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機器人時代來臨!別忽略全球硬體獨角獸的出現

動點科技 2016-12-26
機器人時代來臨!別忽略全球硬體獨角獸的出現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沒有任何其他科技能像機器人一樣能贏得我們目不轉睛的關注。機器人總是出現在我們的想像世界之中——無論是一個機器人承擔體力勞動、人類可以自由的進行思考和創作的世界,亦或是一個機器人超過人類智慧的反烏托邦的未來。目前為止,機器人主要還停留在科幻小說之中,但是科技的轉捩點已經來到了,自動化的機器人很快將大規模存在於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作為一名關注前端科技公司的投資人,我看到機器人進入主流市場的時機經過醞釀已經成熟:低造價感應器、開源機器人軟體、3D 列印、人工智慧的爆發,還有社會對智慧機器的逐漸接受。加之資本向機器人領域的創紀錄的投資和世界範圍內對自動化科技日益增長的需求,具有全球思維的創業者現在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建立顛覆性的機器人公司的風口。

風險投資流入機器人領域

根據 CB Insights 的資料,2015 年,創投機構一共向全球機器人公司投資 5.87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2016 年,投資金額有可能將再度被刷新。在機器人領域之外的另一個風險投資熱點是人工智慧科技,人工智慧科技可以為自動化的機器人提供思考的能力。僅在 2016 年第二季度,風險投資人在人工智慧公司累計投資超過 10 億美元。當美國投資人關注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公司的同時,中國國內的資本早已習慣於投資硬體公司。中國投資人見證過包括華為、小米和 AAC 在內的硬體公司獨角獸在國際舞臺的巨大成功,他們急切的想要投資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的小一代機器人硬體公司。

中國市場需求: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 GGV 紀源資本,我們認為以下兩個機器人領域中的細分領域極有前景: 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 。目前,中國是創業公司解決這兩個市場痛點的最有潛力的市場。創造下一代機器人,特別是在工廠中與人類協同合作的機器人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進入中國的大規模生產和服務行業。全球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發展成熟,為全球生產貢獻了超過 80%的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大多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並且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已被廣泛使用。中國政府積極支援自動化進程,相信機器人可以説明中國公司擁有更大競爭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經濟體,但平均每一萬名製造工人只擁有 36 台機器人。與中國相比,德國每萬製造工人平均擁有 292 台機器人,日本擁有 314 台,韓國擁有 478 台。2015 年,中國購買了全球市場中 28%的製造機器人,在未來,中國在國際機器人市場中還將購買更多機器人以平衡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包括 Kuka, Fanuc, Yaskawa 和 ABB 在內的大型公司將競爭巨大的中國市場。新興的創業公司諸如 Grabit, Rethink 和 Life Robotics 也將加入這場競爭,分一杯羹。

執行設定好的功能的服務機器人將在中國的餐廳、賓館、辦公室、醫院和家庭中逐漸出現。這也是對創業公司來說千載難逢的巨大機會。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餐廳和酒店都熱衷於使用服務機器人來提高長期利潤。服務機器人可以在建築物內送貨、送餐、送包裹,提供從送貨車到家門的上門服務,也可以提供就餐服務,幫醫院的病人送藥,從倉庫收貨,擔任前臺,逗孩子開心,等等。儘管在早期階段,包括 Fetch, Savioke 和 Keenon 在內的創業公司已經生產出了商用服務機器人,在未來的 5-10 年,更多的公司將出現在服務機器人領域,甚至有出現獨角獸公司的可能。

投資機器人:回報會有多少?

就像任何其他前端科技一樣,機器人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但也在走向大規模應用的路上遇到了一些阻力。在工業領域,推斷機器人領域的潛在回報相對容易,因為機器人已經在製造業中被使用了很長時間了。要判斷一個機器人公司是不是一筆好的投資,工廠所有者只要比較現有的勞務成本和使用機器人所節省的成本與提高的產能之間的關係即可。投資人也可以從類似的模型出發判斷一家工業機器人的盈利潛力。

在最近出現的服務型機器人領域,計算未來回報相對來說較為複雜。對包括自動傢俱和玩具在內的消費類服務機器人來說,產品必須具有大眾市場吸引力、價格較低且功能明確。目前來說,大多消費類服務機器人還未能滿足這三點要求。對於商用服務機器人來說,這些機器人的使用場景包括辦公室、倉庫、醫院和商店等。這個領域的機器人的投資回報相對來說較為容易計算。如果一台服務型機器人能夠降低人工成本,説明工人們提高生產能力,或者增加新的服務吸引到更多消費者,這類公司的金錢價值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衡量。

全球合作

下一個獨角獸公司會在哪裡出現呢?最成功的機器人公司最有可能將具有全球化基因,融合了中國、美國、以色列、德國和日本的各方力量。由於機器人其實就是硬體、感測器和軟體的技術結合,中國創業公司在製造和供應鏈方面的豐富經驗能夠幫助他們在全球範圍內取得成功。

但是中國的創業公司只有透過與美國或者以色列的工程、市場和銷售人才合作,加上來自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市場——日本和德國的幫助,才能真正佔領全球市場。這對美國的機器人公司來說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從公司創立之初就建立全球思維。第一家機器人獨角獸公司無論來自什麼地方,都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運營體系。

機器人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創業公司如果抓住機會將在科技的底層轉捩點到來的初期佔有相當比例的市場規模。下一代工業和新興服務機器人將需要昂貴的感測器、雷達、3D 列印、語言和影像處理技術、照相機和人工智慧軟體等。由於成本相對較高,只有提供的服務足夠好,也就是性價比足夠高的時候才能真正走向廣泛應用。如果創業者和投資人在目前集中注意力製造和投資這些核心技術進行佈局,在下一個十年到來之前,我們或許就能看到成千上百萬的新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之中了。

本文授權自《動點科技

TAGS: # 機器人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