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城市浪人張希慈:做社會企業很不一樣,因為最好的情況就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feature picture
吳晴中/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延伸閱讀城市浪人:一份改變人生的作業,一個間接影響10萬人次的事業

「成功促成5百次親子對話、2千次捐血記錄、2萬5千個免費擁抱⋯⋯」三年內,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透過各種「挑戰賽」,讓大學生主動關懷社會,參與的人數突破5千人。外界很難想像,這群孩子們,為什麼願意繳3百到5百元不等的報名費,只為了接受比賽裡各項任務。但國際城市浪人協會執行長張希慈認為,這群年輕人正在誠實面對自己的疑惑,「他們不知道未來能做什麼」。

她說,在成長過程中,無論學校或父母傳遞的價值觀,都是以個人做為出發點,很少談論別人、甚至整個社會,但有時候,答案不是只有一個,看見他者的處境、生活,才會對自己更加認識。

城市浪人協會執行長張希慈訪問
張希慈說,創立社會企業的初衷,還是在如何發揮影響力,持續思考商業模式的情況,有時會讓理念扭曲。 吳晴中/攝影

幫年輕人找未來方向,也能是創業的主題

而張希慈也是一樣慢慢走過來的。她從北一女念到台大社會系,學業表現不錯,家境小康,基本上生活沒有太大煩惱。可是在心裡,她一直忘不了,那個白天上課一直睡覺,晚上都在打工,只為了減少家裡負擔的國中同學。

因此,張希慈在大學時期,選擇社會系就讀;二年級加入了學校社團 Net Impact社會創新社,開始用實際行動,關懷社會。

她曾經試過許多不同專案,例如free writer,透過聽別人說故事,了解那些心中有傷口的人;利用愛心手環傳遞,鼓勵大家做善事。「不過這些都算失敗,因為成本高,影響性也不夠。」張希慈開朗地說。

然而,這些失敗的經驗,後來成為她創業的養分。大學四年級,張希慈在一堂領導課程中,被要求參與一項團體任務,在大家的討論下,決定更加了解,這個社會是什麼模樣,不要只關在學校裡,因此才舉辦了第一次的挑戰賽。

那時,她們的想法很單純,既然要做,就找大家一起來。所以設計規則,讓參加者需要三人一組,在兩個星期內,接受30項挑戰。從來沒有想過,這堂學校課程,會變成「創業」。

「其實一直到創業第四年,我才慢慢知道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張希慈很坦白的說,一開始她其實很掙扎,因為光是第一屆比賽就有183位挑戰者參加,未來規模越做越大,資金壓力會不會讓自己的核心理念改變了,「選擇做社會企業真的對嗎?」

不過,她慢慢發現,其實把重心專注在想影響的人事物身上,才是正確的。她印象最深的是,曾經有一組同學在免費擁抱活動中,拯救了一位想尋死的人,因為接受了擁抱,覺得社會還有溫暖,而放棄自殺。像這樣看似微小的事件,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讓張希慈逐漸找回信心。

城市浪人協會執行長張希慈訪問
吳晴中/攝影

社會企業最好的姿態:當這裡不再需要我們

而在經過幾年下來的累積,城市浪人協會開始建立口碑,一年光是報名比賽人數,就有接近一千人,獲得一筆為數不小的收入。

當她們持續推動青年關懷社會時,各方的需求也出現了。例如,臺灣各地大學開始委託她們培育助教、幫教授開工作坊,了解這些青年對人生、職涯的疑惑;高中老師、校長也認為應該提早讓孩子認識自己,向他們請教如何舉辦活動。

張希慈說,「其實學校的老師、校長們一開始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年輕人會花錢去接受挑戰、關心社會,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花錢享受才對。」協會也開始透過授權方式,讓各地能舉辦比賽,同時替自己增加些許收入,影響力甚至傳到香港的校園裡。

另外一部份的收益,則來自企業。張希慈說,像是遊戲橘子基金會、國泰人壽,這些公司都很需要年輕人加入,但企業自行舉辦的活動,通常比較有侷限性,會吸引的永遠是那些本科系的學生,而透過協會的力量,比較容易滲透到校園更多地方。甚至教育部,也開始委託協會舉辦各式課程。

未來,張希慈希望最終能做到更多海外授權、全球授權,「就像TED一樣,想到社會企業家精神,就會來參加我們的年會。」

儘管對於創業、管理,她始終認為自己不是專家,每年高達500萬的支出,也確實讓她頭疼。不過張希慈很坦率地說:「社會企業的精神,還是在發揮影響力,也許有人覺得透過參加比賽,才能鼓勵年輕人的方式不好,那也沒關係。」她說:「應該很少新創公司像我們一樣,會說,歡迎去找更好的選擇、找其他人吧。因為如果這個社會已經不需要我們了,那代表它已經變得更美好了。」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現在就加入「創業小聚 Line@-數位創新與創業的社群平台!
你的參與讓觀點更加多元、新創資料更加完整「 創業社群交流平台 MeetHub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作者:吳元熙

本文作者 吳元熙 《數位時代》採訪編輯 吳元熙

《數位時代》專題主編。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