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大家都會想到台灣有一座高山名為大禹嶺,四季雲霧繚繞、氣候涼冷,在這裡能夠汲取最珍貴以及質厚溫潤的烏龍茶。
台灣種茶歷史已經長達三個世紀,但台灣人自己其實對茶都不是很了解,遑論海外的消費者。早期台灣販賣茶葉並沒有太多銷售方式,足以把茶葉外銷出去,而現在台灣有一位創業家,則是透過電商、網路的方式,把台灣珍貴的茶葉推廣到海外。
Le VertThé 創辦人 Laura Lu 對於茶有一定的堅持與熱愛,也經常關注茶葉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他想要讓更多人了解茶葉的風味以及茶葉的起源,所以在五年前創立了 Le VertThé。
17世紀時茶葉是經過中國福建引入台灣,每年茶葉產量約2萬噸,全盛時期可以追溯至民國六十年間,但到2009年開始,因為許多環境外在條件因素,茶葉的出口量漸漸下降。Laura 了解台灣茶葉的歷史發展之後,她不願看到台灣茶葉因為種種原因而喪失它原有的價值,為了能夠守護台灣的茶葉,Le VertThé也因此誕生了。
Le Vert在法文原意為「綠色」,但有趣的是,用台語發音 Le VertThé更有「來買茶」的諧音,也讓這個品牌添上台灣在地化以及親和力的感覺。
讓傳統茶葉煥然一新 與國際品牌接軌
在台灣,喝茶不分年齡,像是我們可以常常看到家裡的長輩會使用陶壺與專業的工具來泡茶,在休閒時刻能與家人、客人一起品嚐,甚至是許多在公園下棋的長輩們的樂趣之一;而年輕人如果想喝茶也可以有多重的選擇,例如國際品牌星巴克以在地化的方式提供各種不同種類的茶品,像是烏龍茶、菁茶等,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到。
Laura Lu 也嘗試著把不同品種的茶葉融入在台灣特有文化當中。她說:「品嚐好茶不只在乎於它的品質,而是更在乎茶葉其背後是如何釀造的。」
把環保帶進設計 把茶葉「賣」向國際
擁有室內設計背景的 Laura Lu ,利用自己的專長,設計 Le VertThé 專有的茶葉包裝盒,樣式雖然簡單但卻有一種溫暖、樸實的質感。而她的設計全都以環保為主,盡量避免包裝上無謂的浪費。
至於茶葉的品種, Laura 站上第一線與台灣當地茶農維繫關係,讓自己更認識台灣茶葉的背後故事,並且藉此親自挑選優質的茶葉。
在 Le VertThé 初期時,只有向身邊的朋友、家人介紹,現在則透過網路,讓想喝茶、喜愛喝茶、或是送禮都可以直接在 Le VertThé 官方網站訂購。
讓國外人士品嘗到台灣特有的茶葉,使 Laura 引以為傲,她曾經碰過來自澳洲和丹麥的客人購買 Le VertThé 的茶葉後更成為常客,由此可見,Le VertThé 已經成功的把台灣茶葉外銷,除了讓更多人看見台灣,也品嘗到台灣茶葉的獨特性。
隨著 Le VertThé 在台灣打開知名度,先前曾經在松菸誠品開設一家分店,現在則是能在台北知名酒店東方文華品嘗到 Le VertThé 的茶香。

Feliciana gained her MSc of Media Power and Public Affairs from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After graduating from London, she started her career of being journalist at Business Next Media and Meet Startup @TW Website, and specializes in interviewing abou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Within her career, she has interviewed various experts in their field, including Mr.Jimmy Wales, founder of Wikipedia; Fleur Pellerin, former French Minist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ir Christopher Pissarides, Nobel Prize Laureate in Economic i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