品布料在台灣展示,讓台灣學生有機會直接觸摸、體驗選用。
「我們其實只是在確保台灣供應鏈的存在而已,對我們來說,這始終是關於人的產業。」Sue 說,希望藉由日本的布料經驗以及布料方舟這個據點,讓台灣的紡織可以走向國際,也被國際看見。
創業快問快答
Q: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A:不管是同業還是異業種,RLS都能找到可以共贏的新商業合作模式、打造真正無國界且跨文化的新LIFESTYLE BUSINESS MODEL
Q:希望提供這個社會什麼價值?希望解決甚麼樣的問題?
A:可以讓服裝變成讓人學會<人本主義>的新媒介 / 精緻供應鏈的無法永續存在的部分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A:我們希望變成 #流行紡織產業中 的最堅固靠山, 除了能不斷創造產出新商業模式外也希望因為我們的作法跟熱情, 可以讓看似不符合時代潮流但其實消逝後會很寂寞的東西可以存在下去!下一步的目標是希望 #布料方舟 可以實際推出更多串連從原物料到終端商品的新挑戰,
實際上 第二階段的 #蘇文棉大師特調 及 升級版的 #布料方舟 會員方案都是在往更有趣的內容及更有魅力的商品推廣前進! 我們希望每個我們經手的商品 都會是購買者心中最有價值跟故事的單品!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Ruleless Studio/(株)ルールレススタジオ
成立時間:2019/9/20
產品名稱:流行紡織服裝產業整合顧問服務
上線時間:2019/9/20
團隊人數:4 名
新創資料庫|官方網站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