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疫情下早期投資多、方式逐漸多元,過去一年預示未來哪四大投資趨勢?

疫情下早期投資多、方式逐漸多元,過去一年預示未來哪四大投資趨勢?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儘管大多數行業預測疫情會為風險投資業帶來巨大損失,但2020年卻意外地成為風投繁榮的一年。

shutterstock_cash gift_money_497358385.jpg
政府低利率政策為企業,尤其初早期新創提供了「莫大的潛在機會」。 studiovin via Shutterstock

大環境經濟情勢造就了風險投資盛行現象。 風投公司 General Catalyst 聯合創辦人兼總經理 David Fialkow 認為, 政府低利率政策為企業,尤其初早期新創提供了「莫大的潛在機會」 ,「現在時機很適合創業,或透過技術改變任何事。」

疫情不減投資熱,出現四大趨勢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美國風投主管分析師 Jeff Grabow 表示,雖然 2020 年第一季嚴重緊縮,但時間推移至夏末,「情形確實沒有人們想像的糟糕。」根據安永分析 Crunchbase 的數據,疫情大流行的 2020 為有史以來第二大風投年,投資基金部署達 1,419 億美元。(2018 年風投總額最大,達 1,450 億美元。)

David Fialkow 參與的最近兩場金融會議: MIT Sloan 投資會議和 MIT Fintech 會議中,與會者討論了風投資本後疫情時代的趨勢和機運,整理出下列特點:

  1. 風險投資和影響力投資會相互轉換、互利互惠 :越來越多投資者意識,獲利和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可以齊頭並進,因此在挑選投資標的時,企業的社會使命將納入考量。

  2. 較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次級的新領域市場(Frontier Market)需要市場反覆驗證 :雖然新領域市場的人口眾多,尚未開發成熟,以及有達到跳躍式技術領先可能,上述特性對新創和投資者有高度吸引力,但在技術發展同時,必須關照當地市場獨特性,反覆驗證和學習。

  3. 新技術能改造傳統產業Founder Collective 共同創辦人 David Frankel 表示,他們投資的種子輪新創時,並非看見極為創新技術,而是肯定新創正為尚未轉型的產業解決問題。Grabow 同意此觀點,認為當前時間點正適合「技術革命」,讓不同行業隨之進步。

  4. 對新創而言,技術創業利基點機會多 :以金融業為例,越來越多新創細瞄準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為其量身打造金融商品。其中,服務不同客戶便存在不同利基點,所需技術也不同,加上推動帶來數位金融加速發展,帶來許多潛在機會。

至於對 2021 年的預測,多數人持正面態度,預言將再創輝煌。

shutterstock_599083094_growing.jpg
「若今年風投再創歷史新高,不需要感到意外。」 alphaspirit via shutterstock

遠距醫療、遠距工作成投資新寵

Fialkow 認為,市場資金前所未有的多,從支付創新到資安,再到醫療保健等,各領域存在不少待解決問題。Grabow 則表示,若今年風投再創歷史新高,不需要感到意外,他指出,一、二月間便有 330 億美元風投基金投入市場。雖然是兩個月的現象,但第一季度強勁態勢鮮明。「若疫情都沒能阻止牛市了,又有什麼能呢?」

500 startups invest growth.png
500 startups

根據 500 Startups 的調查,大多數投資人於疫情期間,投資仍持續進行甚至有增投傾向。500 Startups 負責人 Amit Bhatti 認為,此趨勢和科技公司在市場上的成功有關聯,特別是過去半年來,許多上市的公司蓬勃發展,使初早期投資人對於未來更具信心。調查指出,大約 33% 風投公司,今年預計進行 11 項以上的投資,更令人雀躍的是,近一半投資人認為公司估值高於預期。

500 startups covid-19 infected industries being in
500 Startups

在眾多投資標的中,又屬醫療保健技術和因遠距工作而起的生產力工具吸引最多投資人關注。2020年,紐約的醫療相關投資案件突破歷史新高,包含醫藥護理集團 Optum 收購虛擬醫療新創 AbleTo。將目光拉到位於西岸的舊金山,為職場情緒健康提出解方的新創 Modern Health 收入翻倍,並憑著最新一輪融資躋身身獨角獸俱樂部。

除此之外,投資人也越來越喜歡透過網路和社群尋找投資標的,例如建立投資人 Slack 群組,並以 Clubhouse 和新創團隊聯繫。Bhatti 說:「過去一年,人們找到不同方式尋求媒合機會。」雖然投資人和新創間的連結產生改變,但募資流程不會變。對於調查顯示,122 位投資人中,有 56% 表示他們計劃留在舊金山投資,Bhatti 認為,不需要指望新城市能完全取代舊金山成為風投中心,但仍看好其他城市以技術為核心逐漸興起的趨勢。

低利率政策讓許多投資人願意將金錢流向早期投資,尤其是疫情帶來許多新的市場、產業與技術,新創團隊擁有更多機會站上舞台;在資金大量湧入的情況下,新創團隊為了更快地擁有資金,或許也是 SPAC 爆發的遠因之一,我們也漸漸看到投資的方式更具多元形式,例如 DeFi(已加密貨幣為主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還有美國最新放寬的股權型群眾募資(Equity Crowdfunding)等等,接下來的創投環境或許還會有更多新變化。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李宜萱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李宜萱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