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當了13年的法律人,靠coding開啟程式創業第二人生

蔡紀眉
蔡紀眉 2018-02-18
當了13年的法律人,靠coding開啟程式創業第二人生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城邦集團從出版起家,跨足平面雜誌、數位網站、行動App等載體,是重要的台灣原生媒體集團之一。2007年,城邦以超過1億元新台幣,併購當時的部落格服務新創公司痞客邦,寫下集團數位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其中,負責產品研發的城邦前營運副總許俊雄,扮演了關鍵角色。

許俊雄在城邦待了13個年頭,在集團的數位轉型道路上,幾乎無役不與。法務背景的他,先是參與了痞客邦的收購過程,為了摸熟Web 2.0熱潮下的網路原生觀念,進一步請調痞客邦;接著,他內部創業了「設計家」網站,2010年後,當行動趨勢興起,他也領頭做了集團內的第一個App。

為何一位法律人,會對網路世界充滿熱情,甚至說自己已練就把工具丟一邊,「用筆記本就能寫程式」的能力呢?

「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平面和數位的思維已經完全翻轉。」許俊雄說,網路世界迷人、變化快,在無聊枯燥的法律工作之外,他相信透過coding這項工具,有機會創造無限可能,而事實上,他學習寫程式的根本動機,仍不脫法務工作。

「當時我還在城邦法務部門,每天要處理大量合約,最好提升效率的方式,就是做個類似資料庫的功能,把合約建立編號、抬頭,未來同事要調閱就很快。」於是他開始自學寫程式,用PC架了一台伺服器,雖然只是企業內網(intranet)的概念,卻有效解決棘手的合約建檔問題。

許俊雄分析,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有一套函式庫,概念類似法律體系中的法典,尤其法律和程式都重邏輯思考、都是目標導向,「法律是先有心證,再找法條詮釋,程式設計也是先看到藍圖,再去找相對應的工具實現,只是每個人選擇不同的工具罷了。」這看似在光譜兩端的學科,意外在他身上找到了平衡點。

其實,許俊雄的科技啟蒙來得甚晚,退伍之後,他才買了人生第一台電腦,回憶城邦數位轉型的過程,他有感而發,「所有行業都是網路相關,無關的,就可能等著被淘汰。」離開城邦後,他選擇創業,結合媒體經驗和程式技術,一個純數位的媒體平台「見學館」應運而生。

見學館專門提供和建築設計、空間再造相關的專業報導,從前台網頁呈現、社群互動,到後台資料庫、運用Messenger聊天機器人的圖書交流勸募系統,所有與程式相關的架構設計,全由許俊雄一手包辦,也因為創新的媒體經營模式,以及建築二手書共享機制,讓見學館連續兩年獲得日本優良設計賞(Good Design Award)。

從網頁前端的HTML、JavaScript學起,到後端的PHP、資料庫,許俊雄自豪,已沒有什麼語言難得倒他,「保持對網路的興趣,進入程式學習這條路,自己的需求只有自己最清楚。」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之後,更要當能解決問題的人,這是他在跨界學習之路上最大的體悟。

Chris許俊雄專訪_2017-12-15_吳晴中攝_0007 拷貝.jpg
許俊雄說:「寫程式沒有想像中難,尤其法律和程式都同樣注重邏輯思考。」 吳晴中/攝影
許俊雄

學歷|東吳大學法律系
現職|協創手造傳媒總監
擅長|HTML、JavaScript、PHP(網頁前後端)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蔡紀眉

本文作者 蔡紀眉 蔡紀眉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