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那些能夠活下來的智慧硬體,竟然存在不為人知的本質規律!

IDG資本 2016-09-26
feature pictur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來自IDG資本微信公眾號(idg_capital)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這一年半的時間, 出現了不少智慧型硬體項目,算是經過一系列的泡沫期和現在來臨的冬天。

這許許多多的項目,由IDG資本副總裁樓軍總結說,大概可以歸成以下幾類:有做手環的、有做門鎖的、還有做關於寵物的一系列硬體、還有很多很多硬體是一個Pad加再一個東西可以產生互動等等。

而這些硬體中,應該有很多已經不復存在。那現在能夠在市場上立足,能夠存活下來的智慧硬體,它們為什麼能存活下來?中間到底有什麼本質性的規律?

而我們看來,之前智慧硬體方面的泡沫太重,現在逐步回歸理性。物聯網、智慧型硬體大方向沒有錯。手機APP它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極限已經快到了,這個時代需要出一些新的硬體去滿足那些軟體所能提供的體驗,想做智慧型硬體,千萬不要被這個冬天嚇到。

本文選自IDG資本副總裁樓軍在2015年10月20日在全球APP開發創意爭霸賽智慧型硬體專場上的演講。

硬體的原動力是軟體

Apple公司前執行長史提夫·賈伯斯在N年前的第一代 iPhone 新品發表會上,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硬體的原動力應該是軟體」。

賈伯斯的原話是說,他當年試用了所有的手機之後,總覺得手機功能滿足不了現在用戶的需求。比如當時的技術環境已經成熟了,但是卻沒有一個手機能使用網路。那個時候還有所謂的Web這麼一個概念,上網體驗很差。所以他把他之前所有的硬體的技術集中在他的手機,所以那個時候全球第一款的智慧型手機就誕生了,那個可以說是真正的智慧型產品。
  
之後我們再看小米,小米一開始並不是做手機的,它是做底層的作業系統的。而為了把作業系統做到極致,小米也是尋訪了別的智慧型手機裝置,發現因為沒有辦法完全體現出作業系統的優勢,所以它後來發展到要做自己的手機:那個手機是為了他的作業系統在服務的。

這些規律我們好好思考一下,就會發現 硬體只是一個殻,真正給用戶帶來體驗的還是它背後的那套軟體,所以這個本質規律是硬體是由軟體驅動的。
  
那軟體是由什麼驅動的?中國大陸這一年的「互聯網+」的熱潮,讓很多人都認識到,軟體一定是由使用者需求和使用場景這兩點去驅動。最後決定這個硬體好不好的還是背後那套體驗,那套 體驗是由使用者來做決定好不好的,這是一個本質性的規律。

做硬體有兩個難點

那麼相對來說,做硬體的難點到底在哪裡?

第一,做硬體,出錯機會是非常非常少的。

如果你只是出於一個做網站或者做一個APP的時候,可以先釋出一個可用的版本,在這個版本上透過與用戶的互動去更新疊代,它的試錯成本挺低,進入門檻也挺低。但硬體只有做成一個產品才有資格進入市場,一旦進入市場之後萬一體驗不好沒有第二次機會了,這個對硬體來說是比軟體難的地方。
  

第二,硬體切入的那些應用場景是真正建立在「剛需」上面,而且是把「剛需體驗」做升級。

[註]:剛需指強烈且持續存在的產品需求

如果沒有這兩點,它本質的硬體是可有可無的,我們發現這些硬體做得再酷再炫,但審美疲勞之後就會被淘汰掉。有些硬體一開始把體驗作為切入點,但最後拚命地搞設計、搞花樣,把看上去很酷變成一個潮流的東西,變成一個潮品,這些潮品的生命週期會變得很短。

硬體難是難在上線的第一版本,它的基礎體驗就要做到極致。你一開始切入的那幾個需求,在第一個版本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到極致。

這對整個創業團隊,特別是對CEO來說挑戰是非常非常巨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到去年的時候整個智慧型硬體的熱潮非常非常熱,今年開始大家都處在觀望的態度。今年可以看到市場上能募資到的硬體項目也是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還想做智慧型硬體,不要被寒冬嚇到

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對硬體項目深入思考的程度有可能比APP、軟體那些新產品的要求更高。如果一個創業公司現在開始做一個智慧型硬體相關項目,有幾點,一定要注意。

第一,千萬不要把智慧型硬體和功能性硬體混淆一談。

一定要把智能想清楚,有些智慧型硬體就是加了一個功能上去而已,它不叫智慧,什麼叫智慧(體驗)這個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是對人的要求。創業者或者是整個團隊,最好是一個產品思維型的團隊,而不是一個技術思維型的團隊。

什麼叫傳統思維型和技術思維型?技術思維型經常是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通常這樣的結果就像談戀愛似的,如果是我有什麼我能做什麼,最後給的結果,對方給你的反饋就是「對不起,我們還是做朋友吧,因為你給的不是我想要的,因為你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所以說,千萬不要拿自己認為是對的方法去追求客戶。

產品思維是什麼呢?產品思維是用戶想要什麼必須做成什麼,必須做成的這個東西是絶對不能妥協的,因為這個才是真正用戶想要的,我有什麼東西我就放進去,我沒有的東西我找來放進去,但是這個東西是絶對不能妥協的,這個是產品思維型,產品其實決定了體驗,而不是技術。
  
最後一點,從大方向上來說,我相信物聯網、智慧型硬體這個方向一定沒有錯。

之前所謂的手機 APP,我相信手機 APP 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的極限已經快到了,甚至所有的軟體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也都快到了。當使用者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時候,智慧型手機能達到的極限也就快到了。這個時代需要出一些新的硬體去滿足那些軟體所能提供的體驗。

這就是賈伯斯引用的那句話的本質,如果大家還想做智慧型硬體,千萬不要被這個冬天嚇到。

擴展閱讀:

值得每個團隊參考:看上去很美的智慧硬體時代,爲什麽集體踏空?

本文授權載自:IDG資本,原文標題為< 那些能夠活下來的智慧硬體,中間到底有什麼本質規律? >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