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談新創跟著大企業成長的個案,台灣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雲端服務公司伊雲谷應該可以算是一例。
2014年看到雲端發展的機會,伊雲谷一頭栽進AWS的世界。不過伊雲谷雲端事業單位總經理林儀印象深刻:「我們主打100%AWS,大家都笑說這神經病。」她表示,當時台灣市場對AWS的認識還很少,自然他們選擇的這個發展方向也被不看好。
賣張惠妹演唱會門票,引起AWS注意
實際上,伊雲谷執行長蔡佳宏表示,在2016年以前,他們確實過了一段很痛苦的日子。因為市場還沒打開,同時又得先招募並且培養員工的能力,許多投資都難以立刻見效。林儀形容當時就像是每個月都把一台車丟入海裡一樣,不斷地在燒錢。
但一路的堅持,加上陸續有成功個案出現,也讓AWS總部注意到伊雲谷的存在。林儀記得,2015年他們協助售票平台拓元銷售張惠妹12萬張演唱會門票,一度癱瘓了AWS的新服務,也因此開啟了他們和AWS西雅圖總部產品研發團隊之間的技術對談。
後續伊雲谷在2016年收到AWS邀請,前進香港設分公司。林儀認為,當時AWS選中伊雲谷,很關鍵的原因是他們夠專注:「它(亞馬遜)以前從來沒看過一個夥伴只做AWS。」林儀表示,一般站在經營者立場,應會以自身利潤優先,但100%專注在AWS的伊雲谷不會乘機推銷其他解決方案。
林儀自嘲:「我們等於是它(AWS)的員工你知道嗎?只是它沒付錢的員工。」後來也是AWS幫他們介紹了第一位香港員工。林儀記得當時他們選在香港機場星巴克面試,AWS員工還特別穿著伊雲谷的衣服前來支持。
林儀驕傲地說:「你很難想像一個在台灣這麼小的公司,在整個GCR(大中華區)、在總部,其實很多AWS的人聽過我們。」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如今伊雲谷不僅活了下來,事業也漸上軌道。
完美解決客戶痛點,生態系內難被取代
根據伊雲谷財報,其2017年雲端服務收入年成長140%,達新台幣4.25億元;同時淨利則是7,990萬元,年增59.86%,伊雲谷也已經在今年7月登錄興櫃市場。
然而將所有身家壓在AWS身上,很顯然也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特別是站在AWS的立場,伊雲谷或許值得信賴,但扶植單一夥伴明顯不是最好的策略,這點林儀其實也明白,形容那是「分分鐘的事」。
不過蔡佳宏認為,一個合作關係能否成型,重點還是在於「AWS把客戶介紹給你,你是否能解決客戶痛點?」因為唯有解決了客戶痛點,才算是真的幫了AWS的忙。就伊雲谷過去這段時間以來,在不同產業已經累積超過3千個企業個案來說,他相信沒有人比他們對AWS更熟悉。
此外蔡佳宏這麼說:「不能期待它(AWS)百分百愛你,但你要做到它不能沒有你。」舉例來說,他相信伊雲谷服務不同產業企業客戶的經驗和能力,是AWS靠一己之力難以做到的。同時林儀也強調,他們不是一家只做轉手買賣的經銷商,而是可以在AWS的服務上,提供額外的價值。
蔡佳宏表示,今年他們要前進西雅圖設立據點,對接最新技術和趨勢,以期能在新服務帶出新需求的第一時間,成為率先掌握商機的先行者。
與巨人相處之道
1. 市場一定有空間
當大公司不斷擴張事業版圖,新創公司難道就沒機會了?其實不一定要做天下無敵獨角獸,市場有很多空間讓你填補。
2. 做到不能沒有你
大平台可能分分秒秒都在想著要培植新事業夥伴,你雖然不能期待它百分百愛你,但你可以努力做到它不能沒有你。
伊雲谷
成 立|2013年
執行長|蔡佳宏(圖右)
資本額|新台幣3.03億元
主要業務|AWS雲端服務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何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