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傳遞科學知識的社群泛科學(PanSci),其母公司泛科知識宣布與南一書局、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科普雜誌《科學月刊》合作,推出接軌108課綱的訂閱制平台「科學生」。
「科學生」將利用泛科學平台上1萬篇科普文章及《科學月刊》50年來的資料庫,由南一書局召集專業師資團隊編寫成短文與試題,幫助國中生提升科普閱讀能力。首月試用99元、續訂費用為每月399元,也有一年3,999元的方案。
網路知識又多又雜,老師誤把內容農場當教材
科普閱讀平台「科學生」將每周精選2篇素養導向的文章與題組,內容來自泛科學或《科學月刊》的長文,由南一書局的師資團隊將其編寫成400字左右的短文並設計題目。此外,每月還有額外2篇時事文章與題組。
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表示:「學生被要求當一塊海綿,盡力吸取各種知識,但現在的環境與過去不同,現在有太多惡意資訊、錯誤資訊、不友善的高深資訊等,要找到正確、可信的資料相對困難。」
根據泛科知識近兩個月針對高中與國中小學教師的調查,其中15%的教師曾誤從內容農場引用文章作為教學使用。
而考量到108課綱改制後,題目的字數大增,以自然科為例,108年較103年增加了18%的閱讀字數。不只考驗學生的學科知識,也考驗科普的閱讀能力,「99.99%的學生不會成為科學家,但每一個人都要成為具有科學思辨能力的科學生。」鄭國威說。
科學生就是希望能夠藉由《科學月刊》與泛科學所累積下來的科普文章,將其轉化成學生能夠吸收,且老師能夠放心使用的教學內容。
《科學月刊》為創刊50年的老牌科普雜誌,國內知名學界人士如李遠哲、瞿海源、楊國樞等皆擔任主編或參與編輯工作,透過與泛科知識與南一書局的合作,能夠活化50年資料庫內的精華科普文章,「現代人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能夠分辨事實的能力。」《科學月刊》理事長曾耀寰說。
至於在收費拆分方面,泛科知識則表示為三方的商業機密,不便透露。
科普閱讀平台「科學生」三大特色功能
科學生共有三大特色功能:
第一,配合學生各年級自然科課程進度,提供閱讀及答題設計。每周精選2篇可引發學生閱讀興趣的400字科普文章與試題組合。例如學校進度為「探索自然的方法」時,搭配「科學怎麼搞:念力讓手指變長?」又或者今年疫情肆虐,搭配「消毒武漢肺癌?先了解酒精漂白水怎麼用才安全有效」。
第二,透過線上學習平台,完整紀錄並提供學生的學習歷程,以圖表數據化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排名區間、閱讀時間、答題數據、正確率、學習弱點等,定期以電子郵件寄送到老師或家長的信箱。
第三,科學生也提供親子共讀的部分,為家長設計專屬介面,除了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之外,也提供文章改編的原始版本,方便家長與閱讀短板文章的子女共讀、討論。
責任編輯:錢玉紘
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陳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