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一路轉系的「研究生」!帶著技術與文筆創立 Pointimize 的王振濃

一路轉系的「研究生」!帶著技術與文筆創立 Pointimize 的王振濃
James Huang 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延伸閱讀
瞄準 2400 億美元點數市場!從美國出發點數旅遊搜尋引擎 Pointimize 要航向全世界
台灣新創 Pointimize 奪下 RISE conf 2017 Pitch 冠軍挺進歐洲科技盛會 Web Summit

大多數人都喜歡旅遊,在煩悶的工作之餘,上網做功課研究該去哪裡玩耍,怎麼用平民的預算進行奢華享受的高階旅行的朋友,可能都不會錯過「研究生的點數旅行日記」這個部落格。這個從新手入門到專業玩家的教學筆記,讓馬爾地夫,大溪地水上屋,不再僅是一生一次昂貴的蜜月之旅,而是每年都可以出遊的平價旅程。身為旅遊部落格主的「研究生」王振濃,如今也因為筆耕這一篇篇的內容,找到他的創業方向,創立了點數、哩程與飯店積分比較的 Pointimize。現在,多數在矽谷、加州或新創圈認識王振濃的人,多半稱呼他的英文名字 Keith Wang,

「我其實從小就很不會背書!」最高學歷是博士的王振濃,在一開始自我介紹自己的成長歷程時,就這麼開始。「別人只要 20 分鐘就可以背到一定程度的文章,無論老師怎麼問,我就是念了一晚上都不行,硬背的都沒辦法。」王振濃形容自己就是傳統媒體在90年代會描述的台北典型鑰匙兒童。爸媽都在資訊領域忙碌工作,最常在下課之後一個人自帶鑰匙放學回家或去安親班,偶爾與父親在家用電腦學寫 Basic 小程式玩些猜數字的遊戲就是很快樂的事。

因為不會背書,在升高中時不想經歷考試的他選擇了申請就可以入學的高中;並在升大學時期,選擇挑戰當時才剛在日本九州成立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我從小就是個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針對這個升學選擇,Keith 笑著說:「其實那時候我有推甄交大資訊科學系,不過差了一些成績沒有上,如果從後來的發展來看,我很感謝交大那時沒有錄取我!」

當時從台灣到日本九州,入學那時才剛成立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其實應該是很大的挑戰。「整個學校才 800 個人,國際學生超過一半,同學來自全球各地,台灣同學可能不到 30 個。」王振濃回憶當時就學的情境;「我想就算是日本人來念這家學校,應該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王振濃提及他就學時的過程,外語與外國文化是一個每天都必須面對的挑戰:「這個學校對外語的要求相對嚴苛,我們必須適應從世界各國來的老師與同學那不同腔調的英文!」2017年的現在,在矽谷做旅遊行業創業的王振濃,在當地不同的投資、聚會可以自然侃侃而談,看來很容易融入那些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語言族群,這其實是長時間累積經驗的結果。

「就算在台灣就稍微準備了一些日文,但我真正的日文學習也是在日本才開始」王振濃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涯。「我很努力透過打工、志願服務學習日文。」無論是平時下課到速食店打工,或暑假到 2002 年在東京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做服務志工,Keith 回憶了過去自己的讀書時光。「我甚至還到一家當地的電視台實習過呢!」這段實習經驗甚至讓他回到學校成立了日英雙語的學生報社,這段時間扮演日語與英語編輯的過程,讓他決定在大學畢業後申請回台灣大學新聞所念碩士班。

回台念新聞所的王振濃,和一群念電腦科學的高中同學共同參加了在清大推動創新創業的蔡仁松老師,在 2005 年的夏天第一次開設「高科技創業與營運」課程。「他們是因為團隊裡要有非工程背景的人才找我的,但這個 8 星期左右的課程,幾乎改變了我們這群人的一生。」Keith 說「我們共 10 個團隊,一起做營運計畫,除了我之外其他高中同學都是工程師。」王振濃回憶「我們那時候計畫了一個在真實地圖上玩得線上遊戲,就像是後來 Second Life 的設計一樣。」王振濃笑說「可惜只是紙上的計畫沒真的把它做出來。」

在經歷了兵役、畢業後,王振濃進到了商業世界,「第一份工作在台達電,那時候在做日本與中國市場的業務開發。」但因為蔡仁松老師的課程,讓王振濃心中一直埋有創業的種子。「我到處和別人討論題目,後來發現沒有技術根本無法成事。」王振濃提到他後來轉向念電腦科學的契機,所以王邊工作邊咬牙拼著考了交大資工系,拜孫春在教授為師,老師告訴他只要盡快把課與論文修完就可以畢業,「第一堂課就是研究所的演算法課,那時我連一行程式都不會寫。」Keith 回憶起那段過去,那時候他和創業課裡陸續出國的高中同學討論,才發現這些同學幾乎都拿了獎學金出國念電腦科學相關領域的博士,「我心想我喜歡做研究,又想好好鑽研一門技術,最後去創業,我為什麼不也循著這條模式出國。」

聚焦自身與對方有興趣的研究,新聞系的背景,加上拼著在一年辦理交大資工所的訓練,讓王振濃申請學校時找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資訊工程系的吳士駿(Felix Wu)作博士班指導教授。也開啟他來到美國做「研究生」的契機。博士論文主攻「臉書上的傳播行為」的 Keith,憑藉著一路在新聞所訓練的文筆寫下一篇篇的「研究生的點數旅行日記」,也開啟他畢業後創立 Pointimize 的旅程。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美商博德邁股份有限公司/Pointimize, Inc.
產品名稱:Pointimize
公司成立時間:2015/10/1
產品上線時間:2016/3/1
官方網站Facebook 粉絲專頁Pointimize@MeetHub
團隊人數:14人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James Huang

本文作者 James Huang 數位時代技術主編 James Huang

《數位時代》創新長兼技術主編、數位關鍵字主持人。讀過點書、創過點業,目前在數位時代打雜,有時也替創業小聚上工,寫點碼、寫點文證明自己還活著。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