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即使Jet與Dollar Shave Club拿到了40億美元投資,電商市場也仍舊不好做

宇多田 2016-08-27
即使Jet與Dollar Shave Club拿到了40億美元投資,電商市場也仍舊不好做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直到一個月之前,很多投資者仍然不看好電子商務創業公司。因為風險投資者普遍認為,亞馬遜日益提高的主導地位大大降低了這類公司的投資回報潛力。但最近電商的群體性思維卻發生了有意思的轉變︰兩件規模龐大的收購案徹底撼動了整個行業的根基。

7月20日,聯合利華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男性在線美容零售商Dollar Shave Club。不到三週以後,沃爾瑪就宣佈將以33億美元的天價買下運營不到一年的購物網站Jet。

就是這樣,很多人覺得電商的春天又回來了!

隨之而來的漣漪效應勢必會為整個創業圈的商務行業帶來積極影響。唯一一個同時投資了兩家公司的風險投資人Kirsten Green認為,這些收購案已經為傳統零售商及包裝消費品公司敲響了警鐘:如果不考慮收購,它們將面臨那些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初創零售企業所帶來的致命打擊。

此外,在傳統零售商與包裝消費品公司(如聯合利華和寶潔)尋求業務增長的過程中,這樣的收購還會讓董事會給予公司管理團隊更多的支持。

一位重點關注電子商務創業公司的投資者Greg Bettinelli(來自風投機構Upfront Ventures)稱:

「進行重大收購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在看到聯合利華和沃爾瑪的舉動後,很多公司的董事們肯定會意識到:看來喜歡這類交易的公司已經不止Facebook與Salesforce了。」

在電子商務行業迎來這場勝利的同時, 搖搖欲墜的電子商務創業公司可能會被一種假象矇蔽,那就是苦苦掙扎的實體零售商會像救世主一樣向它們尋求合作。 據幾位電商創始人稱,曾在危難中拋棄電商公司的投資者們也已經掉轉馬頭,要求會見曾經遊說過他們的企業家。

真相依然殘酷,電商不能只看特例

但這樣的反應卻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需要有人把它說出來:

直到上個月,創建電商的難度依然居高不下。很難,真的非常非常難。

這些新創公司仍需要大量的資金,因為在處理實體貨物的過程中,他們不得不花錢組織生產、儲存和運輸。而Uber或Facebook等公司所創建的主要產品則是可以重複利用的軟件。

數字技術降低了電子商務產品及網站的行銷推廣難度,但網路中已經充斥著大量廣告,且大多數廣告並不能提高實體店的效益與知名度。

除此以外,許多電子商務公司也隨時面臨著來自的亞馬遜威脅。

投資機構Science創始人,同時也是Dollar Shave Club董事會成員Mike Jones表示:

「我擔心這兩場收購只會吸引更多無法正確評估投資機會的投資者。」

也就是說,這兩筆交易似乎更應該被視為例外,而非行業規則。在完成對Dollar Shave Club的收購之後,Jones發表的博文提到了Dollar Shave Club超越另外12家消費者導向型商務初創公司而成為Science重點投資對象的原因。

其中包括公司創建初始的高利潤率、用戶大規模的重複購買行為以及「公司專注於一個可擴展營銷平台」的策略——例如Dollar Shave Club的上市宣傳片在推廣前就獲得了2300萬次的瀏覽量。

Dollar Shave Club和Jet的另一個共同點也造成了其收購的特殊性︰ 收購公司均在超級天才的創始人身上投下了巨大的賭注。

收購完成後,Jet首席執行官Marc Lore將同時負責Jet和Walmart.com的運營工作,並向直接向沃爾瑪首席執行官Doug McMillon彙報。而Doug McMillon出人意料地與其簽訂了5年期的合作協議。

一位名叫Aileen Lee的投資人稱,聯合利華已批准Dollar Shave Club首席執行官Michael Dubin將公司作為一個獨立實體來運營。“如此天才的營銷人員每十年或二十年才能一遇”。

總之,毫不誇張的說,這兩筆交易帶來的迅猛勢頭將在明年促成更多大規模的電商收購案。很多投資人對此抱有極大的期望。

但這兩家公司獲得的40億美元投資並不會改變“電子商務很難做”這一事實。進一步講,電子商務公司也不應該盲目地把經營狀況糟糕的實體零售商當成“最後的救世主”。

本文參考了包括 recode 在內的多個信息源,授權載自:36氪,原文標題為<
即使Jet與Dollar Shave Club拿到了40億美元投資,電商也仍舊不好做 >,Meet創業小聚獲授權刊出。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