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簡報技巧面面觀—中篇:募資或業務合作簡報要點
在過去的輔導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創業家因為募資或業務合作的需求,諮詢筆者有關簡報的意見,也看到了很多創業家因簡報不佳而未獲青睞,私底下他們也常請教筆者如何作好簡報,創業家普遍缺乏簡報的訓練及經驗,特別將它列為輔導重點之一。
簡報的重要性及影響性很大,説它是影響一生的昇遷、爭取合作的成敗的關鍵之一,實在一點也不為過,當職員時要向主管、客戶、供應商、其他的部門作簡報,當了老闆也還要跟股東、合作者、銀行、供應商、客戶...作簡報,簡報的好壞直接影響昇遷及爭取合作的成敗,因為從簡報中可以看出簡報者的思考邏輯、組織能力、執行能力、業務能力、反應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真是一門重要學問,很多人光有很多素材,但無法充份表現,好像有很多好的食材,但炒不出一盤可口的好菜一樣,殊為可惜。
老實說,簡報的技巧實在非常多,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在筆者以前的著作中有一個專章探討《簡報技巧面面觀》,篇幅高達58 頁,不是一時半刻能表達完整的,所以有些技能操作面的部份,這邊就不特別多談,我們談一些概念性的重點。
簡報的類型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要求重點,限於篇幅,本篇所談的要點係針對新創企業在募資或尋求合作伙伴場合用的簡報,以下分為上篇「簡報的架構及內容」、中篇「做好簡報的方法」與「簡報臨場及問答技巧」三個段落作要點說明。
上篇—簡報的架構及內容
1.不宜過多投影片 只放重點內容
簡報的內容不在多而在精,而且要能表達清楚,一張簡報可以把它説清楚的,就不要用二張,因簡報時間不多,以不超過 9 張為宜。
大體上投資者及合作者關心內容包括下列項目:
- 公司願景 (簡述創立公司的初心、願景...)
- 公司沿革 (含成立歷史、資本額、營收、盈餘、營業據點、廠區...)
- 團隊組成 (自身及重要幹部經驗背景及股權)
- 公司定位及産品 (説明上下游關係及主要産品)
- 核心技術、價值及差異化 (強調公司核心技術、價值及差異化在那裡)
- 商業獲利模式 (聚焦說明商業獲利模式)
- 市場規模及競爭者狀況 (說明市場規模及主要競爭者的市佔率)
- 未來潛力及規劃 (募資後的各項規劃及未來潛力說明)
- 訴求 (參與簡報的目的及訴求說明)
2.有些細目宜放在附檔
為了畫面簡潔及易於簡報,文字不宜過多,要避免讓聽眾分心去閱讀文字,反而沒辦法專心聽您簡報,有些細目宜放在附檔,必要時再作超連結。
3.文不如表,表不如圖
在很短的簡報的時間裡,要讓聽眾聽得懂又看得懂,建議能以圖或表的方式表現,尤其有上下游關係或多方關係,更需要以圖加簡單文字表現,才容易理解其間的關係。
4.營運計畫書(Business Plan)非第一次簡報的重點
營運計畫書牽涉到的範圍很廣,需要更多的時間、修正及報告,不是在第一次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解釋清楚,很容易因為小小疏忽受到質疑而卡住,寫得太保守或太積極都會被挑戰,它需要更多的假設基礎才能寫得較完整,這往往是新創企業主最弱的一環,沒有經過專業輔導修正,往往會有遺漏或錯誤百出,容易自曝其短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甚或喪失第二次洽談的機會,建議新創企業主在第一次簡報時,不要過多著墨,將它改列為第二或第三次以後洽談的重點。
坦白説,即使是已經穩定的企業對未來一季或一年的預測都很難準確,更別說是新創事業,中間不確定的變數太多。
5.不要自曝其短,避免放入敏感性的議題
不熟悉的或不夠充分的資料不要放在簡報裡,而可能引起爭議或讓人不舒服的話題也應該避免。當然事前準備越充分越好,但有時因為時間、場合、專業考量,適度的避免不是太核心,而且容易被問倒的問題比較好,以免解釋起來浪費時間,如果沒得解釋又徒增誤會。
6.每一張簡報都要有意義
不斷地再審視每一張簡報所要表現、表達的地方,是否符合聽眾的興趣,務必要求每一張簡報都有意義,盡可能將二張或三張想要表達的相關內容,再濃縮成一張容易表達的圖表。
7.用拍片的精神準備簡報
向投資者或合作對象作簡報的機會不是很多,要以拍片的精神來準備簡報,拍片的時候為求完美,同一畫面往往要NG 好幾次,重拍再重拍,簡報也是一樣,每一張都要仔細考量琢磨,連小地方都要注意,避免眼尖的聽眾質疑或留下不良印象。
經過精心設計産生與聽眾有交集、有共鳴的腳本才是好的簡報,也要注意到起承轉合的環節,才可以引起聽眾的關注。
事前的準備做好,剩下的就是臨場的反應跟事後的應答,準備越充分,意外就越少,機會才會越大。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現為友尚公司董事長暨大聯大控股永續長、台北市電子零件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智享會,MISA)理事長,於半導體零組件領域已有超過40年的資歷。
1980年創立友尚集團,2000年成為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零組件通路公司,2010年加入大聯大控股,目前任職永續長。創業初期便立下了「無私分享」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視教育訓練,遂從1995年開始著手整理歷年來的實務心得,整理成《業務實戰篇》、《觀念篇》、《經營札記》三本「分享系列」,亦擷取其部份內容編成四本叢書:《讓上司放心交辦任務的CSI工作術》、《比專業更重要的隱形競爭力》、《王者業務力》、《想成功,先讓腦袋就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